原生质

yuán shēng zhì [yuan sheng zhi]

词语释义

细胞中有生活力的组成部分,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由蛋白质、核酸、脂肪、糖类、无机盐、水等构成。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细胞中有生活力的组成部分,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由蛋白质、核酸、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水等构成。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其他的黏菌则会形成庞大的、不停颤动的原生质网络。
2、杆菌中的所有原生质似乎都凝聚到此颗粒(即幼芽孢)中,使之处于一种干硬而有抵抗力的状态。
3、这些细胞的特点是它们令人瞩目的神经纤维(即轴突),这些结构大多从胞体上生出,但是从浓密的原生质衍生物(即树突)上生出的情况也很常见。
4、在应用这种技术时,科学家们使用导致植物肿瘤的细菌中的原生质。
5、原生质进入植物组织后产生了浮肿,或者说是肿瘤。
6、通过把原生质释放到损坏的植物细胞上,这种细菌把基因材料转移到植物的组织当中。
7、亚特兰提斯水晶开启了以太门户,次元间的门户会让碳基生命体的人类与原生质的生命接触。
8、已多次尝试在实验室里构造原生质。
9、新的原生质被插回细胞中,在那里可以进行多次复制。
10、常发生在配子间或原生质间。
11、基本上是一团被细胞膜所包围著的原生质;
12、树叶落下之后,遗留下来的是些细胞壁和营养耗尽的原生质。
13、这个名称不太恰当,因为它们不是纤毛,而是长的原生质突。
14、原生质可区别出生物和非生物。
15、每个细胞都具有核,细胞核位于原生质中。
16、此外,在吸器外围的寄主原生质中存在有呈管状的复合体。
17、他或许还问了我奶奶对原生质的看法。
18、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混浊颗粒主要是原生质粒、细胞壁碎片、油滴和橙皮苷针状晶体。
19、成熟花粉粒为3-细胞,两个精子均由原生质丝与营养核联系起来,因此可能存在着“雄性生殖单位”。
20、物质生命的生物是原生质细胞、化学、电和其它基本能量联合构成。
21、有关野生稻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如花药培养、原生质培养、体细胞杂交和基因工程等方面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22、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活性物质能够引起菌丝原生质凝集。
23、其中主要是通过氧化作用破坏细胞原生质,使微生物死亡,所以在一定的加热时间内可杀死一切微生物。
24、所以,自然界也会继续产生新的元素,如原生质或DNA;
25、二十世纪的早些时候,细胞从-本质上被看做原生质上的一点。
26、再生素、海洋原生质、修复因子、维他命因子等。
27、在本世纪上半叶,科学家仍然认为,细胞是一个相当简单的原生质斑块。
28、对甘薯原生质体培养植株再生、利用原生质进行体细胞杂交和作为遗传工程受体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29、一旦原生质被分开后,用同样限制酶剪开的外来DNA片段和它的被切断的端口被粘到一起,形成了新的原生质。连接时使用的是另一种酶--DNA连接酶。
30、在食物短缺或其他压力胁迫的条件下,可以形成变形虫的集合体,叫做伪原生质团,成为一种独立的生物体。

原生质造句

对葱属植物组织培养各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包括器官培养、胚培养、单倍体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
共质体内部相连的原生质体生命系统在植物体中延伸形成。
原生质体融合是转移目标性状,特别是那些多基因控制或尚未克隆目标基因控制的性状的一种很有潜力的方法。
油菜已经建立了子叶、胚轴、原生质体及小孢子培养的再生体系。
本文研究的是一种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构建出的细胞工程菌。
我知道原生质是动物和植物的基础…词形变化。
我知道原生质是动物和植物的基础。
受体是位于柱头乳突细胞原生质膜上的跨膜的蛋白质激酶,由基因编码。
电融合后的融合子和原生质体在固体培养基上植板培养成菌落。
系统建立的基础性工作原生质体培养与生理研究。
接触的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原生质连丝连接成一体。
果胶物质分成原生质果胶,果胶和果胶酸。
结果表明,外源基因转化球孢白僵菌原生质体时,可以以抗除草剂基因为转化筛选标记。
大豆原生质体愈伤组织的体细胞胚胎发生。
这个名称不太恰当,因为它们不是纤毛,而是长的原生质突。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许多方面很像,都被细胞膜或原生质膜包着。
研究了利用珍稀食用菌茶树菇双核菌丝进行原生质体分离和再生,以及原生质体单核菌株的筛选过程。
认为囊壳在系统分类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囊裸藻属自然分类系统建立时,既要依照原生质体的特征,也要充分参考囊壳的特征。
目前,原生质体培养在药用植物高产细胞系的筛选、体细胞杂交和基因工程方面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试验结果表明,用琼脂糖包埋法可促进原生质体再生愈伤组织。

汉字详情

yuán [yuan]
部首: 206
笔画: 10
五笔: DRII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HAF
四角: 71296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小篆字形。象泉水从山崖里涌出来。从厂( hǎn),象山崖石穴形。从泉。本义:水源,源泉)

(2) “源”的古字。水源,水流起头的地方

原,水泉本也。——《说文》。俗字作“源”。

原泉混混。——《孟子》

原流、泉浡。——《淮南子·原道》

犹塞川原为潢洿也。——《汉书·食货志》

有本有原。——唐· 韩愈《原毁》

(3) 又如:原泉(源泉);原流(源流)

(4) 起源;根本;根由

必达于礼乐之原。——《礼记·孔子闲居》。注:“犹本也。”

原小则鲜。——《史记·货殖列传》。

(5) 又

衣食之原。

(6) 又

原大则饶。

(7) 又如:原故(原因);原凶(凶杀案的主犯);原曲(原委和底细)

(8) 原野

广平曰原。——《尔雅》

拘诸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川原无际。——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南望原隰。——清· 袁枚《祭妹文》

(9) 又如:原燎(原野上大火延烧);原色(原野的景色);原陵(平原与丘陵)

形容词

(1) 原来

原不过此数。——清· 洪亮吉《治平篇》

(2) 如:原道(原来说;原来);原起(原来;起初);原自(本来;原来);原身(原来的身形);原心(本心,本意);原价(原来的价格);原额(原来规定的数额)

(3) 本来

若果为原版所有。——《书林清话》

(4) 又如:原底子(本来;从前);原说(本来说);原形毕露(本来面貌)

(5) 最初的 。如:原脚子(原本);原解(捉拿犯人归案的差役);原供(最初的供词)

(6) 未加工的 。如:原油;原粮

动词

(1) 推究

原心定罪。——《汉书·薛宣传》。注:“谓寻其本也。”

原其理,当是为谷大水冲激……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宋· 沈括《梦溪笔谈》

原庄宗。—— 宋· 欧阳修《伶官传》

(2) 又如:原情(推究本情);原察(推究考察);原君;原毁

(3) 宽恕

因任己明而原省次之。——《庄子·天道》

(4) 又如:原宥(原谅宽恕);原刑(恕罪);原省(宽恕并免除其罪);原降(原宥而减罪);原赦(宽恕赦免)

(5) 赦免 。如:原洗(赦免洗雪);原恕(赦免);原遣(赦免释放)

英文翻译

source, origin, beginning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4
◎ 客家话:[梅县腔] ngian2 [台湾四县腔] ngien2 [客英字典] ngien2 [宝安腔] ngien2 [客语拼音字汇] ngian2 [东莞腔] ngen2 [沙头角腔] nien2 [海陆丰腔] ngien2 [陆丰腔] gnian3
◎ 潮州话:nguang5 (ngûang) 「潮州」nguêng5 (ngûeng 旧时:ngûen)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二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愚袁元合平聲合口三等ŋĭwɐnngyan/ngvan
shēng [sheng]
部首: 516
笔画: 5
五笔: TGD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QM
四角: 251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2) 同本义

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说文》

生,出也。——《广雅》

生,生长也。——《广韵》

自无出有曰生。——刘巘《易义》

天地之大德曰生。——《易·系辞》

生好物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草木有生而无知。——《荀子·王制》

生于道左。——《诗·唐风·有杕之杜》

生我百谷。——《诗·小雅·信南山》

种之,生且蕃。——徐光启《甘薯疏序》

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生盛(生长繁茂);生化(生长化育);生骨(主骨骼的生长);生落(生长与凋落);生遂(生长);生荣(生长繁荣);生处(生长的地方);生肌(长出新肉);生条(长出枝条)

(4) 生育;养育

父母生我。——《诗·小雅·正月》

郑武公娶于 申,曰 武姜,生 庄公及 共叔段。——《左传·隐公元年》

生以驭其福。——《周礼·太宰》。注:“犹养也。”

孔子生 鲁昌平乡陬邑。——《史记·孔子世家》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唐· 杜甫《兵车行》

以一人生三计之,至子之世而父子四人。——清· 洪亮吉《治平篇》

毅宗之语公主,亦曰:“若何为生我家?”痛哉斯言。——清· 黄宗羲《原君》

(5) 又如:生聚(繁殖人口,积聚财物);生落(出生);生育率(反映生育年龄妇女生育频度的指标);生遂(生育);生月(出生的月份);生年(出身;出身以来);生身(出生);生时(出生的年、月、日、时);生岁(出生之年支);生诞(出生)

(6) 生存;活。与“死”相对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论语·颜渊》

陷之死地而后生。——《孙子·九地》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今赵亡。——《史记·魏公子列传》

倘复请之,吾辈无生理矣。——清· 方苞《狱中杂记》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

(7) 又如:生得(生获,活捉);生寇(活的敌人);生犀(活犀牛;活杀犀牛而取得的犀角);生间(能活着回报敌情的间谍);生割(活活宰割);生魂(活人的魂魄);生博(生取;活捉);生抢(生取;活捉);生碑(为活人立的碑);生传(为活人作的传记)

(8) 滋生;产生

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明· 刘基《苦斋记》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9) 又如:生火(产生焦躁的情绪。产生火气、热气);生心(怀有图谋不轨的异心);生嗔(对别人的行为不满,生气);生忿(发怒;忤逆,不孝);生风(产生风;比喻产生使人敬畏的声势或气派);生隙(产生嫌隙或事端);生怜(产生怜爱之情)

(10) 转世 。如:生处(佛教谓转世轮回之处);生缘(受生转世的因缘);生死海(佛教语。谓众生轮回六道,生生死死,茫无涯际,有如大海)

(11) 〈方〉∶安装

在太岁头上动了土,把棺材生好牛头杠,八抬八绰的扛出门去。——《何典》

(12) 救活,使活

幸先生生我。——马中锡《中山狼传》

(13) 燃着,点燃 。如:生炉子;生火

(14) 制造

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扰民。——宋· 苏轼《教战守》

(15) 生产;制作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富何得不蹶?——汉· 贾谊《论积贮疏》

(16) 又如:生货(指制造业以外的生产部门如农业、林业、畜牧业等生产的产品);生众食寡(生产的多,消费的少)

名词

(1) 生命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此万物莫不然,而于有生之类为尤者。——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生力(生命力;气力);生本(生命的根本);生全(保全生命,全身);生次(生命的存在);生聚(生命财产);生类(泛指一切有生命之物)

(3) 人的一生

穷余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又如:生世(一生;一生一世);生禄(指人的寿限)

(5) 生活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楚辞·屈原·涉江》

(6) 又如:生资(赖以生活的资财);生赖(赖以生活之资,生计);生生(养生;生活)

(7) 指生日 。如:生申(申伯诞生之日。后为生日之祝辞);生甲(生辰);生朝(生辰);生期(生日)

(8) 后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9) 生物 。如:生活力(生物体维持其生存延续的能力);生植(指生物);生品(生物的品类)

(10) 生计,谋生手段 。如:谋生;生路

(11) 老师称弟子,或弟子自称;学生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 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2) 又如:新型师生关系

(13) 戏剧角色名 。如:老生;武生;小生。元杂剧中也称末

(14) 妓女

呼妓为生,未知始于何时。——徐士銮《宋艳》

(15) 俘虏

每捉生踏伏,沔必在数。——段成式《酉阳杂俎·喜兆》

(16) 年长有学问、有德行的人。“先生”的省称

言《尚书》自济南伏生,言《礼》自 鲁高堂生。——《史记》

(17) 儒生;读书人的通称

侯生遂为上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18) 通“性”。资质;禀赋

惟民生厚,因物有迁。——《书·君陈》。孔颖达疏:言人自然之性敦厚,因所见所习之物有迁变之道,故必慎所以示之。

文王蹶厥生。——《诗·大雅·緜》

辨五地之物生。——《周礼·地官·大司徒》

人伦并处,同求而异道,同欲而异知,生也。——《荀子·富国》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19) 姓

形容词

(1) 天生,生来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2) 又如:生巧(天生巧慧);生来(天生。从小时候起;从来);生才(天才;英才)

(3) 生的,未煮熟的

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生菜;生鱼,生肉;生吞(未经煮熟即吞下去)。又指未加工或未锻炼过的。如:生铁;生石膏;生金(未经冶炼的丹砂、金砂);生眼布(未染的细布)

(5) 新鲜的

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驿传送。——《新唐书·后妃传》

(6) 又如:生鲜(鲜活);生卉(鲜草);生肉(鲜肉);生花(鲜花)

(7) 未开垦种植的(土地) 。如:生田(未开垦的荒地)

(8) 生疏

自别城中礼数生。——王建《村居即事》

(9) 又如:生人;生手;生帐子货(陌生人);生客(陌生的客人)

(10) 具有活力的

金添生兵二十万来。——《宋史》

副词

(1) 机械地,无意识地 。如:生凑;生搬硬套;生是(硬是);生各支(生各扎,生扢扎。活活地,硬是);生擦擦(生察察。平白地,活生生地);生可擦(生磕擦、生扢察。生生地,硬硬地)

(2) 很、甚、极其

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窦娥冤》

(3) 又如:生恐(方言。很怕;很担心);生疼(很疼,特别疼)

英文翻译

life, living, lifetime; birth

方言集汇

◎ 粤语:saang1 sang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ang1 sen1 [海陆丰腔] sen1 sang1 sien1 [梅县腔] sang1 sen1 sien1 [沙头角腔] sang1 sien1 [客语拼音字汇] sang1 sen1 [陆丰腔] sang1 sen1 [东莞腔] sang1 [台湾四县腔] sen1 sang1 sien1 [宝安腔] sang1 | sen1
◎ 潮州话:思楹1 徐楹1 思英1 ,sên1(seⁿ) cên1(chheⁿ) sêng1(se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所庚庚二開平聲開口二等ʃɐŋsrvng/shang
zhì [zhi]
部首: 401
笔画: 8
五笔: RFM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JBO
四角: 722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贝,斦( zhì)声。 朱骏声认为“斦”是砧板。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抵押;以…作人质)

(2) 同本义

质,以物相赘也。——《说文》。按,以钱受物曰赘,以物受钱曰质。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 齐, 齐兵乃出。——《战国策·赵策》

遂纳子为质。——《后汉书·班超传》

犹质其首。——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质库(当铺);质作(抵押其身,使服劳役);质鬻(典押出卖);质录(收押);质卖(典押和出卖);质债(抵债);质当(典当;质押);质肆(当铺)

(4) 通“诘”( jié)。问;诘问

爰质所疑。——扬雄《太玄经》

援疑质理。——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 又如:质之鬼神;质责(以正义质询责问);质问(向人询问疑难的问题);质让(诘问,谴责);质辩(质疑辩论);质论(质疑评论)

(6) 双方对质,验证

虽质君之前,臣不讳也。——《礼记·曲礼上》

(7) 又如:质验(验证;勘验);质凭(证实);质审(质对审讯)

(8) 评断

司会以岁之成质于天子。——《礼记·王制》

(9) 又如:质成(请人评断事情的是非);质律(古代评定市价的一种文书)

名词

(1) 抵押品;人质

故周郑交质。——《左传·隐公三年》

以三公子为质。——《左传·昭公二十年》

请以宝为质于子,以假子之邑粟。——《管子·山权数》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战国策·赵策》

(2) 又如:质馆(安置人质的馆舍);质布(质人向犯约者所收的罚金,称为“质布”);质婆(作人质的妇女);质留(扣留作为人质);质宫(人质的居室);质任(人质和任子)

(3) 盟约

黄池之役,先主与 吴王有质。——《左传·哀公二十年》

(4) 古代贸易用的券书

并质共剂。——《后汉书》

(5) 又如:质剂(古代贸易的券契);质要(古代买卖货物的凭证);质契(契约,契据)

(6) 箭靶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荀子·劝学》

骑而驰,而击方寸之质。——《器胜策》

(7) 又如:质的(射侯。箭靶)

(8) 素质;本质;禀性

太素者,质之始也。——《列子》

若仆大质已亏缺矣。——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王粲《登楼赋》

(9) 又如:质像(资质仪表);质性(资质,本性)

(10) 物质;事物

气形光声,无逃质理。——《物理小识》

(11) 形体

骈门裸质。——《南齐书》

(12) 又如:质辞(仪表言辞);质貌(形体相貌);质干(躯体);质象(形体);质状(形状;体态)

(13) 质地、底子

黑质而白章。——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玉质而金色。——明· 刘基《卖柑者言》

(14) 通“锧”。砧板 。行斩刑时用的垫板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解衣伏质。——《汉书·张周赵任申屠传》

訢已解衣伏质。——《汉书·王訢传》

(15) 通“贽”。信物;见面礼

臣委质于狄之鼓。——《国语·晋语九》

出疆必载质。——《孟子·滕文公下》

惠王患之,乃令 张仪佯去 秦,厚币委质事 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6) 对象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左传·徐无鬼》

形容词

(1) 朴实、朴素

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韩非子·难言》

以求其质。——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2) 又如:质木(质朴无华);质厚(朴实浑厚);质讷(朴实厚道,不善言辞);质简(质朴简易)

(3) 信实;诚信

楚子闻 蛮子之乱也,与 蛮子之无质也。——《左传·昭公十六年》

英文翻译

matter, material, substance

方言集汇

◎ 粤语:zat1
◎ 潮州话:zieh4 zi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