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然
词语释义
清晰貌。
词语解释
清晰貌。
南朝 宋 谢灵运 《答法勖问》:“果荃蹏歷然,何疑纷错?鱼兔既获,群黎以济。” 唐 刘知几 《史通·论赞》:“ 固 之总述,合在一篇,使其条贯有序,歷然可閲。” 清 黄宗羲 《<明儒学案>序》:“於是为之分源别派,使其宗旨歷然。” 鲁迅 《坟·人之历史》:“上自单幺,近迄人类,会成一统,徵信歷然。”
引证解释
⒈ 清晰貌。
引南朝宋谢灵运《答法勖问》:“果荃蹏歷然,何疑纷错?鱼兔既获,群黎以济。”
唐刘知几《史通·论赞》:“固之总述,合在一篇,使其条贯有序,歷然可閲。”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序》:“於是为之分源别派,使其宗旨歷然。”
鲁迅《坟·人之历史》:“上自单幺,近迄人类,会成一统,徵信歷然。”
历然的网络释义
历然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謪,厤(
)声。从“止”,表示与脚、行走有关。本义:经过)(2) 同本义
历,过也。——《说文》
深践戎马之地, 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历齐河。——清· 姚鼐《登泰山记》
已历三世。——《三国志·诸葛亮传》
身不历农亩之劳。——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历两京左右通政。——清· 张廷玉《明史》
(3) 又如:身历(亲身经历);历时(所经过的时间);历劫(佛教用语。指世界经历多次成、住、坏、空的生灭过程。劫,为宇宙在时间上的一成一毁);历岁(经过一年);历载(经历多年);历远(经历长久);历纪(经历的世代)
(4) 行;游历
伏轼撙衔,横历天下。——《战国策》
遍历名山,博采方术。——前蜀· 杜光庭《李筌》
(5) 又如:历聘(游历天下以求聘用);历国(游历各国);历行(遍行,走遍);历块(穿过一国如过一小块土地。比喻迅速);历说(游说)
(6) 超越;超过
礼,朝廷不历位而相与言,不逾阶而相揖也。——《孟子》
(7) 又如:历位(逾越位次);历阶(越阶而上);历涉(度越)
(8) 担任;先后担任各种官职
历十二官,处事无纤毫过差。——唐· 韩愈文
(9) 又如:历仕(做官);历官
先后连任官职);历职(先后连续任职);历正(古代主管天文历法的官
(10) 选择,选定 。如:历吉日(选择吉祥的日子)
(11) 发出;流露
兹历情以陈辞兮,荪详聋而不闻。——《楚辞》
(12) 审视;察看;推算
历象日月星辰。——《汉书》
(13) 又如:历物(分别研究事物之理);历家(专门观测推算历象的人)
(14) 扰乱,触犯 。如:历法(违犯法纪);历乱(胡乱,杂乱无序)
副词
(1) 尽;遍
今予其敷心腹肾肠,历吉尔百姓于朕志。——《书·盘庚下》
历验各种僵石。——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历心(尽心,重视);历行(遍行,走遍);历问(遍问);历阅(遍读)
(3) 逐一;逐个地
历观文囿,泛览辞林。——萧统《文选序》
(4) 又历历可听;历历在目
形容词
(1) 分明,清晰
口齿自清历。——左思《娇女》。又如:历然在目
(2) 稀疏。
赤垆历彊肥。——《管子·地员》
(3) 又如:历齿(牙齿稀疏)
名词
(1) 历法,历术
君子以治历明时。——《易·革》
天文阴阳历算。——《后汉书·张衡传》
(2) 历书,按当年的日、周和月顺序载有天文学等资料的出版物
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孔雀东南飞》
(3) 又如:航海历
(4) 次第,依次而定
命宰历卿大夫至于庶民土田之数,而赋牺牲,以共山林名川之祀。——《礼记·月令》。注:“历,犹次也。”
(5) 所有以前的、先前的
持历朝圣训授君。——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历世(历代,过去的各个朝代);历叶(历代;以往各代);历稔(历年,连年)
(7) 通“鬲”。釜鬲
铜历为棺。——《史记·滑稽列传》
(8) 通“枥”
伏历千驷。——《汉书·梅福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lêh8 (lêh)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
,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2) 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然,烧也。——《说文》
(3) 俗字作“燃”
若火之始然。——《孟子》
蒸间容蒸,然者处下焉。——《管子·弟子职》
夜然脂照城外。——《三国志·刘馥传》
(4) 又如:然海(古代传说中的油海,其水可燃);然脂(点油脂或蜡烛照明);然灰(死灰复燃);然除(烧毁);然火(点火);然炬(点燃火炬);然脂(泛指点燃火炬);然犀(传说点燃犀牛的角可以照见怪物。后以明察事务为然犀);然灯(点灯)
(5) 明白
夫燧之取火于日,慈石之引铁,蟹之败漆,葵之乡日,虽有明智,弗能然也。——《淮南子·览冥》
(6) 耀;照耀
然目之绮,裂鼻之馨。——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正始寺》
(7) 以为…对;同意
广以为然。——《史记·陈涉世家》
愬然之。——《资治通鉴·唐纪》
(8) 又如:然纳(同意采纳);然疑(半信半疑,犹豫不决);然赞(赞同);然然可可(犹唯唯诺诺);然可(同意);然诺(答允,许诺);然许(然信。许诺;信守诺言);然信(然诺,许诺);然可(应允)
(9) 形成
楹之铭曰:毋曰胡残,其祸将然。——《大戴礼记》
(10) 宜;合适
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淮南子》
(1) 但是,然而
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唐· 柳宗元《三戒》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然且(然而;尚且);然如(然而)
(3) 虽然。表示让步关系 。如:然是(虽然);然虽(虽然)
(4) 于是
孔子曰:“其男子有死之志,妇人有保 西河之志。吾所伐者不过四五人。” 灵公曰:“善。”然不伐 蒲。——《史记》
(5) 然后;才 。如:然乃(然后);然始(犹然后)
形容词
是,对 假借为嘫。
然,应也。——《广雅》
子曰:然。——《论语·阳货》
不侵为然诺者也。——《史记·张耳陈馀传》
公见其妻曰:“此子之内子邪?”晏子对曰:“然,是也。”——《晏子春秋》
代词
(1) 如此,这样,那样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荀子·劝学》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 河东,移其粟于 河内; 河东凶亦然。——《孟子》
(2) 又如:理所当然;其实不然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jan2 [沙头角腔] jen2 [客语拼音字汇] yan2 [台湾四县腔] jen2 [东莞腔] jen2 [陆丰腔] jan3 [宝安腔] jen2 [海陆丰腔] ren2 [客英字典] je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然 | 如延 | 日 | 仙A開 | 平聲 | 先 | 開口三等 | 仙A | 山 | njen/ren | nʑĭɛ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