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尽千帆

lì jìn qiān fān [li jin qian fan]

词语释义

经历过了很多人、很多事。

汉字详情

[li]
部首: 206
笔画: 4
五笔: DL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KS
四角: 71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謪,厤( )声。从“止”,表示与脚、行走有关。本义:经过)

(2) 同本义

历,过也。——《说文》

深践戎马之地, 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历齐河。——清· 姚鼐《登泰山记》

已历三世。——《三国志·诸葛亮传》

身不历农亩之劳。——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历两京左右通政。——清· 张廷玉《明史》

(3) 又如:身历(亲身经历);历时(所经过的时间);历劫(佛教用语。指世界经历多次成、住、坏、空的生灭过程。劫,为宇宙在时间上的一成一毁);历岁(经过一年);历载(经历多年);历远(经历长久);历纪(经历的世代)

(4) 行;游历

伏轼撙衔,横历天下。——《战国策》

遍历名山,博采方术。——前蜀· 杜光庭《李筌》

(5) 又如:历聘(游历天下以求聘用);历国(游历各国);历行(遍行,走遍);历块(穿过一国如过一小块土地。比喻迅速);历说(游说)

(6) 超越;超过

礼,朝廷不历位而相与言,不逾阶而相揖也。——《孟子》

(7) 又如:历位(逾越位次);历阶(越阶而上);历涉(度越)

(8) 担任;先后担任各种官职

历十二官,处事无纤毫过差。——唐· 韩愈文

(9) 又如:历仕(做官);历官

先后连任官职);历职(先后连续任职);历正(古代主管天文历法的官

(10) 选择,选定 。如:历吉日(选择吉祥的日子)

(11) 发出;流露

兹历情以陈辞兮,荪详聋而不闻。——《楚辞》

(12) 审视;察看;推算

历象日月星辰。——《汉书》

(13) 又如:历物(分别研究事物之理);历家(专门观测推算历象的人)

(14) 扰乱,触犯 。如:历法(违犯法纪);历乱(胡乱,杂乱无序)

副词

(1) 尽;遍

今予其敷心腹肾肠,历吉尔百姓于朕志。——《书·盘庚下》

历验各种僵石。——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历心(尽心,重视);历行(遍行,走遍);历问(遍问);历阅(遍读)

(3) 逐一;逐个地

历观文囿,泛览辞林。——萧统《文选序》

(4) 又历历可听;历历在目

形容词

(1) 分明,清晰

口齿自清历。——左思《娇女》。又如:历然在目

(2) 稀疏。

赤垆历彊肥。——《管子·地员》

(3) 又如:历齿(牙齿稀疏)

名词

(1) 历法,历术

君子以治历明时。——《易·革》

天文阴阳历算。——《后汉书·张衡传》

(2) 历书,按当年的日、周和月顺序载有天文学等资料的出版物

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孔雀东南飞》

(3) 又如:航海历

(4) 次第,依次而定

命宰历卿大夫至于庶民土田之数,而赋牺牲,以共山林名川之祀。——《礼记·月令》。注:“历,犹次也。”

(5) 所有以前的、先前的

持历朝圣训授君。——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历世(历代,过去的各个朝代);历叶(历代;以往各代);历稔(历年,连年)

(7) 通“鬲”。釜鬲

铜历为棺。——《史记·滑稽列传》

(8) 通“枥”

伏历千驷。——《汉书·梅福传》

英文翻译

history; calendar

方言集汇

◎ 粤语:lik6
◎ 潮州话:lêh8 (lêh)

宋本广韵

jìn,jǐn [jin]
部首: 327
笔画: 6
五笔: NYUU
五行: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SOY
四角: 77303

详细解释

jǐn

副词

(1) (尽为“儘”和“盡”的简化字)

(2) 尽量,尽可能 。如:尽早;尽分(尽量);尽语(尽量告诉)

(3) 意思同“最”,用在方位词的前面 。如:尽南边;尽前边

(4) 老是;总 。如:尽子(总是;老是)

(5) 〈方〉∶保持某种事情的连续性 。如:他衣服都被汗湿透了,还尽着干呢?这些日子尽下雨

动词

(1) 表示以某个范围为界限,不得超过 。如:尽着一天把事情处理完

(2) 让先 。如:尽让(谦让);尽着好位子坐;尽好的吃

(3) 任凭,纵使

惟有落红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武衍《宫词》

(4) 又如:尽下(听凭臣下;对臣下放心。帝王宽以待下)

(5) 另见 jìn

jìn

形容词

(1) (尽原为“盡”的俗字;今为“盡”的简化字。会意。甲骨文字形表示手持刷子洗刷器皿。盛东西的器皿只有空了才能洗刷。本义:器物中空) 同本义

盡,器中空也。——《说文》

(2) 又如:尽觞(饮尽杯中之酒);尽光(精光。全无剩余)

动词

(1) 竭;完;没有了

尽,竭也,终也。——《广韵》

尽,止也。——《小尔雅》

尽莫不然也。——《墨子经》

固民自尽。——《礼记·哀公问》。疏:“谓竭尽。”

尽信书。——《孟子》

虚坐尽后,食坐尽前。——《礼记·曲礼》

尽信书。——《孟子》

虚坐尽后,食坐尽前。——《礼记·曲礼》

攻械尽。——《墨子·公输》

民力尽于无用。——《墨子·七患》

马力尽矣。——《荀子·哀公》

林尽水源。——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雪尽马蹄轻。——唐· 王维《观猎》诗

以尽吾齿。——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尽其肉。——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三戒》

烧尽北船。——《资治通鉴》

必尽吾力。——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聊斋志异·狼三则》

(2) 又如:尽言(竭尽其言);尽志(竭尽心志);尽哀(竭尽哀思);尽盘将军(指贪吃的人);尽敬(竭尽敬意)

(3) 达到极限

五帝三王之于乐,尽之矣。——《吕氏春秋·明理》。注:“极也。”

(4) 又如:尽美(极美;完美);尽善(十分完善);尽齿(尽其年寿;指衰老)

(5) 全部用上;全部使出 。如:尽辞(毫无保留地把话说出来);尽醉(尽情醉酒)

(6) 死

转侧床头,惟思自尽。——《聊斋志异》

(7) 又如:尽命(终天年;效死;丧命);尽年(极其天年);尽死(效死);尽绝(绝灭)

(8) 努力完成

农以力尽田,贾以察尽财,百工以巧尽械器。——《荀子·荣辱》。谓:“精于事。”

(9) 又如:尽义务(尽本分,完成自己所应做的事);尽规(竭力谋划)

(10) 追问

当下心中大喜,却故意的尽了那风水几句。——《儿女英雄传》

(11) 消灭;消失

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史记·秦始皇本纪》

介词

(1) 到…底;到…尽头 。如:尽岁(全年;整年);尽世(一辈子);尽日(一整天,一天到晚);尽人(所有的人);尽物(所有之物);尽止(尽头;止境);尽头路(末路;绝路);尽情话(绝情话;无情话);尽古(终古);尽场儿(到头来;自始至终)。又指农历月终。古以农历月终三十日为大尽,二十九日为小尽

(2) 姓

副词

(1) 全部,都

虚实尽知。——《资治通鉴·唐纪》

尽杀其戍卒。

尽杀之。

尽戮之。

(2) 又如:应有尽有;尽净(全部不剩);尽皆(全都;完全);尽实(完全按照实情);尽多(全部,尽皆)

(3) 另见 jǐn

英文翻译

exhaust, use up; deplete

方言集汇

◎ 粤语:zeon6
◎ 潮州话:之因6 ,zing6(chĭng) [揭阳]zêng6(chĕng)

宋本广韵

qiān [qian]
部首: 223
笔画: 3
五笔: TF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J
四角: 20400

详细解释

数词

(1) (形声。从十,人声。本义:数目。十百为千) 同本义

千,十百也。——《说文》

(2) 又如:千夫(一千个成年男子);千门(千家);千社(25家为社,千社为25000家);千祀(千年,千代);总数为一千;千乘(兵车千辆);千载(千年)

形容词

(1) 比喻数甚大;许许多多

清丽千眼。——陆机《文赋》。注:光色盛貌。”

(2) 又如:千千(比喻数目很多);千般(多种花样);千寻(形容极高);千钟(丰厚的俸禄。指富贵);千万劫(很长久);千式百样(各种各样);成千上万;白发三千丈;千丁(很多人);千人坑(指堆积大量人尸的土坑);千山(极言山多);千百(极言其多);千帆(众多的帆船);千和(多种原料合成的香);千指(形容人多);千品(多种品物);千度(次数多);千衲(众僧);千骑(人马很多);千颦(多愁)

名词

通“阡”。田间小路

四政曰端险阻修封疆,正千伯。——《管子·四时》

坏井田,开千伯。——《汉书·食货志上》

英文翻译

thousand; many, numerous; very; (Cant.) a cheater, swindler

方言集汇

◎ 粤语:cin1
◎ 客家话:[梅县腔] cien1 [东莞腔] cen1 [客英字典] cien1 [客语拼音字汇] qian1 [沙头角腔] cien1 [宝安腔] cen1 [海陆丰腔] cien1 [台湾四县腔] cien1 [陆丰腔] tsian1
◎ 潮州话:coiⁿ1 [揭阳、潮阳]caiⁿ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蒼先先開平聲開口四等tsʰienchen/cen
fān [fan]
部首: 318
笔画: 6
五笔: MHM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LBHNI
四角: 47210

详细解释

动词

张帆行驶

不枉故人书,无因帆江水。——韩愈《除官赴阙》

名词

(1) 挂在船桅上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 又如:扬帆;帆力(帆受风时的推动力);帆势(帆篷张挂之势);帆楫(船帆和桨)

(3) 靠帆推进的船舶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 李白《望天门山》

(4) 又如:帆舶(船舶);帆海(船行于海)

英文翻译

sail; boat

方言集汇

◎ 粤语:faan4
◎ 客家话:[东莞腔] fam2 [客英字典] fam2 [宝安腔] fam2 [梅县腔] fam2 [客语拼音字汇] fam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九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符咸平聲合口三等byam/bvambʰĭwɐ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