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闰

è rùn [ e run]
繁体 厄閏
注音 ㄜˋ ㄖㄨㄣˋ

词语释义

旧说谓黄杨遇闰年不长,因以"厄闰"喻指境遇艰难。

词语解释

  1. 旧说谓黄杨遇闰年不长,因以“厄闰”喻指境遇艰难。

    宋 苏轼 《监洞霄宫俞康直郎中所居退圃》诗:“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自注:“俗説黄杨长一寸,遇闰退三寸。” 明 南潜 《感怀》诗:“妄想延龄栽白术,伤心厄闰抚黄杨。” 清 曹寅 《雪霁梦游渔村和桐初留别》:“贫士孤云元合调,祁寒厄闰费乘除。”

引证解释

⒈ 旧说谓黄杨遇闰年不长,因以“厄闰”喻指境遇艰难。

宋苏轼《监洞霄宫俞康直郎中所居退圃》诗:“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
自注:“俗説黄杨长一寸,遇闰退三寸。”
明南潜《感怀》诗:“妄想延龄栽白术,伤心厄闰抚黄杨。”
清曹寅《雪霁梦游渔村和桐初留别》:“贫士孤云元合调,祁寒厄闰费乘除。”

厄闰的网络释义

厄闰

  • 厄闰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è rùn,指境遇艰难。
  • 汉字详情

    è [e]
    部首: 206
    笔画: 4
    五笔: DBV
    五行:
    仓颉: MSU
    四角: 7121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厂卩会意。“厂”象山崖,“卩”象人在崖洞下卷曲身子不得伸展。本义:困厄,遭遇困境) 同本义

    戹,隘也。从户,乙声,字亦作厄。——《说文》

    厄,困也。——《苍颉篇》

    厄难,勤苦之事也。——《诗·谷风》笺

    能济其厄涣。——《易·解注》

    仲尼厄而作《春秋》。—— 司马迁《报任安书》

    (2) 又如:厄气(倒霉气);厄难(困苦;遭遇不幸);厄困(艰难窘迫);厄苦(困苦);厄急(艰难急迫)

    动词

    (1) 为难;迫害

    两贤岂相厄哉?——《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2) 又如:厄日(遭灾受难之日)

    名词

    (1) 灾难

    能济其厄。——西晋· 左思《魏都赋》

    (2) 又如:厄劫(危难,灾难);厄会(众灾会合);厄害(危难祸害)

    (3) 险要的地方 。如:险厄

    英文翻译

    adversity, difficulty, distress

    方言集汇

    ◎ 粤语:aak1 ak1
    ◎ 客家话:[梅县腔] ak7 [海陆丰腔] ak7 [客英字典] ak7 [陆丰腔] ak7 [客语拼音字汇] ag5 [台湾四县腔] ak7 [宝安腔] ak7
    ◎ 潮州话:êh4 (eh)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一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革麥開入聲開口二等qrek/aekʔæk
    rùn [run]
    部首: 321
    笔画: 7
    五笔: UGD
    五行:
    吉凶:
    仓颉: LSMG
    四角: 371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王在门中”。古代天子每年冬季以明年朔政分赐诸侯,诸侯于月初祭庙受朔政称为“告朔”。据《说文》 段注,举行告朔之礼时,王通常居于明堂,但逢闰月,则居于路寝门,所以“从王在门中。”本义:余数。指历法纪年和地球环绕太阳一周运行时间的差数,多余的叫“闰”。如“闰月”) 同本义

    闰,余分之月,五岁再闰。——《说文》

    闰月诏王居门终月。——《周礼·大史》

    闰月则阖门左扉。——《礼记·玉藻》

    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书·尧典》

    光绪十六年春闰二月甲子。——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2) 又如:闰秋(闰九月);闰法(设闰月的方法);闰余(农历一年多出回归年的时日);闰双(农历三年一闰,五年再闰,再闰叫闰双);闰分(农历一年多出回归年的时日)

    形容词

    (1) 副;偏;伪。对“正”而言

    区别正闰。——《宋史·宋庠传》

    (2) 又如:闰位(非正统的帝位);闰统(指僭位的帝统。对正统而言);闰徵(变徵);闰集(旧时正集后附录的僧、道、妇人等的作品);闰朝(伪朝);闰升(例外被提升);闰宫(变宫。五音中只有宫徵有变)

    名词

    (1) 余事 。如:闰继(继承余绪)

    (2) 姓

    动词

    通“润”。滋润

    主闰宗筋。——《素问·痿论篇》

    英文翻译

    intercalary; extra, surplus

    方言集汇

    ◎ 粤语:jeon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