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菑

è zī [ e zi]
注音 ㄜˋ ㄗ

词语释义

灾难。

词语解释

  1. 灾难。

    清 顾炎武 《孝陵图》诗:“何代无厄菑,神圣不能度。”

引证解释

⒈ 灾难。

清顾炎武《孝陵图》诗:“何代无厄菑,神圣不能度。”

厄菑的网络释义

厄菑

  • 厄菑
  • 灾难。 清 顾炎武 《孝陵图》诗:“何代无厄菑,神圣不能度。”
  • 汉字详情

    è [e]
    部首: 206
    笔画: 4
    五笔: DBV
    五行:
    仓颉: MSU
    四角: 7121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厂卩会意。“厂”象山崖,“卩”象人在崖洞下卷曲身子不得伸展。本义:困厄,遭遇困境) 同本义

    戹,隘也。从户,乙声,字亦作厄。——《说文》

    厄,困也。——《苍颉篇》

    厄难,勤苦之事也。——《诗·谷风》笺

    能济其厄涣。——《易·解注》

    仲尼厄而作《春秋》。—— 司马迁《报任安书》

    (2) 又如:厄气(倒霉气);厄难(困苦;遭遇不幸);厄困(艰难窘迫);厄苦(困苦);厄急(艰难急迫)

    动词

    (1) 为难;迫害

    两贤岂相厄哉?——《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2) 又如:厄日(遭灾受难之日)

    名词

    (1) 灾难

    能济其厄。——西晋· 左思《魏都赋》

    (2) 又如:厄劫(危难,灾难);厄会(众灾会合);厄害(危难祸害)

    (3) 险要的地方 。如:险厄

    英文翻译

    adversity, difficulty, distress

    方言集汇

    ◎ 粤语:aak1 ak1
    ◎ 客家话:[梅县腔] ak7 [海陆丰腔] ak7 [客英字典] ak7 [陆丰腔] ak7 [客语拼音字汇] ag5 [台湾四县腔] ak7 [宝安腔] ak7
    ◎ 潮州话:êh4 (eh)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一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革麥開入聲開口二等qrek/aekʔæk
    zī,zì,zāi [zi,zai]
    部首: 301
    笔画: 11
    五笔: AVLF
    五行:
    仓颉: TVVW
    四角: 44603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甾( )声。荒地,故从艸。本义:古代指初耕的田地)

    (2) 同本义

    菑,不耕田也。——《说文》。按,古文从田,巛声,小篆又加草耳。不耕田者,不耕而才耕之田也。

    不菑畬。——《易·无妄》。董遇注:“菑,反草也。”

    田一岁曰菑,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畬。——《尔雅》

    耕获菑畬,时时利赖其用。——明· 徐光启《甘薯疏序》

    (3) 又如:菑畬(开垦一年和三年的地);菑亩(初耕的田地)

    (4) 直立而枯死的树木

    其菑其翳。——《诗·大雅·皇矣》

    周公之状,身如断菑。——《荀子·非相》

    动词

    (1) 开垦;耕耘

    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书·大诰》

    (2) 又如:菑畬(耕耘;又耕稼为民生之本,故以喻事物的根本);菑攘(开拓;平定)

    (3) 另见 zāi“灾”

    英文翻译

    to weed grass; land which has been under cultivation for one year

    方言集汇

    ◎ 粤语:zi1 zoi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ih1 zai1 [客英字典] zih1 zai1 [海陆丰腔] zih1 zai1 [梅县腔] zii1 [宝安腔] zu1
    ◎ 潮州话:之余1 之埃1 ,ze1 [潮阳]zu1 ,zai1(tsur [潮阳]tsu ,chai)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側持平聲開口三等ʧĭəcri/tr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