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莎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拉祜族语天帝的译音。亦用以称佛祖。
《中国民间故事选·扎弩扎别》:“ 厄莎 住在天上,他不做事,日子过得十分好。”原注:“拉祜族话记音,意即天皇。有的地方称佛祖也叫 厄莎 。”
引证解释
⒈ 拉祜族语天帝的译音。亦用以称佛祖。
引《中国民间故事选·扎弩扎别》:“厄莎住在天上,他不做事,日子过得十分好。”
原注:“拉祜族话记音,意即天皇。有的地方称佛祖也叫厄莎。”
厄莎的网络释义
厄莎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厂卩会意。“厂”象山崖,“卩”象人在崖洞下卷曲身子不得伸展。本义:困厄,遭遇困境) 同本义
戹,隘也。从户,乙声,字亦作厄。——《说文》
厄,困也。——《苍颉篇》
厄难,勤苦之事也。——《诗·谷风》笺
能济其厄涣。——《易·解注》
仲尼厄而作《春秋》。—— 司马迁《报任安书》
(2) 又如:厄气(倒霉气);厄难(困苦;遭遇不幸);厄困(艰难窘迫);厄苦(困苦);厄急(艰难急迫)
动词
(1) 为难;迫害
两贤岂相厄哉?——《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2) 又如:厄日(遭灾受难之日)
名词
(1) 灾难
能济其厄。——西晋· 左思《魏都赋》
(2) 又如:厄劫(危难,灾难);厄会(众灾会合);厄害(危难祸害)
(3) 险要的地方 。如:险厄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ak7 [海陆丰腔] ak7 [客英字典] ak7 [陆丰腔] ak7 [客语拼音字汇] ag5 [台湾四县腔] ak7 [宝安腔] ak7
◎ 潮州话:êh4 (eh)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戹 | 於革 | 影 | 麥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二等 | 耕 | 梗 | qrek/aek | ʔæk |
详细解释
shā
名词
(1) 莎鸡,虫名。即“纺织娘”。别名为“莎虫”。学名“螽斯”
六月莎鸡振羽。——《诗·豳风·七月》
(2) 另见
suō
名词
(1) (形声。从艸,沙声。本义:草名。香附子)
(2) 同本义
莎,镐侯也。——《说文》。亦名沙隨,一名地毛,其实附根而生,谓之缇。即今香附子。
薜莎青薠。——《汉书·司马相如传》
青鞦莎靡。——潘岳《射雉赋》
田无立禾,路无莎薠。——《淮南子·览冥》
(3) 又如:莎池(周围长有莎草的水池);莎岸(长着莎草的岸边);莎洲(长有莎草的水洲);莎香(莎草的香气);莎庭(长满莎草的庭院);莎径(长满莎草的小路);莎阶(长满莎草的台阶);莎台(长着莎草的楼台)
(4) 通“蓑”。如:莎笠(即蓑笠);莎衣(衰衣)
动词
(1) 花叶脱落,凋谢
尔杞未棘,尔菊未莎,其如予何,其如予何。——唐· 陆龟蒙《杞菊赋》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o1 sa1 [梅县腔] so1 [台湾四县腔] so1 sa1 [客语拼音字汇] sa1 so1 [客英字典] so1 [东莞腔] sa1 [宝安腔] sa1 | so1
◎ 潮州话:思窝1 思亚1 ,so1 sa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莎 | 蘇禾 | 心 | 戈一合 | 平聲 | 歌 | 合口一等 | 戈 | 果 | sua | su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