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月
词语释义
却月
(1) 半圆的月亮
词语解释
见“ 却月眉 ”。
引证解释
⒈ 见“却月眉”。
却月的国语词典
缺月、半月形。
却月的网络释义
却月
却月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作“却”,俗字作“却”。从卩,谷(
)声。卩( ),象人下跪的样子,即腿骨节屈曲的样子。从“卩”与脚的活动有关。本义:退)(2) 同本义
却,节欲也。——《说文》。按:“退也”。
却行仄行。——《考工记·梓人》
吾行却曲。——《庄子·人间世》
怒战栗而却。——《战国策·秦策》
却下而载之。——《仪礼·既夕礼》
却骐骥以转运兮。——《楚辞·愍命》
北救赵而却秦。——《史记·魏公子列传》
已却秦存 赵。
持璧却立。——《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曳笏却立。——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3) 又如:退却(向后撤退;畏难后退);却走(退避;退走);却还(退还);却避(退避);却归(退归);却略(退身);却去(后退;离去);却生(后退贪生);却立(后退站立)
(4) 除;去
(5) 又如:却扇(古代婚礼行礼时,新娘以扇遮面,交拜后去扇);却惑(去邪;消除疑难);了却(了结)
(6) 避;避免
是时李少君亦以祠灶谷道却老方见上,上尊之。——《史记·封禅书》
(7) 又如:却老(避免衰老);却死(避死)
(8) 拒绝 。如:却情勿过(碍着情面推辞不掉);却绝(拒绝);却妆(拒受嫁妆)
(9) 回转;返回 。如:却回(回转);却望(回头远望);却顾(回顾,回转头看)
(10) 反复 。如:却论(反复论难);却顾(反复考虑)
连词
(1) 用在偏正复句的正句中,提出跟偏句相反或不一致的动作、行为或状况,表示转折,相当于“但”、“但是”、“可是”
一连数日,施恩来了大牢里三次,却不提防被 张团练家心腹人见了。——《水浒传》
(2) “反而”“然而” 。如:这个吓得胆战心惊、惶惶不安并满腹牢骚的人…却具有掌权和发号施令的能力
助词
用在动词后,相当于“掉”,“去” 。如:冷却;忘却;失却信心;抛却旧包袱
副词
(1) 固然
好却十分好了,只是一件,这孩儿生下来,昼夜啼哭,乳也不肯吃。——《喻世明言》
(2) 再
却与小姑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却看妻子愁何在。——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却坐促弦弦转急。——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 又如:却又(再);却再(再)
(4) 还 。如:却是(还是)
(5) 才 。如:却才(方才)
(6) 恰;正 。如:却好(恰好;正好);却如(恰如;好像);却待(恰待;正要)
(7) 刚刚 。如:却才(刚才)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ok7 [沙头角腔] kiok7 [东莞腔] kiok7 [海陆丰腔] kiok7 [宝安腔] kiok7 [客英字典] kiok7 [陆丰腔] kiok7 [梅县腔] kiok7
◎ 潮州话:kiag4 (khiak)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卻 | 去約 | 溪 | 藥開 | 入聲 | 藥 | 開口三等 | 陽 | 宕 | khiak/qiak | kʰĭak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2) 同本义
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说文》
月之从星,则以风雨。——《书·洪范》
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仪礼·觐礼》
月虚而鱼脑减。——《淮南子·天文》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诗·小雅·天保》
(3) 又如:月满则亏,水满则盈(喻指作事应适可而止,做得过分,就会走向反面);月上半阑残(指夜已深);月老冰人(月下老人);“月”字流觞(酒令的一种。令中必带“月”字);月日(月亮和太阳);月晕(月亮周围的光圈);月影(映于水中或隐约如于云间的月亮影子);月满(月圆);月王(对月的尊称)
(4) 历名。农历依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为一月;月份
族庖月更刀。——《庄子·养生主》
日削月割。——宋· 苏洵《六国论》
(5) 又如:月令(寿数);月生(出生的月份日期);月日(指几个月的日子);月小(指旧历只有二十九天的月份);月大(指旧历有三十天的月份);月分(亦作“月份”,月限,指规定的时限)
(6) 月光,月色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晋· 陶潜《归园田居》
(7) 又如:月明千里(月光普照大地);月波(指月光。月光似水,故称);月径(月光下的小路);月浪(月光);月阴(月影。借指月光);月皎(月色皎洁);月明(月光明朗)
(8) 指妇女的月经;月事
月信不通,当归酒下。——《博济方》
(9) 又如:月闭(妇女月经不通)
(10) 指妇女怀胎的月份;又指分娩后的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如:在月子里
(11) 像月亮一样的
太一祝宰则衣紫及绣。五帝各如其色,日赤,月白。——《史记》
(12) 又如:月洞窗(形圆如月的窗户);月光门(月亮门儿);月窗(山洞中较大的透亮孔;也指墙上小窗);月堂(唐李林甫堂名。因形如偃月,故名);月镜(石镜名。因石白如月色,故名);月羽(白色的羽毛)
(13) 每月 。如:月例香供银子(施主按月给庙宇道观供奉神佛的香火银。也称“月例银子”);月分银子(月银,月例,月分钱。月钱);月表(按月记事之表);月佣(按月受雇佣的人);月朔(每月的朔日)
(14) 古人以月为群阴之本,故用以形容女子及女子有关的事物 。如:月韵(形容女子风韵秀逸);月貌花容(形容女子容貌姣美)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nget8 [陆丰腔] gniat8 [东莞腔] nget8 [海陆丰腔] ngiet8 [客英字典] ngiet8 [沙头角腔] niet8 [客语拼音字汇] ngiad6 [台湾四县腔] ngiet8 [宝安腔] ngiet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月 | 魚厥 | 疑 | 月合 | 入聲 | 月 | 合口三等 | 元 | 臻 | ngyat/ngvat | ŋĭwɐ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