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业生

zú yè shēng [ zu ye sheng]
繁体 卒業生
注音 ㄗㄨˊ 一ㄝˋ ㄕㄥ

词语释义

即毕业生。

词语解释

  1. 即毕业生。

    吕志伊 《国会问题之真相》:“咨议局议员之规定,除曾办学及中学卒业生,有所谓举贡及服官未被参者,与家产逾五千之业主。” 沙汀 《柳永慧》:“来到工地的时候,这个十七岁还不到的初中卒业生想学车工。”

引证解释

⒈ 即毕业生。

吕志伊《国会问题之真相》:“咨议局议员之规定,除曾办学及中学卒业生,有所谓举贡及服官未被参者,与家产逾五千之业主。”
沙汀《柳永慧》:“来到工地的时候,这个十七岁还不到的初中卒业生想学车工。”

卒业生的网络释义

卒业生

  • 《卒业生》是1975年上映的意大利影片,由Emmanuelle Arsan执导,Homer Adams、Al Cliver主演。 影片讲述了摩根教授一次关于马达族的讲座,引起四个年轻人对马达族人民的浓厚兴趣,最终决定结伴同行去考察马达族人。
  • 汉字详情

    zú,cù [zu,cu]
    部首: 223
    笔画: 8
    五笔: YWWF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YOOJ
    四角: 00408

    详细解释

    副词

    (1) 同“猝”。仓促,急速

    行西逾陇卒。——《汉书·食货志》。注:“仓卒也。”

    兴卒暴之作。——《汉书·成帝纪》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战国策·燕策》

    (2) 又如:卒拔(仓猝攻取);卒迫(仓促紧迫)

    (3) 突然

    则亡以应卒。——《汉书·辛庆忌传》

    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贾谊《论积贮疏》

    (4) 又如:卒倒(突然晕倒);卒暴(突然);卒然(忽然,突然)

    (5) 另见

    名词

    (1) (指事。小篆字形,在“衣”上加一点标记,表示穿这种衣服的人。本义:古代供隶役穿的一种衣服。衣上著有标记,以区别于常人)

    (2) 同本义

    卒,隶人给事者为卒。卒,衣有题识者。——《说文》

    (3) 古代供驱遣从事一定劳役的奴隶。后用为低级差役的称呼

    悉发卒数万人穿漕渠,三岁而通。——《史记》

    (4) 又如:卒奴(奴婢)

    (5) 步兵

    在车曰士,步曰卒。——《吕氏春秋·简选》注

    缮甲兵,具卒乘。——《左传·隐公元年》

    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 秦之锐士。——《荀子·议兵》

    (6) 后泛指士兵

    每得降卒必亲引问之。——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羸老之卒。

    守门卒。

    印度卒。——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又如:卒兵(士兵);卒乘(士兵与战车;后泛指军队);卒徒(徒众;兵众)

    (8) 春秋时地方一级居民单位名,同时也是一级军队编制名

    全卒为上。——《孙子·谋攻》

    破卒次之

    (9) 又如:卒长(古代军队百人为卒,其长官称卒长);卒伍(五人为伍,百人为卒。也泛指军队、行伍);卒列(行列)

    (10) 古代天子统率诸侯的一级组织名。三十国为卒

    三十国以为卒,卒有正。——《礼记》

    (11) 春秋时军队中百人的指挥者

    卒必力…卒不力,无以承训。——《逸周书》

    (12) 末尾,结局

    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论语》

    (13) 棋子

    动词

    (1) 终止;尽,完毕

    人始于生而卒于死。——《韩非子·解老》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诗·豳风·七月》

    (2) 又如:卒其事;卒时(尽时);卒读(尽读)

    (3) 古代指大夫死亡,后为死亡的通称

    大夫曰卒。——《公羊传·隐公三年》

    我独不终。——《诗·小雅·蓼莪》

    永和四年卒。——《后汉书·张衡传》

    初,鲁肃闻 刘表卒。——《资治通鉴》

    居正已卒。——《明史》

    卒官。

    卒时。

    (4) 又如:暴卒;病卒;生卒年月

    (5) 停止

    三饭卒食,赞洗爵酌。——《仪礼》

    三日五哭卒。——《礼记》

    副词

    (1) 终究;终于

    卒廷见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卒相与欢。

    故卒不加诛。——汉· 刘向《列女传》

    卒葬之。——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卒不赦程。—— 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卒与尸合。(头终于同尸身合在一起。)——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又如:卒然(终于,最后);卒爵(最后一杯)

    (3) 另见

    英文翻译

    soldier; servant; at last, finally

    方言集汇

    ◎ 粤语:cyut3 zeot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ut7 [海陆丰腔] zut7 [梅县腔] zut7 [台湾四县腔] zut7 [客英字典] zut7 cut7 [宝安腔] zut7 [客语拼音字汇] zud5 [东莞腔] zut7 [陆丰腔] zut7
    ◎ 潮州话:zug4 (tsuk) zui6(tsũi)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六術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子聿入聲合口三等cyt/zvittsĭuĕt
    [ye]
    部首: 105
    笔画: 5
    五笔: OG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XTC
    四角: 321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从丵( zhuó),从巾丛生草。巾象版。本义:古时乐器架子横木上的大版,刻如锯齿状,用来悬挂钟磬)

    (2) 版,大版

    (3) 古代覆在悬挂钟、鼓等乐器架横木上的装饰物,刻如锯齿形,涂以白色

    業,大版也。所以覆县钟鼓之栒,捷业如锯齿,以白画之。从丵,象其鉏鋙相承也。——《说文》

    有瞽有瞽,在周之庭。设业,崇牙树羽。——《诗·周颂·有瞽》。 毛传:“业,大板也,所以饰栒为县也…植者为虚,衡者为栒。”

    (4) 筑墙版

    大版谓之业。绳之,谓之缩之。——《尔雅》。郭璞注:“筑墙版也。”

    (5) 古代书册之版

    先生问焉,终则对,请业则起,请益则起。——《礼记》。郑玄注:“业,谓篇卷也。”

    古人写书用方版,《尔雅》:“大版谓之业”,故书版谓之业

    (6) 亦指写字用的业版

    (7) 学业

    复不终业。——《后汉书·列女传》

    术业有专攻。——唐· 韩愈《师说》

    业有不精。——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某业所就。——清· 黄宗羲《原君》

    (8) 又如:卒业;修业;毕业;业行(学业与德行);业精于勤(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奋)

    (9) 事业;功业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共济世业。——《资治通鉴》

    子孙创业。——清· 黄宗羲《原君》

    伊皋之业。—— 明· 刘基《卖柑者言》

    (10) 又如:业祚(帝业王位);业峻绩鸿(功业高,成绩大)

    (11) 家业,产业

    受赏者甘利,未赏者慕业。——《韩非子》

    (12) 又如:创业;家大业大;业户(不动产的所有者)

    (13) 职业

    各劝其业。——《史记·货殖列传》

    捕鱼为业。——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业是有年。(以是为业)——明· 刘基《卖柑者言》

    为业以求钱。——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14) 又如:正业;副业;就业;业余;业命(国事与政令)

    (15) 罪孽

    把业龙擒捉,猛虎拖倒。——《西厢记诸官调》

    (16) 又如:业罐子满了(恶贯满盈);业缘病症(因前世罪孽而致今世得的病症);业畜(造孽的畜生;作恶多端的坏蛋。骂人话);业冤(冤孽;冤家)

    (17) 行业 。如:工业;农业;手工业;汽车制造业;旅游业;航空运输业

    动词

    (1) 使从事于,以…为职业

    民卖茶资衣食,与农夫业田无异。——脱脱《宋史》

    (2) 又如:业贼(以偷为业);业网(以打鱼为业);业儒(以儒学为业);业缝(以做衣鞋等手艺为业);业文(从事文学);业武(从事武事);业商(经商,从事商业);业厚(从善)

    (3) 使成业或乐业

    曹公闻 权以土地业 备,方作书,落笔于地。——《三国志》

    副词

    已经

    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史记·留侯世家》

    英文翻译

    profession, business; GB radical 111

    方言集汇

    ◎ 粤语:jip6

    宋本广韵

    shēng [sheng]
    部首: 516
    笔画: 5
    五笔: TGD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QM
    四角: 251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2) 同本义

    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说文》

    生,出也。——《广雅》

    生,生长也。——《广韵》

    自无出有曰生。——刘巘《易义》

    天地之大德曰生。——《易·系辞》

    生好物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草木有生而无知。——《荀子·王制》

    生于道左。——《诗·唐风·有杕之杜》

    生我百谷。——《诗·小雅·信南山》

    种之,生且蕃。——徐光启《甘薯疏序》

    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生盛(生长繁茂);生化(生长化育);生骨(主骨骼的生长);生落(生长与凋落);生遂(生长);生荣(生长繁荣);生处(生长的地方);生肌(长出新肉);生条(长出枝条)

    (4) 生育;养育

    父母生我。——《诗·小雅·正月》

    郑武公娶于 申,曰 武姜,生 庄公及 共叔段。——《左传·隐公元年》

    生以驭其福。——《周礼·太宰》。注:“犹养也。”

    孔子生 鲁昌平乡陬邑。——《史记·孔子世家》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唐· 杜甫《兵车行》

    以一人生三计之,至子之世而父子四人。——清· 洪亮吉《治平篇》

    毅宗之语公主,亦曰:“若何为生我家?”痛哉斯言。——清· 黄宗羲《原君》

    (5) 又如:生聚(繁殖人口,积聚财物);生落(出生);生育率(反映生育年龄妇女生育频度的指标);生遂(生育);生月(出生的月份);生年(出身;出身以来);生身(出生);生时(出生的年、月、日、时);生岁(出生之年支);生诞(出生)

    (6) 生存;活。与“死”相对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论语·颜渊》

    陷之死地而后生。——《孙子·九地》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今赵亡。——《史记·魏公子列传》

    倘复请之,吾辈无生理矣。——清· 方苞《狱中杂记》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

    (7) 又如:生得(生获,活捉);生寇(活的敌人);生犀(活犀牛;活杀犀牛而取得的犀角);生间(能活着回报敌情的间谍);生割(活活宰割);生魂(活人的魂魄);生博(生取;活捉);生抢(生取;活捉);生碑(为活人立的碑);生传(为活人作的传记)

    (8) 滋生;产生

    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明· 刘基《苦斋记》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9) 又如:生火(产生焦躁的情绪。产生火气、热气);生心(怀有图谋不轨的异心);生嗔(对别人的行为不满,生气);生忿(发怒;忤逆,不孝);生风(产生风;比喻产生使人敬畏的声势或气派);生隙(产生嫌隙或事端);生怜(产生怜爱之情)

    (10) 转世 。如:生处(佛教谓转世轮回之处);生缘(受生转世的因缘);生死海(佛教语。谓众生轮回六道,生生死死,茫无涯际,有如大海)

    (11) 〈方〉∶安装

    在太岁头上动了土,把棺材生好牛头杠,八抬八绰的扛出门去。——《何典》

    (12) 救活,使活

    幸先生生我。——马中锡《中山狼传》

    (13) 燃着,点燃 。如:生炉子;生火

    (14) 制造

    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扰民。——宋· 苏轼《教战守》

    (15) 生产;制作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富何得不蹶?——汉· 贾谊《论积贮疏》

    (16) 又如:生货(指制造业以外的生产部门如农业、林业、畜牧业等生产的产品);生众食寡(生产的多,消费的少)

    名词

    (1) 生命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此万物莫不然,而于有生之类为尤者。——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生力(生命力;气力);生本(生命的根本);生全(保全生命,全身);生次(生命的存在);生聚(生命财产);生类(泛指一切有生命之物)

    (3) 人的一生

    穷余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又如:生世(一生;一生一世);生禄(指人的寿限)

    (5) 生活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楚辞·屈原·涉江》

    (6) 又如:生资(赖以生活的资财);生赖(赖以生活之资,生计);生生(养生;生活)

    (7) 指生日 。如:生申(申伯诞生之日。后为生日之祝辞);生甲(生辰);生朝(生辰);生期(生日)

    (8) 后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9) 生物 。如:生活力(生物体维持其生存延续的能力);生植(指生物);生品(生物的品类)

    (10) 生计,谋生手段 。如:谋生;生路

    (11) 老师称弟子,或弟子自称;学生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 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2) 又如:新型师生关系

    (13) 戏剧角色名 。如:老生;武生;小生。元杂剧中也称末

    (14) 妓女

    呼妓为生,未知始于何时。——徐士銮《宋艳》

    (15) 俘虏

    每捉生踏伏,沔必在数。——段成式《酉阳杂俎·喜兆》

    (16) 年长有学问、有德行的人。“先生”的省称

    言《尚书》自济南伏生,言《礼》自 鲁高堂生。——《史记》

    (17) 儒生;读书人的通称

    侯生遂为上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18) 通“性”。资质;禀赋

    惟民生厚,因物有迁。——《书·君陈》。孔颖达疏:言人自然之性敦厚,因所见所习之物有迁变之道,故必慎所以示之。

    文王蹶厥生。——《诗·大雅·緜》

    辨五地之物生。——《周礼·地官·大司徒》

    人伦并处,同求而异道,同欲而异知,生也。——《荀子·富国》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19) 姓

    形容词

    (1) 天生,生来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2) 又如:生巧(天生巧慧);生来(天生。从小时候起;从来);生才(天才;英才)

    (3) 生的,未煮熟的

    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生菜;生鱼,生肉;生吞(未经煮熟即吞下去)。又指未加工或未锻炼过的。如:生铁;生石膏;生金(未经冶炼的丹砂、金砂);生眼布(未染的细布)

    (5) 新鲜的

    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驿传送。——《新唐书·后妃传》

    (6) 又如:生鲜(鲜活);生卉(鲜草);生肉(鲜肉);生花(鲜花)

    (7) 未开垦种植的(土地) 。如:生田(未开垦的荒地)

    (8) 生疏

    自别城中礼数生。——王建《村居即事》

    (9) 又如:生人;生手;生帐子货(陌生人);生客(陌生的客人)

    (10) 具有活力的

    金添生兵二十万来。——《宋史》

    副词

    (1) 机械地,无意识地 。如:生凑;生搬硬套;生是(硬是);生各支(生各扎,生扢扎。活活地,硬是);生擦擦(生察察。平白地,活生生地);生可擦(生磕擦、生扢察。生生地,硬硬地)

    (2) 很、甚、极其

    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窦娥冤》

    (3) 又如:生恐(方言。很怕;很担心);生疼(很疼,特别疼)

    英文翻译

    life, living, lifetime; birth

    方言集汇

    ◎ 粤语:saang1 sang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ang1 sen1 [海陆丰腔] sen1 sang1 sien1 [梅县腔] sang1 sen1 sien1 [沙头角腔] sang1 sien1 [客语拼音字汇] sang1 sen1 [陆丰腔] sang1 sen1 [东莞腔] sang1 [台湾四县腔] sen1 sang1 sien1 [宝安腔] sang1 | sen1
    ◎ 潮州话:思楹1 徐楹1 思英1 ,sên1(seⁿ) cên1(chheⁿ) sêng1(se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所庚庚二開平聲開口二等ʃɐŋsrvng/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