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熟练

bàn shú liàn [ ban shu lian]
注音 ㄅㄢˋ ㄕㄨˊ ㄌ一ㄢˋ

词语释义

半熟练 bànshúliàn

(1) 懂了一点技术,不完全熟练

semi-skilled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semi-skilled] 懂了一点技术,不完全熟练

汉字详情

bàn [ban]
部首: 108
笔画: 5
五笔: UF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FQ
四角: 905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八,从牛。“八”是分解的意思;牛大,易于分割,所以取“牛”会意。本义:一半,二分之一)

(2) 同本义

半,物中分也。——《说文》

今汉有天下太半。——《汉书·高帝纪上》

士卒食半。——《汉书·项籍传》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半匹红绡一丈绫。——唐· 白居易《卖炭翁》

身已半入,只露尻尾。——《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太半(三分之二);半日;半工;半升

(4) 中 。如:半山腰;半大;半路;半道;半截腰

(5) 部分的,不完全的

犹抱琵琶半遮面。——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6) 又如:半自动;半老头;半工半读;半半拉拉;半死;半信半疑;一知半解

(7) 比喻极少的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史记·魏公子列传》

(8) 又如:一星半点;半歇(一会儿);半星儿(半点儿);半丝麻线(些微私弊)

英文翻译

half

方言集汇

◎ 粤语:bun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ban5 [东莞腔] ban5 [梅县腔] ban5 [宝安腔] ban5 [客英字典] ban5 [陆丰腔] ban5 [客语拼音字汇] ban4 [海陆丰腔] ban5 [台湾四县腔] ban5
◎ 潮州话:buan3 (pùa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九換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博慢去聲合口一等puanh/puannpuɑn
shú,shóu [shu,shou]
部首: 403
笔画: 15
五笔: YBVO
仓颉: YIF
四角: 05331

详细解释

shóu

(1) ——口语,义同“熟”( shú

(2) 另见 shú

shú

动词

(1) (形声。从火,孰( shú)声。本作“孰”。“熟”是后起字。本义:煮熟,食物烹煮到可吃的程度)

(2) 同本义

熟治万物。——《礼记·礼运》。疏:“谓烹煮。”

宰夫胹熊蹯不熟。——《左传·宣公二年》

(3) 又如:熟末(指煮得烂熟的食物);熟切店(卖熟肉的店铺);熟水(开水);熟献(指烹熟的上献祭品)

(4) 谷物、水果或微生物等成熟

秋,大熟,未收。——《书·金滕》

五谷熟而民人育。——《孟子·滕文公上》

瓜熟蒂落。——张君房《云笈七签》

稻有七月熟者,有八九月熟者,有十月熟者谓之晚稻。——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早熟;熟岁(谷熟之岁);熟颗(指成熟的粮食颗粒)

(6) 成熟

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功成业熟也何难。——庐肇《成名后作》

(7) 熟悉

胡不谋之人心以熟吾道?——柳宗元《断刑论下》

无他,但手熟尔。——宋· 欧阳修《归田录》

(8) 又如:熟娴(即“娴熟”。熟练);熟嘴(油嘴;贫嘴);纯熟(很熟练);熟精(熟悉精通);熟会(熟练);熟溜(熟练貌);熟口(娴于唱曲的人)

形容词

(1) 经过加工或处理过的 。如:熟麻(煮熟的麻);熟药(经过加工炮制的药材);熟衣(煮炼过的丝制品制成的衣服);熟纸(经过煮捶或涂蜡的纸);熟货(用原料加工制成的物品);熟肚(怀孕或生育过的妇女);熟粪(沤熟的粪肥)

(2) 有收成;丰收

天之道出阳为煖以生之,出阴为清以成之,是故非薰也不能有育,非薰也不能有熟,岁之精也。——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煖燠孰多》

(3) 又如:熟年(丰年);熟岁(丰年);熟荣(丰收)

(4) 熟悉

此论不可不熟。——《吕氏春秋·重已》。注:“犹知也。”

而敬亭耳剽口熟,从委巷活套中来者,无不与 宁南意合。——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5) 又如:熟口(熟悉演唱的人);熟间(熟悉的行业);熟精(熟悉精通);熟脚(熟悉情况的人);熟落(熟悉);熟会(熟悉);熟晓(十分了解);熟滑(熟悉);熟分(熟悉;相熟);熟狎(过分亲昵、随便);熟不讲礼(熟人不必计较礼数)

(6) 土壤经过多年耕耘,已适于作物生长的 。如:熟土;熟地;熟田

(7) 精审,仔细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吕氏春秋·察传》

愿大王熟察,少加怜焉。——汉· 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8) 又如:熟念(反覆斟酌,仔细考虑);熟视(细看);熟味(仔细体会);熟筹(仔细筹划);熟算(深入细致地谋划);熟寻(仔细探索);熟议(仔细计议);熟耕(精耕);熟计(周密地谋划)

(9) 表示程度深

守门卒方熟寐,尽杀之。——《资治通鉴·唐纪》

(10) 又如:熟卧(熟睡);熟寐(熟睡);熟寝(熟睡);醉熟(沉醉);熟暑(酷暑);熟红(深红)

量词

(1) 在一年内农田作物成熟的次数 。如:两熟

(2) 结果、开花或生出其他产品的活动或事实 。如:一年三熟

(3) 另见 shóu

英文翻译

well-cooked; ripe; familiar with

方言集汇

◎ 粤语:suk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uk8 siuk7 [梅县腔] shuk8 siuk7 [陆丰腔] shuk8 [客语拼音字汇] sug6 xiug6 [沙头角腔] suk8 [客英字典] shuk8 [海陆丰腔] shuk8 siuk7 [宝安腔] su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殊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ʑĭukzjuk
liàn [lian]
部首: 332
笔画: 8
五笔: XAN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VMKVC
四角: 2519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柬声。本义:把生丝煮熟;亦指把麻或织品煮得柔而洁白)

(2) 同本义

练,湅缯也。——《说文》

冬则练帛之中,足以为轻且煖。——《墨子·辞过》

凡染,春暴练。——《周礼·染人》

主练染,作采色。——《后汉书》

(3) 又如:练丝(未染色的熟丝)

(4) 练习;操演

练之禾定。——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5) 又如:练阅(训练检阅);练句(写作时斟酌遣词用句的工夫。也作炼句);练字(写作时用字技巧的推敲琢磨。也作炼字)

(6) 漂洗;洗涤 。如:练衲(漂染过的僧衣);练漂(纺织物精练和漂白的总称。即退浆、精练、漂白、丝光等加工过程的统称)

(7) 熔炼

方士欲练以求奇药。——《史记·秦始皇本纪》

(8) 又如:练丹(炼丹)

(9) 通“拣”。选择

选士厉兵,简练俊杰。——《礼记·月令》。又如:练日(选择日期);练材(精选的优质材料);练择(精选)

(10) 染

白纱入缁,不练自黑。——王充《论衡》

(11) 又如:练肆(染坊)

(12) 通“柬”。选择

既不能昭练贤鄙。——《潜夫论·本政》

名词

(1) 洁白的熟绢

使邓廖帅组甲三百被练三千,以侵 吴。——《左传·襄公三年》

文绣素练。——《墨子·节葬下》

澄江静如练。——谢朓《晚登三山远望京邑》

(2) 又如:江白如练;练文(形容澄澈的波纹。有如柔软洁白的生丝)

(3) 古代祭名。因古时于父母去世十三月时戴练冠祭于家庙而得名

鲁大夫练而床,礼邪?——《荀子·子道》

(4) 又如:练主(丧礼小祥之祭时所立的神主,藏于祖庙以供奏祀);练冠(丧祭所戴的冠);练衣(丧祭时所穿的衣)

(5) 水名 。在今广东省普宁县至潮阳县一带

(6) 通“链”。链子

如锁上练。——明· 魏禧《大铁椎传》

(7) 姓

形容词

(1) 白,素色

墨子见练丝而泣之,为其可以黄,可以墨。——《淮南子·说林训》

(2) 又如:练巾(白色的头巾);练衣(白色布衣);练文(比喻像白练飘动般的波纹)

(3) 引申为经验多,精熟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4) 又如:干练(又有才能又有经验);练才(文才练达);练甲(精兵)

英文翻译

to practice, drill, exercise, train

方言集汇

◎ 粤语:lin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