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八,从牛。“八”是分解的意思;牛大,易于分割,所以取“牛”会意。本义:一半,二分之一)
(2) 同本义
半,物中分也。——《说文》
今汉有天下太半。——《汉书·高帝纪上》
士卒食半。——《汉书·项籍传》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半匹红绡一丈绫。——唐· 白居易《卖炭翁》
身已半入,只露尻尾。——《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太半(三分之二);半日;半工;半升
(4) 中 。如:半山腰;半大;半路;半道;半截腰
(5) 部分的,不完全的
犹抱琵琶半遮面。——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6) 又如:半自动;半老头;半工半读;半半拉拉;半死;半信半疑;一知半解
(7) 比喻极少的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史记·魏公子列传》
(8) 又如:一星半点;半歇(一会儿);半星儿(半点儿);半丝麻线(些微私弊)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ban5 [东莞腔] ban5 [梅县腔] ban5 [宝安腔] ban5 [客英字典] ban5 [陆丰腔] ban5 [客语拼音字汇] ban4 [海陆丰腔] ban5 [台湾四县腔] ban5
◎ 潮州话:buan3 (pùaⁿ)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半 | 博慢 | 幫 | 桓 | 去聲 | 翰 | 合口一等 | 桓 | 山 | puanh/puann | puɑn |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八,从牛。“八”是分解的意思;牛大,易于分割,所以取“牛”会意。本义:一半,二分之一)
(2) 同本义
半,物中分也。——《说文》
今汉有天下太半。——《汉书·高帝纪上》
士卒食半。——《汉书·项籍传》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半匹红绡一丈绫。——唐· 白居易《卖炭翁》
身已半入,只露尻尾。——《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太半(三分之二);半日;半工;半升
(4) 中 。如:半山腰;半大;半路;半道;半截腰
(5) 部分的,不完全的
犹抱琵琶半遮面。——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6) 又如:半自动;半老头;半工半读;半半拉拉;半死;半信半疑;一知半解
(7) 比喻极少的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史记·魏公子列传》
(8) 又如:一星半点;半歇(一会儿);半星儿(半点儿);半丝麻线(些微私弊)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ban5 [东莞腔] ban5 [梅县腔] ban5 [宝安腔] ban5 [客英字典] ban5 [陆丰腔] ban5 [客语拼音字汇] ban4 [海陆丰腔] ban5 [台湾四县腔] ban5
◎ 潮州话:buan3 (pùaⁿ)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半 | 博慢 | 幫 | 桓 | 去聲 | 翰 | 合口一等 | 桓 | 山 | puanh/puann | puɑ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欲言 。如:嚅嗫(说话吞吞吐吐的样子);嚅忍(欲言而止)
(2) 细语貌 。如:嚅嚅(私语貌);嚅哜(吟诵;品味)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i2 si1 [梅县腔] si1 [宝安腔] ji2 [客英字典] si1 [海陆丰腔] ri2 s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儒 | 人朱 | 日 | 虞 | 平聲 | 虞 | 合口三等 | 遇 | 虞 | nʑĭu | njyo/r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