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丁

bàn dīng [ ban ding]
注音 ㄅㄢˋ ㄉ一ㄥ

词语释义

指岁数尚未达到全丁年龄的人。

词语解释

  1. 指岁数尚未达到全丁年龄的人。

    《晋书·范宁传》:“今以十六为全丁,则备成人之役矣。以十三为半丁,所任非復童幼之事矣。”《宋书·王弘传》:“十五至十六,宜为半丁,十七为全丁。”

引证解释

⒈ 指岁数尚未达到全丁年龄的人。

《晋书·范宁传》:“今以十六为全丁,则备成人之役矣。以十三为半丁,所任非復童幼之事矣。”
《宋书·王弘传》:“十五至十六,宜为半丁,十七为全丁。”

半丁的网络释义

半丁

  • 半丁,本名黄建明,大安区何市镇人。一次车祸使他高位截肢,原本1.68米的个子成了“身高”只有85厘米。一度痛不欲生,但是,他最终选择了坚强地活着。他苦练书法,仗笔走天涯。在四处漂泊的生活中,半丁结识了比自己小15岁的大学生阿荣,并娶其为妻。
  • 半丁造句

    “自有芳菲”一印,陈半丁刻,为吾友芥堂兄所赠。
    徐少应对如流,丝毫不见半丁点的生硬。
    这幅图曾历经沈周、项圣谟、高士奇及清代内府等鉴藏,民国时散佚宫外,被分两段,后半段被著名画家和收藏家陈半丁所收。
    当年朱厚照因贪玩落水驾鹤西去,却没有给帝国留下一男半丁,连一个接班人也未曾准备,祖宗打下的大好江山,竟然无子嗣继承大统。
    复有陈半丁、罗复堪、张伯英、齐白石于后页具跋。
    这样,无论我们得到的是多么微小的东西,我们心里的快乐却是无以复加;从果皮到果肉,我们从来舍不得扔掉一星半丁。
    当然,他所结交的师友远不止如此,刘海粟、诸乐三、王个簃、黄宾虹、李可染、陈半丁、谢稚柳、唐云……都在他的人生历程中留下深刻的痕迹。
    二是与当时许多名士文人如陈师曾、齐白石、陈半丁、王雪涛、丁佛言、林琴等合作,由这些艺术家绘稿,供其刻。
    参加这个画会的,有王梦白、陈半丁、汤定之、贺履之等老画家。
    在赋税记载中会出现“半丁”以及分、厘、毫等数,所以这时候所记载的人丁数已经不是实际人数,只是统治者为了收多少税而设计的。
    齐可来告诉记者,父亲是绍兴籍国画大师陈半丁先生的得意弟子,与半丁先生的师生感情十分深厚。

    汉字详情

    bàn [ban]
    部首: 108
    笔画: 5
    五笔: UF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FQ
    四角: 905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八,从牛。“八”是分解的意思;牛大,易于分割,所以取“牛”会意。本义:一半,二分之一)

    (2) 同本义

    半,物中分也。——《说文》

    今汉有天下太半。——《汉书·高帝纪上》

    士卒食半。——《汉书·项籍传》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半匹红绡一丈绫。——唐· 白居易《卖炭翁》

    身已半入,只露尻尾。——《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太半(三分之二);半日;半工;半升

    (4) 中 。如:半山腰;半大;半路;半道;半截腰

    (5) 部分的,不完全的

    犹抱琵琶半遮面。——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6) 又如:半自动;半老头;半工半读;半半拉拉;半死;半信半疑;一知半解

    (7) 比喻极少的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史记·魏公子列传》

    (8) 又如:一星半点;半歇(一会儿);半星儿(半点儿);半丝麻线(些微私弊)

    英文翻译

    half

    方言集汇

    ◎ 粤语:bun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ban5 [东莞腔] ban5 [梅县腔] ban5 [宝安腔] ban5 [客英字典] ban5 [陆丰腔] ban5 [客语拼音字汇] ban4 [海陆丰腔] ban5 [台湾四县腔] ban5
    ◎ 潮州话:buan3 (pùa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九換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博慢去聲合口一等puanh/puannpuɑn
    dīng,zhēng [ding,zheng]
    部首: 105
    笔画: 2
    五笔: SG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N
    四角: 10200

    详细解释

    dīng

    名词

    (1) (象形。金文象俯视所见的钉头之形,小篆象侧视的钉形。本义:钉子)

    (2) 同本义。丁为“钉”的古字

    丁,钻也。象形。今俗以钉为之,其质用金或竹,若木。——《说文》

    (3) 又如:丁屐(底有钉齿的木鞋);丁子(蝌蚪。初生头大有尾,如丁字)

    (4) 小的立方体 (如肉、瓜果、蔬菜等割成的小方块)。如:黄瓜丁;炒鸡丁;羊肉丁

    (5) 天干的第四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其日丙丁。——《吕氏春秋·孟夏》

    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春秋》

    (6) 能担任赋役的成年男子,不同于男孩

    无何天宝大征兵,户有三丁点一丁。——唐·白居易《新丰折臂翁》

    余丁传餐。——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7) 又如:丁粮(对男丁征收的粮食);丁力(一男之力。引申为劳力);丁女(能担任力役的成年女子;道家语指火神);丁奴(二十岁以上的成年奴仆) ;成丁;壮丁

    (8) 家庭人口 。如:添丁;丁税(按人丁所课的税);丁赋(按人丁所课的赋税)

    (9) 指从事某种劳动的人 。如 :园丁;家丁;庖丁

    形容词

    (1) 壮盛;强壮

    齿落复生,身气丁强。——汉·王充《论衡·无形》

    (2) 又如:丁丁(壮健的样子);丁人(壮健的男子);丁夫(壮健的男子)

    (3) 序数第四 。如:丁等;丁级;丁方(四方);丁夜四更夜(凌晨1—3时)

    动词

    (1) 当;遭逢

    丁,当也。——《尔雅》。注:“相当值。”

    宁丁我躬?——《诗·大雅·云汉》

    丁时逢殃。——汉·刘向《九叹·惜贤》

    我喜我生,独丁斯时。——《后汉书·岑彭传》

    丁时逢殃,孰可夸何兮。——汉·刘向《九叹·惜贤》

    (2) 如:丁辰(适逢其时);丁仔(遇上,碰巧);丁夫忧(遇父丧);丁了母忧(遭了母丧)

    (3) 另见 zhèng

    zhēng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male adult; robust, vigorous; 4th heavenly stem

    方言集汇

    ◎ 粤语:ding1 zaang1 zang1
    ◎ 客家话:[梅县腔] den1 [宝安腔] den1 [客英字典] den1 [陆丰腔] den1 [海陆丰腔] den1 [客语拼音字汇] den1 din1 [沙头角腔] dien1 [台湾四县腔] den1
    ◎ 潮州话:dêng1 zêng1(teng che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三耕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中莖耕開平聲開口二等ţæŋtreng/ta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