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封建时代为奖励巨富,地过千顷者,官府赐牌,以示褒荣。
词语解释
封建时代为奖励巨富,地过千顷者,官府赐牌,以示褒荣。
姚雪垠 《长夜》三一:“咱又不想挂千顷牌,只要马马虎虎地能够包缠住也就罢了。” 韩贵松 《参军记·长大要当兵》:“前 清 时他一家出过不少大官,什么翰林学士、巡按知府,光门前的旗杆夹子、上马石,就有六十多座,千顷牌不知挂过几面。”《中国民间故事选·托塔李天王》:“这两家大财主,皇上给挂过‘千顷牌’,县官给挂过匾。”
引证解释
⒈ 封建时代为奖励巨富,地过千顷者,官府赐牌,以示褒荣。
引姚雪垠《长夜》三一:“咱又不想挂千顷牌,只要马马虎虎地能够包缠住也就罢了。”
韩贵松《参军记·长大要当兵》:“前清时他一家出过不少大官,什么翰林学士、巡按知府,光门前的旗杆夹子、上马石,就有六十多座,千顷牌不知挂过几面。”
《中国民间故事选·托塔李天王》:“这两家大财主,皇上给挂过‘千顷牌’,县官给挂过匾。”
千顷牌的网络释义
千顷牌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数词
(1) (形声。从十,人声。本义:数目。十百为千) 同本义
千,十百也。——《说文》
(2) 又如:千夫(一千个成年男子);千门(千家);千社(25家为社,千社为25000家);千祀(千年,千代);总数为一千;千乘(兵车千辆);千载(千年)
形容词
(1) 比喻数甚大;许许多多
清丽千眼。——陆机《文赋》。注:光色盛貌。”
(2) 又如:千千(比喻数目很多);千般(多种花样);千寻(形容极高);千钟(丰厚的俸禄。指富贵);千万劫(很长久);千式百样(各种各样);成千上万;白发三千丈;千丁(很多人);千人坑(指堆积大量人尸的土坑);千山(极言山多);千百(极言其多);千帆(众多的帆船);千和(多种原料合成的香);千指(形容人多);千品(多种品物);千度(次数多);千衲(众僧);千骑(人马很多);千颦(多愁)
名词
通“阡”。田间小路
四政曰端险阻修封疆,正千伯。——《管子·四时》
坏井田,开千伯。——《汉书·食货志上》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cien1 [东莞腔] cen1 [客英字典] cien1 [客语拼音字汇] qian1 [沙头角腔] cien1 [宝安腔] cen1 [海陆丰腔] cien1 [台湾四县腔] cien1 [陆丰腔] tsian1
◎ 潮州话:coiⁿ1 [揭阳、潮阳]caiⁿ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千 | 蒼先 | 清 | 先開 | 平聲 | 先 | 開口四等 | 山 | 先 | tsʰien | chen/cen |
详细解释
量词
(1) 田地面积的单位,等于一百亩
凡为田一顷十二亩半。——《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
筑为顷宫。——《吕氏春秋·过理》
一碧万顷。——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有田一顷。——清· 洪亮吉《治平篇》
食田一顷。
田百顷。——《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碧波万顷;顷亩(百亩之地。泛指土地、田地);顷晦(顷亩);顷宫(占地一顷的宫殿);一顷地
名词
(1) 少顷,短时间
莅政有顷。——《战国策·秦策》。注:“言未久。”
不为顷久推移。——《庄子·秋水》
(2) 又如:俄顷(很短的时间);顷之(未几,不久);顷久(短暂与长久);顷息(喘息的时间);顷顷(片刻);顷然(一会儿)
(3) 近来;刚才 ——表示动作、行为在不久以前发生,用于书面语。如:顷接来信;顷月(近月);顷世(近代);顷间(近来);顷岁(近年);顷来(近来)
(4) 往昔;当时 。如:顷年(往年);顷日(往昔)
动词
(1) 通“倾”。偏侧
不盈顷筐。——《诗·周南·卷耳》
顷筐墍之。——《诗·召南·摽有梅》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片,卑声。“片”指锯开的木头的一半,又泛指扁而薄的东西。本义:题榜,招牌)
(2) 户籍板。犹今之户口簿
簧牌,籍也。——《广雅》
(3) 用木板、金属片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志 。如:门牌;路牌;招牌;布告牌;名牌
(4) 商标 。如:厂牌;名牌
(5) 古时的凭证;符信 。如:牌金(金牌。古代官员的一种身份凭证);牌面(古代官吏、使节的一种身分凭证);牌印(令牌印信);牌令(道士用的法器);腰牌
(6) 古代一种下行公文的名称 。如:行牌;牌文(官府文书名。古时各部行道府以下官府所用的公文);牌使(传示帝王命令的使臣);牌司(古代收受讼状的府吏)
(7) 娱乐或赌博用的卡片 。如:扑克牌;骨牌;纸牌
(8) 价格目录 。如:牌价
(9) 古时兵士打仗时用来遮护身体的“盾”的俗称 。如:藤牌;挡箭牌
(10) 词曲的调门 。如:词牌《菩萨蛮》;曲牌《驻云飞》
(11) 旌表纪念的建筑物 。如:牌坊;牌楼
(12) 样子,姿势 。如:牌子儿(样儿);牌谱(姿势;样子)
(13) “牌军”的略称
一直奔回家来,又和李牌寻了一黄昏。——《水浒传》
(14) 指“万岁龙牌”
有天万寿,跟了抚台拜牌。——《官场现形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pai3 [宝安腔] pai2 [沙头角腔] pai2 [梅县腔] pai2 [台湾四县腔] pai2 [东莞腔] pai2 [海陆丰腔] pai2 [客语拼音字汇] pai2 [客英字典] pai2
◎ 潮州话:ba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牌 | 薄佳 | 並 | 佳開 | 平聲 | 佳 | 開口二等 | 佳 | 蟹 | bre/bae | bʰ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