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粒重

qiān lì zhòng [qian li zhong]

词语释义

1000粒种子的重量。表示种子的饱满程度。用来鉴定种子的品质,估计农作物的产量。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一千粒种子的重量,用来表示种子的饱满程度。千粒重高,说明籽粒大而饱满。用于鉴定某些农作物的品质,估计某些农作物的产量。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与对照相比,千粒重和小穗数均显著增加。
2、结果CIMMYT品种穗数和穗粒数多,千粒重中等,具有广泛适应性,比中国品种具有更高的产量优势;
3、灌浆速度测定说明,在河西春小麦灌浆的主要时期,千粒重每天平均增加1.7克左右。
4、本文研究了番茄果实不同成熟度的种子发芽率和千粒重。
5、结果表明,所研究性状中千粒重、穗行数、穗粗、行粒数和出籽率等对籽粒产量有较大的正直接作用,并且以前两者最为重要。
6、千粒重与发芽率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
7、水稻产量作为主要的育种目标性状,直接受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单株有效分蘖数等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8、结果表明,育成杂交种的生育期较短,穗行较少,千粒重较高,穗长偏短,穗粗较细。
9、结果表明:从青熟期到完熟期各期采收的果实,只要在室内自然存放至变红、变软,种子发芽率和千粒重能够达到最佳水平。
10、选育株型理想、千粒重稍大、穗粒结构合理的中间型恢复系是获得更强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关键。
11、性状相关分析表明,随着抽穗期缩短,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但小穗数有减少的趋势。
12、单位面积生殖枝数、结实数和种子重随放牧率的增加而下降,种子千粒重在轻度和中度放牧率下最大;
13、与春型小麦品种相比,过渡型品种的千粒重较高。
14、结果表明:施用高效稀土多元复合微肥能增加穗长、穗粒重和千粒重,提高谷子产量。
15、硫肥对水稻分蘖率、叶绿素含量、结实率及千粒重有明显的正效应。
16、逐步回归表明:穗粗、穗行数、千粒重、株高对产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
17、晚熟品种属感温性弱的品种,其耐热性强,空秕率和千粒重与常年相比变化不大。
18、花粒期阶段水分胁迫对千粒重及穗粒数影响最大,产量降幅更大。
19、三因素对粒数、千粒重的影响都不明显;
20、结果表明,不同水肥条件对小麦株高、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有明显影响;
21、对于中穗型和大穗型,单株主茎穗重、单株千粒重与群体产量相关显著。
22、相关分析表明,收获指数与株高、主穗长、每穗粒数、千粒重、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23、提出今后高产玉米育种应注意穗长和千粒重的遗传改良以及抗青枯病的选择。
24、分析了株高和抽穗期对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向育种家推荐了一批优良种质,并提供了部分品种的系谱。
25、除有效穗外,其余性状还存在基因型与试点的互作效应,且以千粒重表现最稳定。
26、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处理提高了两种冬小麦品种的单位面积成穗数、千粒重和产量;
27、每公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随灌水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28、另外,功能叶面积和功能期亦随基本苗的增加而减少,千粒重则随基本苗的减少而增如;
29、利用QTL作图技术对大麦的株高及千粒重、穗粒数、穗长、穗密度等重要产量性状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0、同花序自交不亲和,杂交和自交(同品种不同单株)都可以产生种子,但自交种子千粒重低;

千粒重造句

株高在早代选择就有效,收获指数和千粒重次之。
结果表明,千粒重可作为抗热性筛选的简易指标。
对于每穗粒数、千粒重等遗传力高的性状,可结合杂交育种工作采用有限回交同步改良。
降低了植株的单株结实率,增加了单株籽粒重,显著提高了种子的千粒重。
千粒重与发芽率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
除有效穗外,其余性状还存在基因型与试点的互作效应,且以千粒重表现最稳定。
水稻产量作为主要的育种目标性状,直接受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单株有效分蘖数等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当病源菌侵入水稻后,可以使得水稻叶片也发黄枯死,水稻不能抽穗,或抽穗的秕谷较多,千粒重下降,大大降低了稻谷的品质和产量。
提高行粒数、改良穗长、协调行数、千粒重二者之间的关系,以选育出生育期短、行粒数多、出籽率高的较矮杆组合为目标的策略,是进一步提高玉米生产水平的重要途径。
结果表明:从青熟期到完熟期各期采收的果实,只要在室内自然存放至变红、变软,种子发芽率和千粒重能够达到最佳水平。
受此影响,江西省部分地区双季早稻空壳率、秕谷率增加,千粒重下降,对产量造成影响,尤其对灌溉条件较差的地段影响更为明显。
千粒重与抽穗至成熟天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产量和有效穗随底肥比例减小和蘖肥比例增大而下降,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却与之相反。
与对照相比,千粒重和小穗数均显著增加。
在齐穗、灌浆期进行根外施肥,促进早熟,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不孕小穗率对土壤贮水量的反应尤为敏感,其次是千粒重,最小是穗粒数。
水稻纹枯病的病源菌侵入水稻后,使得水稻叶片也发黄枯死,水稻不能抽穗,或抽穗的秕谷较多,千粒重下降,大大降低了稻谷的品质和产量。
结果:发芽率是乌拉尔甘草种子质量分级的主要指标,千粒重、净度和含水量是质量分级的重要参考指标。
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杂交种的农艺性状改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穗粒数、千粒重、倒伏率、空秆率及病株率的改良提高了玉米产量。
糯质基因突变系与糯质基因回复突变系和野生型亲本间除千粒重差异显著外,其他性状差异均不显著。

汉字详情

qiān [qian]
部首: 223
笔画: 3
五笔: TF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J
四角: 20400

详细解释

数词

(1) (形声。从十,人声。本义:数目。十百为千) 同本义

千,十百也。——《说文》

(2) 又如:千夫(一千个成年男子);千门(千家);千社(25家为社,千社为25000家);千祀(千年,千代);总数为一千;千乘(兵车千辆);千载(千年)

形容词

(1) 比喻数甚大;许许多多

清丽千眼。——陆机《文赋》。注:光色盛貌。”

(2) 又如:千千(比喻数目很多);千般(多种花样);千寻(形容极高);千钟(丰厚的俸禄。指富贵);千万劫(很长久);千式百样(各种各样);成千上万;白发三千丈;千丁(很多人);千人坑(指堆积大量人尸的土坑);千山(极言山多);千百(极言其多);千帆(众多的帆船);千和(多种原料合成的香);千指(形容人多);千品(多种品物);千度(次数多);千衲(众僧);千骑(人马很多);千颦(多愁)

名词

通“阡”。田间小路

四政曰端险阻修封疆,正千伯。——《管子·四时》

坏井田,开千伯。——《汉书·食货志上》

英文翻译

thousand; many, numerous; very; (Cant.) a cheater, swindler

方言集汇

◎ 粤语:cin1
◎ 客家话:[梅县腔] cien1 [东莞腔] cen1 [客英字典] cien1 [客语拼音字汇] qian1 [沙头角腔] cien1 [宝安腔] cen1 [海陆丰腔] cien1 [台湾四县腔] cien1 [陆丰腔] tsian1
◎ 潮州话:coiⁿ1 [揭阳、潮阳]caiⁿ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蒼先先開平聲開口四等tsʰienchen/cen
部首: 610
笔画: 11
五笔: OUHU

英文翻译

grain; small particle
zhòng,chóng [zhong,chong]
部首: 708
笔画: 9
五笔: TGJ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JWG
四角: 20105

详细解释

chóng

形容词

(1) (字源见“重” zhòng)

(2) 重复,重叠

四阿重屋。——《考工记·匠人》。注:“复笮也。”

设重帘。——《周礼·掌次》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王无重世之德。——《史记·春申君传》

重金兼紫。——《后汉书·吕强传》

圜有九重,孰营度之?——《楚辞·天问》

(3) 又如:这两个例子重了;重句(重复的文句);重字(重复的字);重卦(重叠八卦);重席(重叠的垫席);重轩(双重栏杆)

(4) 双,成对

盖二以重。——《仪礼·少牢礼》

(5) 又如:重五(阴历五月初五日,即端阳节);重瞳(传说舜与项羽眼中有两个瞳仁)

(6) 多

重器备。——《左传·成公二年》。注:“犹多也。”

(7) 又如:重围(层层包围);重楼(道教称气管为重楼。认为气管有十二节,故又叫十二节重楼);重铠(多重的护身铁甲);重听(听觉不灵)

(8) 深(指距离) 。如:重堂(内堂);重渊(深渊);重基(高山)

(9) 在家庭关系中,属于比 大或小或疏远一些的辈份、亲属的 。 如:重孙;重庆(祖父母、父母都健在)

副词

(1) 再次,另一次,重新,又

乃重修岳阳楼。——范仲淹《岳阳楼记》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重,再也。——《广雅》

面谀以重陛下过。——《史记·李斯传》。索隐:“再也。”

(2) 又如:重逢;重科(重新判罪);重行(再次);重光(指日光再现)

量词

(1) 层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又如:兵围数重;一重束缚;重屋(两层的房屋)

(3) 种,件 。如:这一重公案

动词

(1) 怀孕

人有重身。——《素问·奇病论》

(2) 又如:重身(怀孕);重马(怀孕的马)

(3) 另见 zhòng

zhòng

形容词

(1) (会意兼形声。金文字形,从东,从壬( tǐng),东亦声。壬,挺立。东,囊袋。人站着背囊袋,很重。《说文》:“重,厚也。” 徐锴:“壬者,人在土上,故为厚也。”本义:分量大,与“轻”相对)

(2) 同本义

重,厚也。从王,東声。王者安土不迁之意。——《说文》

引重致远。——《易·系辞》。虞注:“坤为重。”

权然后知轻重。——《孟子》

重币也。——《战国策·齐策四》

重于九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花重锦官城。—— 唐· 杜甫《春夜喜雨》

(3) 又如:重器(象征国家政权的宝器);重绢(厚重的好绢);军令重于山;沉重(分量大;程度深);笨重(庞大沉重);过重(行李、信件等超过规定的重量);重负荷;重囚(指犯有重罪的囚犯);重孝(最重的丧服)

(4) 指音强

宫谓之重。——《尔雅》。孙注:“宫音浊而迟,故曰重也。”

其声重厚,如君之德。——《汉书·律历志》

(5) 又如:重读;重音

(6) 大

引重鼎不程其力。——《礼记·儒行》。注:“大鼎也。”

天下重物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于它物乎?——《吕氏春秋》

权重也。——《韩非子·五蠹》

以求重价。——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7) 又如:重赀(数量很大的钱财);重科(重大的罪);重寄(重大的付托);重才(大才);重治(大治);重柄(大权);重星(大星);重德(大德)

(8) 庄重,慎重

存之欲其重。——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9) 又如:重人(稳重谨慎的人);重迟(稳重,持重);重固(稳固);重誓(庄重的誓言);重毅(庄重坚毅);重诺(信守诺言);重始(慎重于事物、行为的开始);重详(慎重思考);重慎(慎重);重举(举动慎重)

(10) 重要;紧要

总兹戎重。——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重于社稷。——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重于三十年前。——孙文《序》?

(11) 又如:重列(重要的位次,要职);重位(重要职位,高位);重路(重要的行政区域);重质(重要人质);重职(重要官职)

(12) 贵重;尊贵

珍器重宝。——汉· 贾谊《过秦论》

(13) 又如:重客(贵客);重敬(敬重);重礼(尊重礼仪);重直(犹高价);重货(指金银等贵重财物);重钜(昂贵)

(14) 浓厚;浓重 。如:重色(指深浓的颜色);重冰(指厚的冰层);重意(深情厚意);重碧(深绿色)

(15) 严肃;严明

重罚不用。——《韩非子·五蠹》

重以周。——唐· 韩愈《原毁》

(16) 又如:重法(严酷的刑法);重辟(死刑)

(17) 严重

杀人重囚。——清· 方苞《狱中杂记》

(18) 又

情稍重。

(19) 重浊 。如:重气(呼吸困难急促;闷气);重滞(凝滞;阻塞);重迟(迟钝;迟缓;很不敏捷);重涩(迟钝)

名词

(1) 重量

千钧之重,人不轻举。——汉· 桓宽《盐铁论》

其耳三寸,其实一升,重一钧。——《周礼·考工记》

重四五十斤。——明· 魏禧《大铁椎传》

(2) 又如:皮重;失重;体重;载重;荷重;净重;空重;承重;比重;举重;毛重

(3) 指辎重。军中载运粮食、器物的车子

楚重至于 邲。——《左传·宣公十二年》

(4) 又如:重车(古时的战车。装载衣食的车子);重载(古时谓装载辎重等货物)

(5) 权力,权势

然则人主无威,而重在左右矣。——《韩非子》

(6) 又如:重爵(崇高的爵位);重权(重大权力)

(7) 姓

动词

(1) 重视;尊重

古者重冠礼。——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我所高重者。——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益重之。——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雅重瑞名。—— 清· 张廷玉《明史》

(2) 又如:重文(重视文事);重民(古代重视农业,所以称农民为重民);重言(为人所推重的语言。重视言语);重身(重视身高);重调查研究;重生(珍重身体,爱惜生命);重年(敬重老年人)

(3) 加重;增加

是重吾不德也。——《汉书·文帝纪》

(4) 又如:重比(从严议罪,从重拟刑);重困(加重困苦);重使(加重役使);重怒(增添愤怒);重税(从重征税)

(5) 崇尚;推崇 。如:重气(崇尚气节);重学(尊尚学术)

(6) 通“动”( dòng)影响

且晋人蹙忧以重我。——《左传·僖公十五年》

候人不可重也。——《管子·侈靡》

副词

(1) 极;甚;十分

重寒则热。——《素问·阴阳应象》

(2) 特别

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史记》

(3) 另见 chóng

英文翻译

heavy, weighty; double

方言集汇

◎ 粤语:cung4 cung5 zung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ung1 chung5 chung2 [客语拼音字汇] cung1 cung2 cung4 [客英字典] chung5 chung2 [东莞腔] cung2 cung1 [沙头角腔] cung5 cung1 [陆丰腔] chung3 chung1 chung3 [梅县腔] chung1 chung2 chung5 [台湾四县腔] cung1 cung5 cung2 [宝安腔] cung3 | cung2 | cung1 [梅县腔] cu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直容平聲開口三等ɖʰĭwoŋdryung/div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