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夫庶妇

pǐ fū shù fù [ pi fu shu fu]
繁体 匹夫庶婦
注音 ㄆ一ˇ ㄈㄨ ㄕㄨˋ ㄈㄨˋ

词语释义

平民男女。泛指普通百姓。

词语解释

  1. 同“ 匹夫匹妇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匹夫庶妇,謳吟土风。”

引证解释

⒈ 同“匹夫匹妇”。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乐府》:“匹夫庶妇,謳吟土风。”

汉字详情

[pi]
部首: 211
笔画: 4
五笔: AQV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SC
四角: 7171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据金文,象以山崖的凹凸不平来比喻布的摺皱。本义:中国古代计算布帛的单位,四丈为匹)

(2) 量词。用于纺织品或缧马等

匹,四丈也。——《说文》

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半匹红绡一丈绫。——唐· 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匹练(一匹白绢);匹帛(泛指纺织品);匹段(泛指丝织品)

(4) 志同道合的人;伴侣;配偶

常以鳏旷多感,或谋新匹。——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匹夫匹妇(指平民男女。泛指常人);匹夫小谅(指老百姓所抱守的小节小信);匹夫沟渎(拘守普通人的小信小节);匹群(犹伴侣,伙伴);匹双(匹偶,配偶)

(6) 同类;友辈

无怨无恶,率由群匹。——《诗·大雅·假乐》

(7) 又如:匹畴,匹俦(同类);匹侪(同类;同伴)

(8) 匹敌,对手

似此良医,世罕其匹,未可废也。——《三国演义》

(9) 又如:世无其匹

(10) 二人

畴匹,二人为匹,四人为畴。——玄应《一切经音义》

(11) 雌雄 。如:匹居(雌雄同居);匹处(雌雄同处);匹耦(雌雄配对)

(12) 成对 。如:匹鸟(成对的鸟);匹植(成对成行地种植);匹禽(成对的鸟)

(13) 通“譬”。比喻

匹诸俘伪。——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

匹如元不到京来。——元稹《酬乐天醉别》

动词

(1) 匹敌;比得上,相当

作丰伊匹。——《诗·大雅·文王有声》。传:“匹,配也。”

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怀质抱情,独无匹兮。——《楚辞·九章·怀沙》

(2) 又如:天下谁能匹;匹休(比配;媲美);匹比(比);匹耦(投合);匹遇(遇合);匹亚(不相上下,势均力敌);匹驰(并驰)

(3) 匹配;相配 。如:匹偶(婚配)

(4) 正对着;冲着 。如:匹头匹脑(对准头脸);匹头(迎面,劈头)

形容词

(1) 单独 。如:匹马(一匹马。亦指单身独骑) “疋”

英文翻译

bolt of cloth; counter for horses

方言集汇

◎ 粤语:pat1
◎ 客家话:[梅县腔] pit7 [沙头角腔] pit7 [客英字典] pit7 [宝安腔] pit7 [客语拼音字汇] pid5 [台湾四县腔] pit7 [陆丰腔] pit7 [海陆丰腔] pit7 [东莞腔] pit7
◎ 潮州话:pig4 (phik 旧时:phit) 「揭阳」pêg4 (phe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五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譬吉質A入聲開口三等眞Apʰĭĕtphjit/phit
fū,fú [fu]
部首: 308
笔画: 4
五笔: FW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O
四角: 508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站着的人形(大),上面的“一”,表示头发上插一根簪( zān),意思是成年男子,是个丈夫了。古时男子成年束发加冠才算丈夫,故加“一”做标志。本义:成年男子的通称)

(2) 同本义

夫,丈夫也。——《说文》。按,夫从一大,会意兼象形。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

夫也不良。——《诗·陈风·墓门》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孟子》。注:“将必将为匹夫。”

二田为一夫。——《管子·乘马》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汉· 贾谊《论积贮疏》

(3) 又如:夫公(古代敬称男子为夫公);夫男(男人,丈夫);夫家(男女。丁男无妻者谓夫,有妻者谓家)

(4) 女子的正式配偶

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乐府诗集·陌上桑》

(5) 又如:夫主(丈夫);夫室(丈夫);夫党(丈夫的亲属)

(6) 旧称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 。如:农夫;人力车夫;马夫;轿夫;夫头(夫役的头目)

(7) 大丈夫。对男子的美称

西川 刘禅本非夫, 文灿贪庸亦竖奴。—— 柳亚子《诸将六首》

(8) 剑衣

剑则启椟,盖袭之,加夫襓与剑焉。——《礼记·少仪》

(9) 通“趺”。足背

渠长丈六尺,夫长丈二尺,臂长六尺。——《墨子·备城门》

副词

(1) 通“复”。再,又一次

回志怯来从玄谋,获我所求夫所思?——张衡《思玄赋》

(2) 另见

代词

(1) “夫”假借为“彼”。他,她,它,他们 ——第三人称代词。如:使夫往而学焉

(2) 那,那个,那些 ——表示远指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这,这个,这些 ——表示近指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论语·先进》

(4) 所有的,大家。相当于“凡”

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书·召诰》

助词

(1) 用于句首,有提示作用

夫秦有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径》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 秦。—— 宋· 苏洵《六国论》

夫战,勇气也

(2) 用于句中,舒缓语气

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

(3) 用于句尾名,表示感叹

孟子曰:“术不可不慎。”信夫!—— 清· 方苞《狱中杂记》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宋· 苏洵《六国论》

(4) 另见

英文翻译

man, male adult, husband; those

方言集汇

◎ 粤语:fu1 fu4
◎ 客家话:[梅县腔] fu1 fu2 [海陆丰腔] fu1 bu1 [客英字典] fu1 [宝安腔] fu1 [客语拼音字汇] fu1 [东莞腔] fu1 [沙头角腔] fu1 [陆丰腔] fu1 fu3 [台湾四县腔] fu1 b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防無平聲合口三等bʰĭubyo/biu
shù [shu]
部首: 314
笔画: 11
五笔: YAOI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ITF
四角: 0023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众多

庶,屋下众也。——《说文》

既庶且多。——《诗·大雅·卷阿》

明庶风至。——《春秋考异郵》

庶众也。——《尔雅》

庶明厉翼。——《书·皋谟》

制义庶乎以行之。——《国语·周语》

寒暑不时,以伤庶物。——《庄子·渔夫》

且地学之家,历验各种僵石,知动植庶品,率皆递有变迁。——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庶常(众多有养德的官员);庶类(众多物类);庶官(百官,众官);庶士(众士,多士;军士);庶事(诸事,众事);庶草(百草众草);庶征(许多迹象);庶尹(百官之长。同“庶正”);庶卉(众草);庶兄弟(众兄弟);庶邦(诸侯众国)

(3) 各种

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 欧阳修《祭石曼卿文》

(4) 又如:庶羞(各种佳肴);庶政(一切政务,各种政务);庶僚(朝中百官);庶吉士(官名。翰林院的庶常馆,选擅长文学书法之新进士,入院学习,称之);庶绩(各种功绩,众多的功业)

(5) 几乎,将近,差不多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孟子·梁惠王下》

(6) 又如:庶可(差不多可以)

名词

(1) 百姓;平民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唐· 杜甫《丹青引》

三后之姓,于今为庶,王所知也。(三后:夏、商、周三代帝王。)——《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2) 又如:庶黎(平民,百姓);庶女(平民的女儿);庶萌(众民,百姓)

(3) 庶子,非嫡配所生的孩子;宗族的旁支

分势不贰,庶適(同嫡)不争。——《韩非子·八经·起礼》

天乎,仲为不道,杀嫡立庶。——《左传·文公十八年》

(4) 又如:庶孙(庶出的孙子);庶孽(妾媵之子;庶生之子);庶长(庶出的长者);庶弟(庶出之弟);庶兄(庶出之兄);庶叔(庶出之叔父)

(5) 姓

副词

(1) 也许;或许

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左传·桓公六年》

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史·文天祥传》

(2) 又如:庶或(或许);庶报(也许可以报答);庶或(也许;或许);庶易为力(或许容易办到)

(3) 幸而,幸得

庶几哉!桔逾淮弗为枳矣。——明· 徐光启《甘薯疏序》

朕宿昔庶几获承尊位。——班固《汉书·公孙宏传》

(4) 又如:遮定(幸得安定)

(5) 但愿,希冀

(伍举)惧而奔 郑,引领南望曰:“庶几赦余。”——《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6) 又如:庶竭驽钝(希望竭尽自己的微薄才力)

英文翻译

numerous, various; multitude

方言集汇

◎ 粤语:syu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hu5 [宝安腔] su5 [梅县腔] shu5 [客语拼音字汇] su4 [沙头角腔] su5 za5 [台湾四县腔] su5 [海陆丰腔] shu5 [陆丰腔] shu6
◎ 潮州话:思污3(恕)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九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商署去聲開口三等sjoh/sjvhɕĭo
[fu]
部首: 323
笔画: 6
五笔: VV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VSM
四角: 4747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帚”,右边是“女”。从女持帚,表示洒扫。本义:已婚的女子)

(2) 同本义

婦,服也。从女,持帚,洒埽也。会意。谓服事人者。——《说文》

女子谓之妇人。——《广雅》

妇人侠床。——《仪礼·士丧礼》。注:“妻妾子姓也。”

士曰妇人,庶人曰妻。——《礼记·曲礼》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唐· 杜甫《石壕吏》

(3) 又如:少妇;孕妇;媳妇;妇驵(交易时的女介绍人);妇政(妇人参与政事);妇人家(已婚妇女)

(4) 泛指妇女,常指成年女子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唐· 杜甫《兵车行》

(5) 又如:妇职(妇女应做的事);妇饰(妇女的打扮妆饰);妇师(妇女的模范);妇仪(妇女的容德规范);妇德(妇女贞顺的德行);妇道家(妇道人,妇道人家。女人)

(6) 妻子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十七为君妇。——《乐府诗集·焦仲卿妻》

(7) 又如:新妇(新娘);夫妇(夫妻);妇子(妻与子);妇氏(妇家。妻子的娘家);妇翁(妻父)

(8) 儿媳

子之妻曰妇。——《尔雅》

父殁而子嗣,姑死而妇代。——《论衡·偶会》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妇姑(婆媳)

形容词

柔美娴雅 。如:妇好(柔婉的样子)

英文翻译

married women; woman; wife

方言集汇

◎ 粤语:fu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