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

huà xué píng héng [hua xue ping heng]
注音 ㄏㄨㄚˋ ㄒㄩㄝˊ ㄆ一ㄥˊ ㄏㄥ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化学平衡是指在宏观条件一定的可逆反应中,化学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组分浓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在化学的可逆反应中,正向和逆向的反应速度相等时的运动状态。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现在我们已经有了,讨论化学平衡的所有工具。
2、这个恐龙化石的首次重大发现,目前在主要科学杂志审查状态,将介绍保存化石的独特的化学平衡。
3、“你想找化学平衡已经被打乱的地方。”位于加利福利亚州帕萨迪娜的NASA喷射推进实验室的外星球研究科学家马克·斯温说。
4、和我们刚刚做的化学平衡的例子。
5、如果我们知道,了关于所有参与,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我们就能够计算出化学平衡。
6、如果你想计算液相,和气相的化学平衡,当然,你们知道化学平衡,反应的量决定于组分的比例。
7、所以这就是我们的化学平衡常数。
8、但我们现在在做化学平衡,能量零点在这里。
10、在那一点建,立起化学平衡。
11、得到了相平衡常数和化学平衡。
12、看看化学平衡常数是多少,利用我们已经知道的结果。
13、而任何其他染色体的第三个复制品都是致命的,因为一个人具有1.5倍的基因在其体内,这会打破化学平衡引起失常。
14、对液相法甲醇合成系统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建立了求解该系统相平衡和化学平衡问题的非线性方程组。
15、此外,还计算了醌腙式和偶氮式结构在互变过程中,反应路径、正逆反应活化能以及化学平衡常数。
16、沃尔纳德斯基的看法与洛夫洛克的悟见很接近,即地球的生物圈展现的是一个超越化学平衡的规则。
17、毒品可以是用来吞服,注射或是吸入的化学合成的,天然的或是人造的药物,会改变人体的化学平衡。
18、本文依据热力学原理,重新审议了理想气体的化学平衡常数。
19、学生觉得最困难的单元为「平衡方程式」,宜增加对化学平衡方程式与莫耳数的说明。
20、然后讨论如何用计算机处理的化学平衡模式估计和预测水体的缓冲容量以及对酸沉降的敏感性。
21、本文简要叙述计算机在分析化学、化学平衡、化学教学等方面的应用。
22、在设计阶段可根据垃圾的组成进行了热平衡、化学平衡和气体的流体解析,并进行了精确的设备选定和温度设定。
23、通过热力学的复杂化学平衡分析,结合物料守恒、能量守恒和化学平衡,对医疗垃圾热解气化产物进行预测。
24、每次实验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显示在第三栏中。
25、首先引入了元素的分布方程,然后根据化学平衡的热力计算方法求解每一位置的组分及温度。
26、稳定的单泡声致发光的参数主要由振荡形状稳定性、质量扩散平衡、组分的化学平衡和高的能量集聚等条件确定。
27、采用反应蒙特卡罗方法研究了狭缝孔内甲烷蒸汽重整反应的化学平衡。
28、本文用数值方法求解了化学平衡的高超声速粘性激波层驻点线流场。
29、通过复杂化学平衡计算,对高温气冷堆抗氧化燃料元件在正常运行和极端事故工况下的氧化行为进行了理论分析。
30、计算出不同温度下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及温度、压力、原料配比对乙酸平衡转化率X的影响。

化学平衡造句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讨论化学平衡的所有工具。
这个恐龙化石的首次重大发现,目前在主要科学杂志审查状态,将介绍保存化石的独特的化学平衡。
和我们刚刚做的化学平衡的例子。
如果我们知道,了关于所有参与,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我们就能够计算出化学平衡。
如果你想计算液相,和气相的化学平衡,当然,你们知道化学平衡,反应的量决定于组分的比例。
所以这就是我们的化学平衡常数。
但我们现在在做化学平衡,能量零点在这里。
在那一点建,立起化学平衡。
得到了相平衡常数和化学平衡。
看看化学平衡常数是多少,利用我们已经知道的结果。
对液相法甲醇合成系统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建立了求解该系统相平衡和化学平衡问题的非线性方程组。
此外,还计算了醌腙式和偶氮式结构在互变过程中,反应路径、正逆反应活化能以及化学平衡常数。
沃尔纳德斯基的看法与洛夫洛克的悟见很接近,即地球的生物圈展现的是一个超越化学平衡的规则。
毒品可以是用来吞服,注射或是吸入的化学合成的,天然的或是人造的药物,会改变人体的化学平衡。
本文依据热力学原理,重新审议了理想气体的化学平衡常数。
学生觉得最困难的单元为「平衡方程式」,宜增加对化学平衡方程式与莫耳数的说明。
然后讨论如何用计算机处理的化学平衡模式估计和预测水体的缓冲容量以及对酸沉降的敏感性。
本文简要叙述计算机在分析化学、化学平衡、化学教学等方面的应用。
在设计阶段可根据垃圾的组成进行了热平衡、化学平衡和气体的流体解析,并进行了精确的设备选定和温度设定。
通过热力学的复杂化学平衡分析,结合物料守恒、能量守恒和化学平衡,对医疗垃圾热解气化产物进行预测。

汉字详情

huà,huā [hua]
部首: 221
笔画: 4
五笔: WX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P
四角: 24210

详细解释

huā

动词

(1) 用掉、耗费。同“花” 。如:化钱;化工夫

(2) 另见 huà

huà

动词

(1) (古字为“匕”。会意。甲骨文,从二人,象二人相倒背之形,一正一反,以示变化。本义:变化,改变)

(2) 同本义

匕,变也。——《说文》。徐灏曰:“匕化古今字。”

知变化之道。——《易·系辞传》。虞注:“在阳称变,在阴称化,四时变化。” 荀注:“春夏为变,秋冬为化,坤化为物。”

和故百物化焉。——《礼记·乐记》

若欲其化也。——《周礼·柞氏》。注:“犹生也。”

状态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荀子·正名》。注:“化者改旧形之名。”

胜败若化。——《国语·晋语》。注:“言转化无常也。”

因时而化。——《吕氏春秋·察今》

终不能化。——《史记·货殖列传》

身化促织。——《聊斋志异·促织》

而骨化石。——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化现(变化);化心(改变其心性);化先(四时变化之始);化治(变化治理)

(4) 教化

化,教行也。——《说文》。段注:“上匕之而下从匕谓之化。”

以礼乐合天地之化。——《周礼·大宗伯》

渐也,顺也,靡也,久也,服也,羽也,谓之化。——《荀子·七法篇》

神则能化矣。——《荀子·不苟篇》

变则化。——《礼记·中庸》

淳淳乎纯谨畏化。——《吕氏春秋·士容》。注:“教也。”

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意也。——杨恽《报孙会宗书》

(5) 又如:化声(因推行教化而有声誉);化行(教化播扬于某地);化诲(开导教诲);化雨(比喻善于施教,犹如雨水滋润植物一样);化作(化育生成);化物(化育外物);化胎(化育成胎);化气(化育之气);化光(德化光大);化向(受德化而归顺);化流(德化传布)

(6) 感化;转变人心

正月实来化我也。——《公羊传·桓公六年》。注:“行过无礼谓之化。”

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于陶钧之上。——邹阳《狱中梁王书》

(7) 又如:化俗(化民成俗,改善习俗);化物(感化外物);化服(感化顺服);化盗(感化盗贼使为良民)

(8) 募化

你去那里化些斋吃。——《西游记》

(9) 又如:化饭(化斋);化布施(即化缘。佛教用语。募化钱粮);化钱(募化钱财);化斋(僧道向人募化斋饭)

(10) 用火烧 。如:化人场(化人厂。即火葬场);火化

(11) 消化;领会,融会贯通

学而不化,非学也。——杨万里《庸言》

(12) 又如:化食;食古不化

(13) 死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

惟君平昔,聪明绝人,今虽化去,夫岂无物!——唐· 刘禹锡《祭柳员外文》

(14) 消除,去掉

以化腥臊。——《韩非子·五蠹》

名词

(1) 习俗,风气

伤化败俗,大乱之道也。——《汉书》

(2) 造化。自然的功能

修短随化。——王羲之《兰亭集序》

(3) 又如:化力(造化之力);化元(造化的本原);化功(造化之功);化儿(造化小儿)

(4) 化学 。如:数理化

后缀词

(1) 使成为,使变成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面,以构成动词。如:绿化;电气化;现代化

(2) 另见 huā

英文翻译

change, convert, reform; -ize

方言集汇

◎ 粤语:faa3
◎ 客家话:[梅县腔] fa5 [海陆丰腔] fa5 [客英字典] fa5 [宝安腔] fa5 [客语拼音字汇] fa4 [陆丰腔] fa5 [沙头角腔] fa5 [台湾四县腔] fa5 [东莞腔] fa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呼霸麻二合去聲合口二等hruah/xoahpi
xué [xue]
部首: 344
笔画: 8
五笔: IPB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FBND
四角: 9040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2) 同本义

学,识也。——《广雅》

好学近乎知。——《礼记·中庸》

念终始典于学。——《礼记·文王世子》

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尚书大传》

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庄子·庚桑楚》

远寻师学。——《后汉书·列女传》

学而时习之。——《论语》

学即继以问也。——清· 刘开《问说》

(3) 又如:学书(认真读书);学学乖(经世面,学聪明);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学习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学习文化知识);学古(学习研究古代典籍)

(4) 模仿

笑嘻嘻走到 凤姐身边学舌。——《红楼梦》。又如:学嘴(学舌);调嘴学舌;学他爸爸走路的样子;学不上来

(5) 讲述,说

一五一十向着珍哥、 晁大舍学个不了。——《醒世姻缘传》

见说万山潭,渔童尽能学。——唐· 陆龟蒙《鱼具》

(6) 又如:学舌(说闲话;搬弄是非)

(7) 讲学

学,教也。——《广雅》

叔仲皮学子柳。——《礼记》

凡学世子及学士。——《礼记·文王世子》

哀王者,帝之少弟,与太子游学相长大。——《资治通鉴》

名词

(1) 学校 。又曾称学庐、学教、学馆、学堂、学宫、学院、学屋、学园

学,官也。——《广雅·释室》

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

学则三代共之。——《孟子》

万用入学。——《夏小正》

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礼记·王制》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韩愈《进学解》

(2) 又如:学俸(教师的薪水);学宪(学台);学台(学政);学里(明清时设立的管理各级地方儒生的机构)

(3) 学问

天子积学。——《后汉书·列女传》

学有未达。——清· 刘开《问说》

是芋视乃学。——清· 周容《芋老人传》

生平为学。——清· 张廷玉《明史》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4) 又如:学耻全牛(惭愧学问未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学行(学问与品行);才学(才能与学问);绝学(失传的学问);家学(祖传学问)

(5) 学科;某一门类系统的知识

今日覩卿词学。——《剧谈录·宣宗夜召翰林学士》

(6) 又如:文学;哲学;地理学;化学;问学于师

英文翻译

learning, knowledge; school

方言集汇

◎ 粤语:hok6

宋本广韵

píng [ping]
部首: 310
笔画: 5
五笔: GUH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FJ
四角: 10409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指事。小篆字形, 从于, 从八。“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本义: 语气平和舒顺)

(2) 同本义

平,语平舒也。——《说文》

终和且平。——《诗·小雅·伐木》

神气乃平。——《素问·调经论》

(3) 又如:平典(和平典雅);平度(平和的法度);平气(平和之气);平远(谓性情平和,胸襟远大);平愉(平和愉悦);平睦(犹平和)

(4) 平坦,没有高低凹凸

土治曰平,水治曰清。——《诗·小雅·黍苗》传

平,正也。——《广韵》

地爱其平。——《淮南子·本经》。注:“平,正也。”

将以教民平好恶。——《吕氏春秋·适音》。注:“平,正也。”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5) 又如:平楚(平野;又谓从高处远望,丛林树梢齐平);平展展(形容平整舒展);平基(船上平放的垫板);平蔚(平展繁盛);平川旷野(广阔的平原田野);平碧(一片平展的绿色);平川地(平原旷地);平壤(平地);平畴(平坦的田地);平阳(平坦宽敞);平康(平坦广大);平阡(田间的平坦小路);平罔(指山脊平坦处);平莽(谓平坦广阔的草原);平盈(平坦);平圃(平坦的园圃)

(6) 平安;太平

平人者,不病也。——《素问·平人气象论》

(7) 又如:清平(升平。太平);平裕(平安充裕);平不答的(平平和和的,没有波折);平靖(稳定平静);平吉(太平安吉);平善(平安,安康);平顺(平安顺遂;平稳顺畅)

(8) 均平;齐一

水面初平云脚低。——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9) 又如:平夜(犹半夜);平春(仲春);平火(亦作“平伙”。谓平均分摊);平颁(谓平均分发);平繇(平均使用力役);平概(使平齐划一);平富(均平薄敛)

(10) 均等

从上观之适与地平。——宋· 沈括《梦溪笔谈》

云行雨施,天下平也。——《易·乾》

(11) 又如:平肩(地位平等);平牒(古代职衔相等的方镇平等的互通文牒);平揖(本谓双方地位相等,各拱手而不拜);平状(犹言对等之礼);平出平入(地位平等,可以随意出入)

(12) 平允,公正

昊天不平。——《诗·小雅·节南山》

法平则吏无奸。——《商君书·靳令》

既和且平。——《诗·商颂·那》

(13) 又如:持平(公正,公平);不平(不公平;不公平的事);平明(公平明察;天刚亮的时候);平粜(平价出售);平扑扑(形容很平常);平情(冷静;公平);平虚(虚心平允);平格(公正至善);平干(公正干练);平狱(公正判案);平肃(公正严肃)

(14) 普通 。如:平平(普通;平常);平岁(普通丰收之年);平人(平民);平白(平时,平常);平平泛泛(平常,一般);平昔(往常);平头百姓(平民百姓);平等之人(平常人);平剑(普通剑器);平步(平常之举步)

(15) 正,当 。如:平午(正午,中午);平昼(正午;白天)

动词

(1) 平地,平整土地

原隰既平。——《诗·小雅·黍苗》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列子·汤问》

(2) 又如:平了三亩地;平济(治理);平塞(填平)

(3) 平定;平息

丧乱既平。——《诗·小雅·常棣》

今北土未平,马超、 韩遂尚在 关西,为 操后患。——《资治通鉴》

平夷狄之乱。——《淮南子·泛论》

以佐王平邦国。——《周礼·大司马》

(4) 又如:扫平(扫荡平定);讨平(讨伐平定);平忽(平息;平静);平一(平定统一);平收(平定,收捕);平除(平定而根除之);平涤(平定荡涤);平荡(扫荡平定);平灭(用武装镇压消灭);平讨(讨伐平定)

(5) 通“评”。评论

大事当共平议。——《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平《公羊》、《谷梁》同异。——《汉书·瑕丘江公传》

事成,以传示天下,与海内平之。——《汉书·王莽传上》

(6) 又如:平章(评议;商量);平章政事(丞相);平说(陈说评论);平画(评议谋划);平道(犹评议,评说);平注(评注。评论注解);平脏(平定赃物的价值);平铨(比较评量);平论(评论)

(7) 宽恕 。如:平宥(宽宥;宽恕);平恕(持平宽仁)

(8) 平复,康复 。如:平愈(平复痊愈);平服(痊愈,复原;用武力平靖);平复(痊愈;康复);平复如旧(恢复健康)

(9) 媾和;和好

平戎于王。——《左传·僖公十二年》。注:“和也。”

平陈与 宋。——《诗·邶风·击鼓》

(10) 又如:平戎(原谓与戎人媾和。后指对外族采取和解政策,或平定外族)

(11) 互无胜负 。如:这场足球最后平了

名词

(1) 平野;平处;亦指平面 。如:水平;平巷(在矿床或岩层里挖成的水平的地下巷道);平陵(平地和丘陵);平洋地(平地);平陂(平地与倾斜不平之地)

(2) 汉语声调之一 。如:平字(平声的字,对仄字而言);平侧(平仄)。见“四声”

(3) 标准

以法为平。——叶适《故大理正知袁州罗公墓志铭》

副词

(1) 无缘无故地 。如:平白(无缘无故);平空里(平白无故);平空(凭空;突然;无缘无故)

(2) 全部地 。如:平吞(全吞;一口吞没)

英文翻译

flat, level, even; peaceful

方言集汇

◎ 粤语:peng4 ping4
◎ 客家话:[梅县腔] piang2 pin2 [海陆丰腔] pin2 piang2 pe2 [客语拼音字汇] piang2 pin2 [陆丰腔] pin3 piang3 [客英字典] pin2 [东莞腔] pin2 piang2 [沙头角腔] pin2 piang2 [台湾四县腔] pin2 piang2 pe2 [宝安腔] pin2 | piang2
◎ 潮州话:pêng5(phêng), pên5(phê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便房連仙A開平聲開口三等仙Abʰĭɛnbjen/bien
héng [heng]
部首: 617
笔画: 16
五笔: TQD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ONKN
四角: 2122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角,从大,行声。本义:绑在牛角上的横木)

(2) 同本义。一说穿于牛鼻的横木

秋而载尝,夏而福衡。——《诗·鲁颂》。毛传:“福衡,设牛角以福之也。”

衡,牛触,横大木其角。——《说文》。徐锴注:“谓牛好抵触,以木阑制之也。”

(3) 车辕前端的横木

加之以衡扼。——《庄子·马蹄》。释文:“衡,辕前横木缚轭者也。”

则见其倚于衡也。——《论语·卫灵公》。皇疏:“衡,车衡,轭也。”

枉玉衡于炎火兮。——《楚辞·刘向·九叹·远逝》

(4) 又如:衡辀(车辕与辕前横木);衡轸(辕前横木与车后横木);衡盖(车辕前端的横木和车上的伞盖。亦借指车)

(5) 架在屋梁上或门窗上的横木。即桁条或檩子 。如:衡宇(横木为门的房屋。指简陋房屋);衡门(以横木为门的简陋房屋,借指房屋建筑古朴典雅);衡梁(架屋的横梁。比喻重任);衡荜(横木编荜以为门户)

(6) 秤杆,秤

衡不同于轻重。——《韩非子·扬权》

(7) 又如:衡石(泛指称重量的器物);衡库(称与仓库);衡玑(即天平);衡鉴(衡器和镜子);衡权(称物之具)

(8) 衡阳的简称 。如:京广线衡广段

(9) 衡山的简称 。此山系五岳之一,在今湖南省中东部

(10) 水名。衡水的省称

求思望襄澨,叹息对 衡渚。—— 刘义恭《艳歌行》

动词

(1) 称量

衡,加重于其一旁,必捶。——《孟子·惠王上》

犹衡之于轻重也。——《礼记·经解》。注:“衡,称也。”

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庄子·胠箧》

(2) 衡量;评定

衡之于左右。——《淮南子·主述训》

(3) 又如:衡文(品评文章,指主持科举考试);衡定(评定);衡校(品评考核);衡鉴(品评,鉴别)

(4) 横亘,横贯 。如:衡流(横穿水流);衡游(谓横渡)

(5) 违逆 。如:衡命(违逆命令);衡道(违背道义)

(6) 铨选 。如:衡才(铨选人才);衡尺(喻铨选人才的官职);衡铨(铨衡,铨选);衡综(谓考核铨选官吏)

形容词

(1) 横行;蛮横。通“横” 。如:衡行(横行。不循正道而行);衡击(横行劫击。谓抢劫。衡,通“横”)

(2) 横。与“纵”相对

衡,横也。——《广雅》

衡门之下。——《诗·陈风·衡门》。传:“衡门,横木为门。”

外连衡而斗诸侯。——贾谊《过秦论》

倚一衡木。——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如:衡陈(横向排列);横纵(纵横);衡缩(纵横)

(4) 平正 。如;衡言(平正之言);衡虚(平正而清虚);衡仪(公平的法则)

(5) 同“横”,梗塞、不顺

衡于虑。——《孟子·告子下》

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孟子·梁惠王下》

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荀子·致仕》

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汉· 贾谊《论积贮疏》

衡流而方羊。——《左传·哀公十七年》

古者冠缩缝,今也衡缝。——《礼记·檀弓上》

以能合从,又善连衡。——《荀子·赋》

非有分于纵横之党。——《韩非子·五蠹》

英文翻译

measure, weigh, judge, consider

方言集汇

◎ 粤语:hang4 waang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en2 wang2 [梅县腔] fen2 [海陆丰腔] fen2 wang2 [客英字典] vang2 fen2 [东莞腔] hen2 [宝安腔] fen2 [客语拼音字汇] he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戸庚庚二開平聲開口二等ɣɐŋghrang/he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