匔匔

gōng gōng [ gong gong]

词语释义

1.亦作"匑匑"。 2.恭谨貌。

词语解释

  1. 亦作“匑匑”。恭谨貌。

    《史记·鲁周公世家》:“及七年后,﹝ 周公 ﹞还政 成王 ,北面就臣位,匔匔如畏然。”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匔匔,谨敬貌也。” 唐 柳宗元 《佩韦赋》:“ 劌 拔刃于霸侯兮,退匑匑而畏服。” 明 方孝孺 《郑处士墓碣铭》:“至於处士,復尚以文,匑匑其修,翼翼其教。” 王闿运 《张安化妻钱氏墓志铭》:“匔匔匪懈,洋洋所託。”

引证解释

亦作“匑匑”。恭谨貌。

《史记·鲁周公世家》:“及七年后,﹝周公﹞还政成王 ,北面就臣位,匔匔如畏然。” 裴駰集解引徐广曰:“匔匔,谨敬貌也。” 唐柳宗元《佩韦赋》:“ 劌拔刃于霸侯兮,退匑匑而畏服。” 明方孝孺《郑处士墓碣铭》:“至於处士,復尚以文,匑匑其修,翼翼其教。” 王闿运《张安化妻钱氏墓志铭》:“匔匔匪懈,洋洋所託。”

匔匔的网络释义

匔匔

  • 匔匔,读作gōng gōng,汉语词语,意为恭谨。
  • 汉字详情

    gōng [gong]
    部首: 202
    笔画: 15
    五笔: QTMK
    仓颉: PHHR
    四角: 27420

    宋本广韵

    gōng [gong]
    部首: 202
    笔画: 15
    五笔: QTMK
    仓颉: PHHR
    四角: 27420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