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络

bāo luò [ bao luo]
繁体 包絡
注音 ㄅㄠ ㄌㄨㄛˋ

词语释义

平面曲线族中每一条曲线都和不在这族曲线中的一条曲线c相切,并且曲线c上任何一点都是它和曲线族中某一条曲线相切的切点,曲线c称为这个曲线族的包络。

词语解释

  1. 包围环绕。

    宋 苏轼 《表忠观碑》:“大城其居,包络山川,左江右湖,控制岛峦。” 宋 赵希鹄 《洞天清录·古砚辨》:“ 端溪 中巖旧坑,石色紫,如新嫩肝,细润如玉……外有黄臕包络,扣之无甚声,磨墨亦无声。”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其内水两重,皆西转而北去,其外大水逆兜,独南流而东绕,此诸流包络之分也。” 清 赵翼 《蛛网》诗:“区区设罻罗,包络能几尺。”

  2. 犹包括。

    元 柳贯 《尊经堂》诗:“贞明配日月,广大侔天地,简牘之所资,包络无巨细。” 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下:“ 杜 诗别於诸家,在包络一切,其时露缺处,正是无所不有处。” 章炳麟 《国故论衡·文学总略》:“凡云文者,包络一切箸於竹帛者而为言。”

  3. 中医谓联属百骸脏腑的周身脉络。

    《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痘主部位》:“包络之络联藏府,三焦之气应无方。”注:“至於包络,乃周身脂膜之络,联属百骸藏府者也。”

引证解释

⒈ 包围环绕。

宋苏轼《表忠观碑》:“大城其居,包络山川,左江右湖,控制岛峦。”
宋赵希鹄《洞天清录·古砚辨》:“端溪中巖旧坑,石色紫,如新嫩肝,细润如玉……外有黄臕包络,扣之无甚声,磨墨亦无声。”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其内水两重,皆西转而北去,其外大水逆兜,独南流而东绕,此诸流包络之分也。”
清赵翼《蛛网》诗:“区区设罻罗,包络能几尺。”

⒉ 犹包括。

元柳贯《尊经堂》诗:“贞明配日月,广大侔天地,简牘之所资,包络无巨细。”
清沉德潜《说诗晬语》卷下:“杜诗别於诸家,在包络一切,其时露缺处,正是无所不有处。”
章炳麟《国故论衡·文学总略》:“凡云文者,包络一切箸於竹帛者而为言。”

⒊ 中医谓联属百骸脏腑的周身脉络。

《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痘主部位》:“包络之络联藏府,三焦之气应无方。”
注:“至於包络,乃周身脂膜之络,联属百骸藏府者也。”

包络的网络释义

包络

  • 包络是由许多椭圆形曲线交织而成的一种图形,外观看起来是包起来的一样。包络在数学、信号处理、文学、经济学、传统中医学上都有自己独特的含义。
  • 包络造句

    在此基础上,结合包络检波等技术本文设计了实时信号检测和目标定位的仿真程序。
    所得脉冲包络为时间的双曲正割函数。
    上缺盆,上到脖子耳后的,是外颈动脉的分枝,与心包络的脉没有关系,这是第二个错误。
    这些手段是包络发生器、低频振荡器、包络控制、手动控制等。
    分析了三尖摆线的形成条件,建立了三尖摆线的参数方程和等距包络线方程。
    地基破坏包络线的研究是复合加载模式下地基承载力设计的关键。
    基于该结果,还能求取某一置信水平下的预测负荷曲线的包络线。
    体内向体外传输信号采用阻抗调制的方式,两种方式的信号接收均采用包络检波的方式把信号解调出来。
    最后,对重构后的信号进行包络检波,实现滚动轴承故障特征信息的自动提取。
    丰富的声音和包络环面,留出足够的权力,脆裂的房子。
    提出了对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修形的方法,以降低蜗轮副对制造误差的敏感性。
    提取全曲线的特征参数,建立了应力空间和应变空间的强度包络线,并与经典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
    切纸传动采用平面二次包络减速机传动,裁切速度快,噪音更低。
    该方法不仅能够对电压闪变信号进行不失真地包络检波,而且能够精确地检测电压闪变信号的时间和包络信号的频率分量及其幅度。
    将从动件的直线往复移动和定点往复摆动用虚拟摆动统一表示,采用单参数包络曲线理论建立直动和摆动从动件平面盘形凸轮轮廓的统一数学表达式。
    应用检相原理,可以提取有限长度调制信号和包络解调。
    对二次包络蜗杆传动的齿面接触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构件抗剪强度和抗弯强度关系的分析,能找出剪切强度控制区的下包络线。
    本文基于分析,提出用反傅里叶变换的方法来求解频谱搬移后的系统单位冲激响应,以此来实现频谱包络的变换,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早期电视机的视频检波均采用大信号包络检波电路,后来在集成化的电视机中,视频检波又都采用同步检波方式。

    汉字详情

    bāo [bao]
    部首: 202
    笔画: 5
    五笔: QN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PRU
    四角: 277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外边是“勹”。中间是个“巳”( )字,“象子未成形”。“勹”就是“包”的本字。本义:裹)

    (2) 用纸、布等裹东西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诗·召南·野有死麕》

    草木渐包。——《书·禹贡》

    包有鱼。——《易·姤》

    包之以虎皮。——《礼记·乐记》

    (3) 又如:纸包不住火;包缠(包裹缠绕)

    (4) 包含,包容。里面含有

    举一滴可包陵谷。——唐· 李朝威《柳毅传》

    皆包在诸谷中。——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把小费包在内;包函(包有,含有);包吞(包含);包荒(掩饰;遮盖;原谅,宽容)

    (6) 包围。四面围住

    河水分流,包山而过。——《水经注·河水》

    (7) 又如:包络(包围环绕)

    (8) 保证,担保

    包你没事。——萧德祥《杀狗劝夫》

    (9) 又如:包换;包退;包赔;包管(保证;保险;保单);包票

    (10) 约定专用

    烂倾新酿酒,包载下江船。——梅尧臣《村豪诗》

    (11) 又如:全包(全部占有);包饭;包厢;包程;包机

    (12) 承担,即答应负责办好 。如:包销;包办;包产;包工;包医;包教

    (13) 镀上一层 。如:包金;包银

    (14) 做 。如:包饺子

    名词

    (1) 装东西的袋子 。如:书包;旅行包;行李包

    (2) 包裹起来的东西 。如:药包;邮包;包复(包袱。用布包起来的包裹)

    (3) 因碰撞而引起的肿块 。如:脑门儿上碰了个包;脚上起了个包

    (4)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食物 。如:菜包;汤包

    (5) 毡制的圆顶帐篷 。如:蒙古包

    (6) 姓

    量词

    (1) 包装好的一堆单件

    五官掾献橘数包。——《后汉书·杨由传》

    (2) 又如:一包香烟

    英文翻译

    wrap, pack, bundle; package

    方言集汇

    ◎ 粤语:baau1
    ◎ 客家话:[梅县腔] bau1 [台湾四县腔] bau1 [客英字典] bau1 [陆丰腔] bau1 [客语拼音字汇] bau1 [东莞腔] bau1 [沙头角腔] bau1 [宝安腔] bau1 [海陆丰腔] bau1
    ◎ 潮州话:b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布交平聲開口二等pauprau/peau
    luò,lào [luo,lao]
    部首: 332
    笔画: 9
    五笔: XT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VMHER
    四角: 27164

    详细解释

    lào

    (2) 另见 luò

    luò

    动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丝线有关。各声。本义:缠绕,捆缚)

    (2) 同本义

    络,缠也。——《广雅》

    有九丘,以水络之。——《海内经》

    郑绵络些。——《楚辞·招魂》

    绵络天地。——《汉书·扬雄传》

    蒙绵摇缀,参差披拂。——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罗绵其上。——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3) 又如:络着手(缠着手);络越子(用越子缠绕丝或纱);络索(耳饰)

    (4) 用网状物兜住

    黄金络马头。——《乐府诗·陌上桑》

    (5) 又如:她头络着个发网

    (6) 包罗。如:络幕(施张,覆盖的样子。也作“络縸”)

    (7) 联,连,联络。如:络绎不绝;络续(陆续)

    (8) 通“罗”。搜罗

    网络古今,叙述惩劝。——唐· 司马贞《补史记序》

    英文翻译

    enmesh, wrap around; web, net

    方言集汇

    ◎ 粤语:lok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