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翦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召伯 所茇。”后以比喻德政。
《三国志·蜀志·彭羕传》:“今明府……体 公刘 之德,行勿翦之惠。”《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元宰比肩於 尚父 ,中鉉继踵乎 周南 ;分陕流勿翦之欢,来仕允克施之誉。” 吕延济 注:“ 周公 , 邵公 分 陕 界而治,人皆欢悦,故《诗》云:‘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邵伯 所茇’也。”参见“ 勿拜 ”。
引证解释
⒈ 参见“勿拜”。参见“勿拜”。
引《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召伯所茇。”
后以比喻德政。 《三国志·蜀志·彭羕传》:“今明府……体公刘之德,行勿翦之惠。”
《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元宰比肩於尚父,中鉉继踵乎周南 ;分陕流勿翦之欢,来仕允克施之誉。”
吕延济注:“周公,邵公分陕界而治,人皆欢悦,故《诗》云:‘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邵伯所茇’也。”
勿翦的网络释义
勿翦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象形。据甲骨文,像一树旗。右边是柄,左边是飘带。本义:州里所建旗帜) 古代大夫、士所建旗帜,半赤半白,用来麾集人众
勿,州里所建旗,…杂帛,幅半异。所以趣民。——《说文》。段玉裁注:“‘州里’当作‘士大夫’。”
副词
(1) 不
欲勿予。——《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贤者能勿丧。——《孟子·告子上》
齐人勿附于秦。—— 宋· 苏洵《六国论》
表否定。如:勿造至于(不至于);勿适意(不舒服;身体欠佳);勿连牵(不连贯;不清楚);勿时路(不时髦;不流行);勿想(不吱声;不说话);勿述(不逆。犹言顺畅);勿庸(无庸,不必,无须);勿论(不追究;不谈);勿药(不服药);勿齿(不愿意提及);勿入调(〈方〉∶不规矩;胡闹)
(2) 不要,别
勿士行枚。——《诗·豳风·东山》
虽欲勿用。——《论语·雍也》
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寡人敢勿轼乎?——《淮南子·脩务》
必勿使反。——《战国策·赵策》
愿勿遣。——汉· 刘向《列女传》
诸君勿复言。——《三国志·诸葛亮传》
将军勿虑。——《资治通鉴》
表示禁止或劝阻。如:请勿吸烟;勿用(勿动;不可有所作为);勿惮(不要怕);勿然(不要这样)
动词
无,没有。与“有”相对 。如:勿有(没有);勿碍格(〈方〉∶没什么要紧的);勿着杠(〈方〉∶没得到;落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wut8 [海陆丰腔] wut8 [客英字典] vut8 [东莞腔] wut8 [客语拼音字汇] vud6 [宝安腔] wut8 [沙头角腔] wut8 [陆丰腔] wut8 [台湾四县腔] wut8
◎ 潮州话:mai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物 | 文弗 | 明 | 物 | 入聲 | 物 | 合口三等 | 臻 | 文 | mĭuət | myot/miut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初生的羽毛
翦,羽初生也。一曰矢羽。——《说文》。王筠注:“翦者谓新生之羽,整齐之状也。” 段玉裁注:“羽初生如前齐也。前,古之翦字。”
(2) 姓。
动词
(1) 剪整齐
实始翦商。——《诗·鲁颂·閟宫》
翦,齐也。——《释言》
茅茨不翦。——《韩非子·五蠹》
(2) 又如:翦缀(裁剪缝纫);翦发(修剪头发);翦灯(修剪灯芯。后常指夜谈)
(3) 割截;杀戮
不翦其类也。——《礼记·文王世子》。注:“割截也。”
(4) 又如:翦刈(铲除);翦草除根(比喻彻底清除,不留后患);翦翎(剪除羽翎。常以喻因受羁缚,才能不得伸展);翦棘(斩除荆棘)
(5) 歼灭 。如:剪除(消灭);剪翕(剪灭)
(6) 削减
毋是翦弃。——《左传·襄公十四年》。注:“削也。”
卫人翦 夏戊。——《左传·哀公十一年》。注:“削其爵邑也。”
其翦以赐诸侯,使臣妾之。——《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翦,削也。”
(7) 又如:翦抑(削弱;压制);翦弱(削弱)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ien3 [陆丰腔] tsian1 [台湾四县腔] zien3 [宝安腔] zen3 [客英字典] zien3 [梅县腔] zien3 [客语拼音字汇] jian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翦 | 即淺 | 精 | 仙A開 | 上聲 | 銑 | 開口三等 | 仙A | 山 | cienx/zieen | tsĭɛ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