勍敌

qíng dí [ qing di]
繁体 勍敵
注音 ㄑ一ㄥˊ ㄉ一ˊ

词语释义

1.强敌。 2.有力的对手,多谓才艺相当的人。

词语解释

  1. 强敌。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 三国 魏 曹丕 《与锺繇书》:“真君侯之勍敌,左右之深忧也。” 唐 白居易 《汉高皇帝亲斩白蛇赋》:“制勍敌,必示以乃文乃武。”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寂然无声,莫测动静,此必勍敌,攻之,十恒七八败。”

  2. 有力的对手,多谓才艺相当的人。

    唐 司空图 《戊午三月晦》诗之一:“ 牛 夸棊品无勍敌, 谢 占诗家作上流。” 宋 司马光 《续诗话》:“ 李长吉 歌‘天若有情天亦老’,人以为奇絶无对。 曼卿 对‘月如无恨月长圆’,人以为勍敌。”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石鼓诗》:“后 子瞻 作《凤翔八观诗》中《石鼓》一篇,别自出奇,乃是 韩公 勍敌。”

引证解释

⒈ 强敌。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
三国魏曹丕《与锺繇书》:“真君侯之勍敌,左右之深忧也。”
唐白居易《汉高皇帝亲斩白蛇赋》:“制勍敌,必示以乃文乃武。”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寂然无声,莫测动静,此必勍敌,攻之,十恒七八败。”

⒉ 有力的对手,多谓才艺相当的人。

唐司空图《戊午三月晦》诗之一:“牛夸棊品无勍敌, 谢占诗家作上流。”
宋司马光《续诗话》:“李长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人以为奇絶无对。 曼卿对‘月如无恨月长圆’,人以为勍敌。”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三·石鼓诗》:“后子瞻作《凤翔八观诗》中《石鼓》一篇,别自出奇,乃是韩公勍敌。”

勍敌的国语词典

实力强大的敌人。

勍敌的网络释义

勍敌

  • 勍敌,汉语词汇。
  • 拼音是:qíng dí,
  • 释义:1、强敌。2、强敌或有力的对手,多谓才艺相当的人。
  • 汉字详情

    qíng [qing]
    部首: 217
    笔画: 10
    五笔: YILN
    仓颉: YFKS
    四角: 049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形声。从力,京声。本义:强有力) 同本义 。如:勍寇(强敌);勍盗(强寇);勍敌(强敌;有力的对手)

    英文翻译

    strong, powerful, mighty; violent

    方言集汇

    ◎ 粤语:king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ang2 gin1 [梅县腔] gin1 [海陆丰腔] kiang2 gin1 [客英字典] gin1
    ◎ 潮州话:戈英5(擎),kêng5 (khê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渠京庚三開平聲開口三等gʰĭɐŋgieng/gyang
    [di]
    部首: 425
    笔画: 10
    五笔: TDTY
    五行:
    仓颉: HROK
    四角: 286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攴( ),啇( )声。本义:匹敌;对等)

    (2) 同本义

    敌,仇也。——《说文》

    敌,匹也。——《尔雅》

    四国之兵敌。——《战国策·秦策》。注:“强弱等也。”

    且夫自敌以下。——《国语·楚语》

    敌国宾至。——《国语·周语》

    敌则能战之。——《孙子·谋攻》

    (3) 又如:试看天下谁能敌;敌体(彼此地位相等,不分上下);敌礼(平等的礼节);匹敌(谓才艺相当);势均力敌

    (4) 抵抗;抵挡

    (司马懿)乃 魏之名将,恐汝不能敌之。——《三国演义》

    (5) 又如:敌不住;寡不敌众

    (6) 攻击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聊斋志异·狼三则》

    名词

    (1) 仇敌;敌人

    秦人开关延敌。—— 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如:政敌;天敌;敌不可假(不可宽容敌人);敌垒(敌人的营垒);敌特;敌探

    英文翻译

    enemy, foe, rival; resist

    方言集汇

    ◎ 粤语:dik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五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下刮黠合入聲合口二等ghruat/hoatɣw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