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勋爵
(1) 朝廷赐予臣僚的爵位
词语解释
朝廷依臣僚功勋大小而赐予的爵位。
《新唐书·高祖纪》:“赐为父后者,袭勋爵赤牒,官得为真,免民逋租宿赋。” 唐 韩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徒然感恩义,谁復论勋爵。” 宋 梅尧臣 《闻临淄公薨》诗:“出入藩辅,留守两都兮,其民咏歌盈康庄;官为喉舌,勋爵一品兮,经筵讲义尊 萧 匡 。” 苏曼殊 《碎簪记》:“吾每日以勋爵勋爵、入阁入阁诸名词见累,正欲得亲心人一谈耳。”
引证解释
⒈ 朝廷依臣僚功勋大小而赐予的爵位。
引《新唐书·高祖纪》:“赐为父后者,袭勋爵赤牒,官得为真,免民逋租宿赋。”
唐韩愈李正封《晚秋郾城夜会联句》:“徒然感恩义,谁復论勋爵。”
宋梅尧臣《闻临淄公薨》诗:“出入藩辅,留守两都兮,其民咏歌盈康庄;官为喉舌,勋爵一品兮,经筵讲义尊萧匡。”
苏曼殊《碎簪记》:“吾每日以勋爵勋爵、入阁入阁诸名词见累,正欲得亲心人一谈耳。”
勋爵的国语词典
旧时对于有功者所赐的封爵。
勋爵的网络释义
勋爵
勋爵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小篆字作“勲”,从力,熏声。古文从力,员声。本义:特别大的功劳)
(2) 同本义
勲,能成王功也。从力,熏声,古文員声。——《说文》
勲,功也。——《尔雅》
王功曰勲。——《周礼·司勲》
圣有谟勲。——《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勋功有章。——《尹宙碑》
追思嘉勋,实不可忘。——《三国志·郭嘉传》
策勋十二转。——《乐府诗集·木兰诗》
勋重于当世。——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勲。——《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
(3) 又如:勋胤(功勋的后代);勋垂竹帛(功勋载入史册,流传后世);勋力(功劳);勋旧(有功勋的故旧大臣)
(4) 奖章 。如:授勋
(5) 勋官
郎中令,秦官,掌宫殿掖门户,有丞。 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禄勋。——《汉书·百官公卿表序》
(6) 又如:勋卫(侍卫的官);勋要(达贵显要);勋附(帝王家族及近臣)
(7)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heng1 (hurng)「揭阳」hêng1「潮阳」hing1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古代饮酒器。本义:古代酒器。青铜制)
(2) 盛酒的礼器,形似雀,青铜制,有流、两柱、三足,用以温酒或盛酒,盛行于殷代和西周初期
爵,礼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说文》
实二爵。——《仪礼·特牲礼》
殷以斝, 周以爵。——《仪礼·明堂位》
洗爵奠斝。——《诗·大雅·行苇》
虢公请器,王与之爵。——《左传·庄公二十一年》
(3) 爵位,爵号,官位
王者之制禄爵。——《礼记·王制》
受爵不让。——《诗·小雅·角弓》
请卖爵子。——引汉· 贾谊《论积贮疏》
爵通侯。——《汉书·李广苏建传》
高爵显位。——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4) 又如:爵人(有爵位吃俸禄的人);爵敕(分封爵位的敕书);爵谥(爵位和谥号);爵号(爵位的名号);爵等(爵位的等级)
(5) 通“雀”。一种鸟,赤黑色
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易·中孚》
(6) 又如:爵跃(如雀之跳跃。表示欣喜之极);爵踊(足不离地而跳);爵钗(雀形的发钗);爵韦(赤黑色的韦);爵室(古代船上的远望室)
动词
授予官爵 。如:爵命(封爵受职)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iok7 [宝安腔] ziok7 [海陆丰腔] ziok7 [梅县腔] ziok7 [陆丰腔] ziok7 [东莞腔] ziok7 [客语拼音字汇] jiog5 [客英字典] ziok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爵 | 即略 | 精 | 藥開 | 入聲 | 藥 | 開口三等 | 宕 | 陽 | tsĭak | ciak/zia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