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缪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乖谬,谬误。勃,通“ 悖 ”。
《新唐书·崔植崔倰传赞》:“天以 河北 乱 唐 ,故君臣不肖,勃繆其谋,惜哉!”
引证解释
⒈ 乖谬,谬误。勃,通“悖”。
引《新唐书·崔植崔倰传赞》:“天以河北乱唐,故君臣不肖,勃繆其谋,惜哉!”
勃缪的网络释义
勃缪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bó
动词
(1) (形声。从力,孛(
)声。本义:排,推动) 同本义勃,排也。——《说文》
勃,展也。——《广雅》。今苏俗语以力旋转物曰勃。
(2) 又如:勃郁(风回旋的样子;郁结);勃屑(即勃窣)
形容词
(1) 兴起;旺盛
气喷勃以布覆兮。——马融《长笛赋》
勃勃,盛也。——《广雅》
勃然平世之俗起焉。——《荀子·非十二子》。注:“兴起貌。”
(2) 又如:蓬勃(繁荣;旺盛);勃腾腾(烟气上升的样子;怒气上升的样子);勃勃(烟气上升的样子)
(3) 通“悖”。乖戾
彻志之勃,解心之谬。——《庄子·庚桑楚》
利在故新相反,前后相勃。——《韩非子·定法》
(4) 又如:勃乱(行止违背常理);勃逆(叛逆);勃谿(相争吵。今婆媳不和叫妇姑勃谿)
(5) 变容、变色的样子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论语·乡党》
(6) 又如:勃如(脸色变成庄重的样子);勃然(发怒变色的样子;突然;兴起的样子)
名词
(1) 粉末;粉状物
有黄黑勃,着之污人手。——《农政全书·种植》
(2) 姓
bèi
(1) 古同“悖”,违背事理,惑乱糊涂。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ut8 [沙头角腔] put8 [东莞腔] put8 [梅县腔] put8 [陆丰腔] put8 [客英字典] put8 [台湾四县腔] put8 [客语拼音字汇] pud6 [宝安腔] put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勃 | 蒲没 | 並 | 沒 | 入聲 | 月 | 合口一等 | 臻 | 魂 | bʰuət | buvt/buot |
详细解释
miào
名词
(1) 姓
(2) 另见
miù
形容词
(1) 纰缪;错误
多辞缪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庄子·盗跖》
(2) 又如:缪舛(舛错,谬误);缪戾(错舛,违背);缪悠(妄诞不经);缪说(荒谬错误的言论);缪妄(荒缪无稽)
(3) 通“穆”。穆然,静思
孔子有所缪然思焉。——《孔子家语·辨乐》
(4) 通“穆”。虔诚
太公召公乃缪卜。——《史记·鲁周公世家》
动词
(1) 诈伪
故相如缪与令相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2) 又如:缪数(诈伪之术);缪丑(宋秦桧之谥。借指奸佞)
(3) 通“樛”。绞结
其妻鲁人也,衣衰而缪緻。——《礼记·檀弓下》
即自缪死。——《汉书·外戚传下》
(4) 通“勠”。合力,并力
昔我先君穆公及 楚成王是(寔)缪力同心,两邦若壹,绊以婚姻。—— 秦·《诅楚文》
(5) 通“缭”。缭绕
缪绕玉绥。——《汉书·司马相如列传》
(6) 另见
móu
名词
(1) (形声。从系(
),本义:绸缪,缠绕)(2) 见“绸缪”(缠绵)
(3) 麻十束为缪
缪,枲之十絜也。——《说文》。段玉裁注:枲即麻也,十絜犹十束也
(4) 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