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诲

quàn huì [ quan hui]
繁体 勸誨
注音 ㄑㄨㄢˋ ㄏㄨㄟˋ

词语释义

勉励教诲;规劝教诲。

词语解释

  1. 勉励教诲;规劝教诲。

    《宋史·儒林传二·何涉》:“所至多建学馆,劝诲诸生,从之游者甚众。”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弟子的念头,已立定了,不是言语劝得回,威势逼得转的,不劳师父劝诲。”

引证解释

⒈ 勉励教诲;规劝教诲。

《宋史·儒林传二·何涉》:“所至多建学馆,劝诲诸生,从之游者甚众。”
清李渔《奈何天·狡脱》:“弟子的念头,已立定了,不是言语劝得回,威势逼得转的,不劳师父劝诲。”

劝诲的网络释义

劝诲

  • 劝诲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uàn huì ,是指勉励教诲。
  • 汉字详情

    quàn [quan]
    部首: 217
    笔画: 4
    五笔: CL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KS
    四角: 744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力,雚( guàn)声。简化字中“又”仅是一个符号。本义:勉励)

    (2) 同本义

    劝,勉也。——《说文》

    劝防之事。——《周礼·丧祝》。司农注:“劝防引柩也。”

    则楚之应之也,必劝。——《战国策·秦策》。注:“进也”。

    子文无后,何以劝善?——《左传·宣公四年》

    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左传·成公二年》

    昔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庄子·天地》

    各劝其业。——《史记·货殖列传》

    太公劝其女功。

    所以劝之。——唐· 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

    (3) 又如:劝进(劝勉,策进);劝蚕(勉励种桑养蚕);劝戒(劝勉警戒);劝相(劝助,劝勉);劝掖(劝勉扶持);劝督(劝勉督促);劝奖(劝勉鼓励);劝劳(劝慰;慰劳);劝农(奖励农事);劝慕(因受奖勉而有所企慕、向往,多指倾心向善);劝惩(奖惩)

    (4) 劝说

    劝君更尽一杯酒。——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

    肃劝 权召 瑜还。——《资治通鉴》

    劝东游。——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劝君东游。

    (5) 又如:劝沮(劝阻);劝酬(劝酒);劝杯(劝人饮酒用的小酒杯);劝盘(放劝杯用的盘子);劝讽(婉言劝告);劝导(规劝开导);劝谏(劝说谏诤)

    (6) 勤勉;努力

    荆王大说,许救甚劝。——《战国策·宋策》

    (7) 又如:劝赞(努力引见);劝心(努力进取之心);劝功(谓努力建功立业);劝务(勤勉努力);劝耕(努力耕种);劝业(努力从事其事业)

    (8) 通“观”。细看,看

    称德度功,劝其所能。——《管子·君臣下》

    (9) 通“欢”。喜乐

    以劝其心使犯其主。——《韩非子·八姦》

    名词

    英文翻译

    recommend, advise, urge

    方言集汇

    ◎ 粤语:hyun3
    ◎ 潮州话:keng3 (khùrng 旧时:khǹg)

    宋本广韵

    huì [hui]
    部首: 226
    笔画: 9
    五笔: YTX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IVOWY
    四角: 3875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每声。本义:教导)

    (2) 同本义

    诲,说教也。——《说文》

    慢藏诲盗,野容诲淫。——《易·系辞》

    胥教诲。——《书·无逸》

    诲尔序爵。——《诗·大雅·桑柔》

    夫子诲之髽。——《礼记·檀弓》

    使师曹诲之琴。——《左传·襄公十四年》

    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3) 又如:诲示(教导,晓示);诲诱(教导循诱);诲谕(教诲晓喻);诲翰(诲函。对对方书信的敬称)

    (4) 明示,诱使 。如:诲淫(诱人干坏事,引诱别人产生淫欲);诲盗(引诱人行窃);诲奸导淫(引诱别人做奸恶淫荡的坏事)

    名词

    教导的话

    朝夕纳诲,以辅台德。——《书·说命上》

    英文翻译

    teach, instruct; encourage, urge

    方言集汇

    ◎ 粤语:fui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