劖刀

chán dāo [ chan dao]
注音 ㄔㄢˊ ㄉㄠ

词语释义

1.一种砍削桑枝的短刀。

词语解释

  1. 一种砍削桑枝的短刀。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三四:“劖刀,剶(充眠切,音川)桑刃也。刀长尺餘,阔约二寸,木柄一握,南人斫桑,剶桑,俱用此刃。北人斫桑用斧,劖桑用镰。”

引证解释

⒈ 一种砍削桑枝的短刀。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三四:“劖刀,剶(充眠切,音川)桑刃也。刀长尺餘,阔约二寸,木柄一握,南人斫桑,剶桑,俱用此刃。北人斫桑用斧,劖桑用镰。”

劖刀的网络释义

劖刀

  • 劖刀是汉语词汇,拼音是chán dāo,解释为一种砍削桑枝的短刀。
  • 汉字详情

    chán [chan]
    部首: 208
    笔画: 19
    五笔: QKXJ
    仓颉: NILN
    四角: 22400

    英文翻译

    make into mince; cut

    方言集汇

    ◎ 粤语:caam4 caam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am2 [客英字典] cam2 [陆丰腔] cam1 [梅县腔] cam2 [海陆丰腔] cam2

    宋本广韵

    dāo [dao]
    部首: 207
    笔画: 2
    五笔: VNT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SH
    四角: 172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刀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古代兵器名)

    (2) 同本义

    刀,兵也。象形。——《说文》

    刀,到也,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也。——《释名》

    刀光照塞月,阵色明如昼。——唐· 崔国辅《从军行》

    (3) 又如:刀枪;刀兵;刀瘢(刀伤的瘢痕)。

    (4) 泛指用来斩、割、切、削、砍、铡的工具

    中刑用刀锯。——《国语·鲁语》

    有斧钺刀墨之民。——《国语·周语》

    帝自捉刀立床头。——《世说新语·容上》

    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后汉书·列女传》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聊斋志异·狼三则》

    (5) 又如:刀锯(古代的刑具。割刑用刀,刖刑用锯);刀环(刀头的环);刀墨(古黥刑。先用刀在额头上刻划,然后再染上墨);刀斧手(刽子手;又指持刀拿斧、准备捉拿后杀人的军士)

    (6) 形状像刀的东西 。如:冰刀;刀圭(指古代量取药物的小匙)

    (7) 即刀币 ,中国的一种古钱币,其形如刀

    余刀布。——《荀子·荣辱》。注:“钱也。”

    及金刀龟贝。——《汉书·食货志》。注:“谓钱币也。利于刀”。注:“名钱为刀者,以其利于民也。”

    (8) 又如:刀儿(古代钱币的通称。因其形状如刀,故有此称)

    (9) 通“舠”。小船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诗·卫风·河广》

    (10) 姓

    量词

    通常以一百张(一百页)纸为一刀 。如:我买了两刀

    英文翻译

    knife; old coin; measure

    方言集汇

    ◎ 粤语:dou1
    ◎ 客家话:[陆丰腔] do1 [客英字典] dau1 do1 [台湾四县腔] do1 dau1 [梅县腔] dau1 [海陆丰腔] do1 dau1 [客语拼音字汇] dau1 do1 [宝安腔] dau1 [沙头角腔] dau1 [东莞腔] dau1
    ◎ 潮州话:do1 (to)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都勞平聲開口一等tautɑ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