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叉

pǐ chà [ pi cha]
注音 ㄆ一ˇ ㄔㄚˋ

词语释义

劈叉 pǐchà

(1) 将两腿较大的叉开

with both legs apart

词语解释

  1. 本为戏曲毯子功名词。两腿分开成“一”字形落地,后为舞蹈、体育所吸收。

    《体育报》1983.12.26:“他的动作是踺子小翻接团身空翻再接后手翻劈叉。”

引证解释

⒈ 本为戏曲毯子功名词。两腿分开成“一”字形落地,后为舞蹈、体育所吸收。

《体育报》1983.12.26:“他的动作是踺子小翻接团身空翻再接后手翻劈叉。”

劈叉的国语词典

一种体操、武术、舞蹈等的动作,两腿朝前后相反方向分开,而后臀部著地。

劈叉的网络释义

劈叉

  • 将两腿较大的叉开且成一“字”,分为横劈叉和竖劈叉两种。
  • 竖劈腿:腿前后分开成1字形,双手撑地,使上身正直,而后努力使身体向下振压,至两腿前后分开至一条线坐于地下为合格。
  • 横劈叉(Center Split):腿左右分开成一字形,双手在体前撑地,使上身正直,而后努力使身体向下振压,至两腿左右分开成一线并坐于地下方为合格。
  • 劈叉(Split)为柔韧性训练的高级阶段,是武术、舞蹈 、体操、瑜伽、形体训练等体育学习的基本功。
  • 劈叉的翻译

    英语: the splits (move in dancing)​, to do the splits, Taiwan pr. [pi3 cha1]
    德语: Spagat, die Beine weit spreizen
    法语: Grand écart

    劈叉造句

    柴奶奶以一身“软功”见长,攀爬、下腰、劈叉、俯卧撑,统统不在话下。
    老人从吊杠上下来,脸不红气不喘,理了理衣服后又轻松地做起了劈叉,两条腿像一条直线紧贴在地上……
    释永信不仅达摩杖练得好,软功也十分了得,即使到了四十来岁,左右劈叉也还十分到位。
    顿时有了自己的想法,最好是一个个都死在这里最好,如果不是同出明月岛,林轩也恨不得在一旁冷劈叉几剑。
    之后我顺着目光看向我身后,只见老头很不文明的一个大劈叉,脱掉了鞋子正在扣脚丫子。
    据了解,为保证安全,高跷队员们踩着高跷折跟头、劈叉、从两层高台下跳等绝活将不会表演。
    表演时最为活跃,“欠欠地”见谁逗谁,可别小觑他,开道、打场子、表演小翻、劈叉、就地十八滚可谓样样见真功夫,是位能挑起波澜的重要角色。
    我讨厌了劈叉你和我,亲爱的,会去演一出小剧目。
    东峰教练哼了一声,身体一动劈叉下来,身体左右晃动嘴巴咬着鞋尖,然后身体摆正,松动着禁锢双手抱着脚心,浩天瞪大了眼睛看着。
    没成想我学丁晓东的一跳,两腿劈叉大开落在石墩上,差点没绝后,好歹石墩上的水很浅薄,虽急但还不至于冲走我,同样是因为背包很重。
    时间就这么在反复不停的劈叉中走过了,等到姐来通知已经到了的时候已经累得精疲力尽了。
    树林中,枫无一脚劈叉在枝桠上,一边以种诡异的姿势低头屈膝,借着月光的照耀,可以清晰地瞧见某人一边奋笔疾书,一边目光发亮,嘴角带着邪恶的笑容。
    幸亏当年甄嬛传大肆热播,自己一时兴起专门找老师学了家喻户晓的惊鸿舞,并且融入了些后踢腿,空中劈叉,脚尖旋转等现代舞姿,不然她还真被难住了。
    据了解,此次受冻雨影响的主要是杨树、柳树和国槐,由于树木较大,枝干上的树叶茂盛,导致树冠上雨雪聚集多、结冰厚重,重量增加而出现折枝、劈叉。
    你将发现,这是达到"过劈叉"极限的最快途径。
    你知道的,不是每个人可以做劈叉的。
    入学后一个月,新同学就必须完成全劈叉动作。
    我知道,很多人想做劈叉或大范围运动,都在寻求提高身体柔韧性的方法。
    温迪虽然四十岁了,还能做劈叉。
    通常只有训练有素的舞蹈演员才会劈叉。

    汉字详情

    pī,pǐ [pi]
    部首: 207
    笔画: 15
    五笔: NKUV
    五行:
    仓颉: SJSH
    四角: 70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刀,辟声。本义:破开;分割)

    (2) 同本义

    劈,破也。——《说文》

    劈,分也。——《广雅》

    劈,剖也。——《埤苍》

    以刀劈狼首。——《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劈心(剖心);劈半儿(分做两半);劈拉(成八字分开);劈笺(裁纸);劈空(划破长空)

    (4) 俗称雷击为“劈” 。如:劈雷(打雷)

    (5) 正对着; 冲着

    便把鱼汁劈脸泼将去,淋那酒保一身。——《水浒传》

    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

    (6) 又如:劈心(对准心口);劈腰(当腰,正对着腰);劈脊(正对着脊背);劈口(正对着嘴);劈头劈脸(正对着头和脸而来);劈先里(首先;开头);劈头(立即;马上);劈空(突然;忽然)

    (7) 辨

    举其理,则皆谟明渊沉,剖微穷深,劈析是非,校度古今。——唐· 柳宗元《答问》

    名词

    简单机械,由两个斜面合成,纵截面呈三角形,木工、金工用的楔子和刀、斧等各种切削工具的刃都是劈 。如:尖劈

    形容词

    (1) 〈方〉

    (2) 不能自持 。如:高兴劈了;喜欢劈了

    (3) 嘶哑 。如:嗓子劈了

    (4) 另见

    动词

    (1) 把绳股分开以拆散 。如:把绳子劈成三股

    (2) 剥…;摘叶子 。如:劈白菜帮子

    (3) 腿或手指等过分叉开 。如:劈拉(两腿叉开)

    (4) 〈方〉∶说

    不要怪我劈直话。——周立波《山乡巨变》

    (5) 另见

    英文翻译

    cut apart, split, chop

    方言集汇

    ◎ 粤语:pek3 pek6 pik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iak7 [东莞腔] piak7 [客英字典] piak7 [台湾四县腔] pit7 piak7 [梅县腔] piak7 bit7 tiap8 [宝安腔] piak7 [客语拼音字汇] mag5 piag5 [海陆丰腔] pit7 piak7
    ◎ 潮州话:pêg4 (phe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三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普擊錫開入聲開口四等phekpʰiek
    chā,chà,chǎ,chá [cha,cha,cha,cha]
    部首: 228
    笔画: 3
    五笔: CYI
    五行:
    吉凶:
    仓颉: EI
    四角: 77403

    详细解释

    chā

    动词

    (1) (指事。小篆为“又”(即手)上加一点,指出叉手的动向。本义:交错,交叉)

    (2) 手指相交错。也泛指一般的交错、交叉

    叉,手指相错也。——《说文》。段注:“谓手指与物相错也。凡布指错物间而取之曰叉,因之凡岐头皆曰叉。”

    凡八叉手而八韵成。——《全唐诗话》

    (3) 又如:叉手

    (4) 刺;扎取 。如:叉了一槽干草;叉鱼

    名词

    (1) 古代的一种兵器,头有分杈

    红漆了叉。——元· 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

    (2) 叉子

    挺叉来往。——《文选 ·潘岳·西征赋》。注:“叉,取鱼叉也。”

    (3) 又如:鱼叉;粪叉;叉竿(带叉头的竿)

    (4) 两短直线相交所成的图形 。如:打个叉

    (5) 另见 chá;chǎ;chà

    chá

    动词

    (1) 挡住,卡住

    那大师傅就叉着门,不叫我们走。——《儿女英雄传》

    (2) 另见 chā;chǎ,chà

    chǎ

    动词

    (1) 分开,成叉形 。如:叉着腿站着;拇指和食指叉成个“八”字

    (2) 另见 chā;chá;chà

    chà

    动词

    (1) 用同“岔”。分岔 。如:劈叉;叉路(岔道);叉港(与大河相通的小河)

    (2) 使前进、谈话的方向偏向另一边 。如:急忙叉开说;路没选中,一下叉到别地方去了

    (3) 另见 chā;chá;chǎ

    英文翻译

    crotch; fork, prong

    方言集汇

    ◎ 粤语:caa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ca1 [陆丰腔] ca1 [梅县腔] za5 ca1 [宝安腔] ca1 [客英字典] ca1 [台湾四县腔] ca1 [沙头角腔] ca1 [海陆丰腔] ca1 [东莞腔] ca1
    ◎ 潮州话:cê1 ca1 (chhe tsha)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三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楚佳佳開平聲開口二等ʧʰaichre/chae

    劈叉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