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礼

gē lǐ [ge li]
繁体 割禮
注音 ㄍㄜ ㄌ一ˇ

词语释义

割礼 gēlǐ

(1) 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一种仪式,把男孩的阴茎包皮割去少许

circumcision

词语解释

  1. 犹太教对男孩施行的一种仪礼。用石刀割损阴茎包皮,以为神和人缔约的象征。伊斯兰教等亦行此礼。

引证解释

⒈ 犹太教对男孩施行的一种仪礼。用石刀割损阴茎包皮,以为神和人缔约的象征。伊斯兰教等亦行此礼。

割礼的国语词典

犹太教及回教男子受教时,割去生殖器包皮,称为「割礼」。

割礼的网络释义

割礼

  • 割礼分为男性割礼和女性割礼两种。男性割礼即切除全部或部分阴茎包皮,《圣经》中《创世记》有记载。实行割礼的民族广泛分布于世界,早期割礼普遍使用石刀而非金属刀,由此可知其历史悠久。作为一种传统,都在青春期或青春期之前进行,有些阿拉伯民族则在临近结婚之时进行。女性割礼在非洲等地盛行,是千百年流传的重要习俗。
  • 割礼造句

    这未受割礼的非利士人是谁呢?竟敢向永生神的军队骂阵吗?
    移民法庭以早前针对妇女生殖器官割礼的判决为依据,给予了艾尔瓦拉多避难权。
    割礼还会导致伤口感染和泌尿系统的问题,疤痕组织会让生产过程更加危险,增加产妇死亡率和诸如瘘管等伤害。
    关于这座雕塑是有争议的,因为这座雕塑似乎描绘了一个未受割礼的男性,而毋庸置疑大卫王是受过割礼的。
    然而你要与伊甸的诸树一同下到阴府,在未受割礼的人中,与被杀的人一同躺卧。
    因为有许多人不服约束,说虚空话,欺哄人那奉割礼的,更是这样。
    我第八天受割礼,我是以色列族,便雅悯支派的人,是希伯来人所生的希伯来人。就律法说,我是法利赛人。
    保罗为什麽要替提摩太行割礼?
    在面对异教的逼迫和淡化、保全自己的身份的努力中,犹太人已经发展出一种强有力文化边界线,比如割礼。
    凡从城门出入的人就都听从哈抹和他儿子示剑的话。于是凡从城门出入的男丁都受了割礼。
    你仆人曾打死狮子和熊,这未受割礼的非利士人向永生神的军队骂阵,也必像狮子和熊一般。
    凡是行过割礼的婴儿则被吊在母亲脖子上,然后全家抄斩。
    如果恰巧碰见一个外国人跟他上床了,不要惊奇他没进行割礼。
    第八天要给婴孩行割礼。
    不过虽说我也很想加入拯救阴茎包皮的大行动,但是反割礼的立场似乎也并不如你所觉得地那样符合人道主义。
    约书亚就制造了火石刀、在除皮山那?给以色列人行割礼。
    这未受割礼的非利士人是谁呢?竟敢向活神的军队骂阵么?
    代表们还讨论研究了如何男性割礼,以减少艾滋病毒的蔓延。
    到了第八日,他们来要给孩子行割礼。并要照他父亲的名字,叫他撒迦利亚。
    在那里她曾被强奸,并被威胁施以女性割礼。

    汉字详情

    [ge]
    部首: 208
    笔画: 12
    五笔: PDHJ
    五行:
    仓颉: JRLN
    四角: 326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刀,害声。本义:用刀分解牲畜的骨肉)

    (2) 同本义。泛指用刀截断

    割,断也。——《广雅·释诂一》

    割鸡焉用牛刀。——《论语·阳货》

    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日钦劓割夏邑。——《书·多方》

    (3) 又如:割鲜(割杀畜兽);割烹(割切烹调);割刀(切割之刀)

    (4) 放弃 。如:割恩(弃绝私恩);割遣(舍弃;丢开)

    (5) 分割;割取

    东割膏腴之地。——汉· 贾谊《过秦论》

    (6) 又如:割宅(划分宅区);割壤(划分土地;裂地分封)

    (7) 杀,屠宰 。如:割杀(抹脖子;杀);割鸡;割头税

    (8) 割,损害 。如:割割剥(残害,掠夺);割剥元元(残害百姓。元元:百姓)

    (9) 买 。如:割肉(上街买肉)

    英文翻译

    cut, divide, partition; cede

    方言集汇

    ◎ 粤语:got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ot7 [海陆丰腔] got7 [客英字典] got7 [东莞腔] gok7 got7 [梅县腔] got7 [宝安腔] got7 [客语拼音字汇] god5 [台湾四县腔] got7 [陆丰腔] got7
    ◎ 潮州话:guah4 (kuah)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二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達入聲開口一等katkɑt
    [li]
    部首: 431
    笔画: 5
    五笔: PYN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FU
    四角: 3221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示,从豊( )。“豊”是行礼之器,在字中也兼表字音。本义:举行仪礼,祭神求福)

    (2) 同本义

    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说文》

    脩五礼。——《虞书》。马注:“吉、凶、军、兵、嘉也。”

    脩六礼以节民性。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礼记·王制》

    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此之谓九礼。——《大戴礼记·本命》

    邀见讲钧礼。——清· 周容《芋老人传》

    设九宾礼于廷。——《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又如:礼神(祭神);礼祠(以礼祭祀);礼诵(礼佛诵经);礼佛(顶礼于佛;拜佛)

    (4) 表示敬意;尊敬

    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 又如:礼交(以礼相交接);礼待(以礼相待);礼陈(以礼陈说);礼新(礼待新来者)

    (6) 礼拜,顶礼膜拜

    暗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李白《秋浦歌》

    (7) 又如:礼揖(行礼作揖)

    (8) 礼遇;厚待

    礼天下之奇才。——宋· 苏洵《六国论》

    信而礼之。——明· 顾炎武《复庵记》

    敬贤礼士。——《资治通鉴》

    (9) 又如:礼任(礼遇信任);礼异(特殊礼遇);礼案(掌管官妓乐籍的部门;亦作“乐案”。官妓乐籍档案)

    名词

    (1) 礼节

    礼节甚倨。(傲慢。)——《史记》

    (2) 又如:军礼(军人的礼节);回礼(回答别人的敬礼);礼闱(指会试。因由礼部主持,故称);礼宪(礼仪和法令);礼检(指合乎礼仪的品行);礼职(指有关礼仪之职务);礼门(谓君子循行的礼仪之道);礼度(犹礼法。礼仪法度)

    (3) 礼法;等级社会的典章制度,规定社会行为的规范、传统习惯

    导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

    (4) 又如:礼防(指礼法。谓礼之禁乱,犹防之止水);礼典(礼法);礼宗(指妇女守礼而可为人师法者);礼则(礼法,礼制)

    (5) 礼仪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史记》

    (6) 又如:丧礼;礼记(书名。西汉戴圣编,内容为先秦各家有关礼仪的论著);礼体(礼仪,体统);礼上(官员上任交替);礼装(礼衣;礼服)

    (7) 礼物

    及受礼,唯酒一斗、鹿肉一柈。——《晋书·陆纳传》

    (8) 又如:财礼(彩礼。定婚时男家送给女家的财物);礼券(用以代礼物之券)

    (9) 礼貌

    则是无礼。——《世说新语·方正》

    轻而无礼。——《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10) 又

    无礼则脱。

    秦则无礼。

    (11) 礼文;礼书

    儒以诗礼发冢。——《庄子·外物》

    礼者,礼经也。——《礼记》注

    (12) 又如:礼志(言礼之书);礼书(古代记礼法之书);礼传(指礼书);礼经(古代讲礼节的经典);礼学(礼经;礼书之家)

    (13) 通“体”( )。身体

    采葑采菲,无以下礼。——《韩诗外传·卷九》

    (14) 姓

    英文翻译

    social custom; manners; courtesy

    方言集汇

    ◎ 粤语:lai5
    ◎ 潮州话:loi2(lói) [揭阳、潮阳]li2(lí)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一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盧啓齊開上聲開口四等lex/lejli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