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成语用法
剥肤锤髓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残酷敲诈。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去掉物的外皮或壳(多用于口语)
或剥或烹。——《诗·楚茨》
(2) 又如:剥花生;剥碗豆;剥牛皮;剥葱皮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ok7 [客英字典] bok7 [海陆丰腔] bok7
◎ 潮州话:bag4 (pak)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剥 | 北角 | 幫 | 覺 | 入聲 | 覺 | 開口二等 | 江 | 江 | pɔk | pruk/peok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盧省声。本义:人的皮肤)
(2) 同本义
肤受之愬。——《论语·颜渊》
衣不暖肤。——《商君书·算地》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卫风·硕人》
(3) 又如:肌肤(肌肉皮肤);肤革(皮肤的表皮和真皮;外面,表面);肤不生毛(皮肤上长满了厚茧而长不出毛)
(4) 树木、果实的表皮 。如:肤部(表皮);肤果(可连皮吃的果实)
(5) 某些像皮层那样的东西
纸光洁如玉,肤如卵膜。——宋· 陈师道《后山谈丛》
(6) 又如:草皮;纸张
(7) 古代用于祭祀或供食用的肉类
麋肤,鱼醢。——《礼记》。郑玄注:“肤,切肉也。”
(8) 古代长度单位,一指为寸,四指为肤 。如:肤寸(古长度单位。一指宽为寸,四指宽为肤)
(9) 较短的距离 。如:肤寸之地无得
(10) 外表
而短小精悍者,游侠之徒也。人何足以知之?此皆其肤也。——宋· 苏轼《王定国真赞》
(11) 通“簠”(
)。古祭祀燕享,以盛稻粱的器皿剥床以肤,凶。——《易·剥卦》
形容词
(1) 浅薄
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汉· 张衡《东京赋》
(2) 又如:肤见(浅陋的见解);肤学(浅学,所学浅陋);肤俗(肤浅庸俗);肤庸(浅薄平庸);肤语(肤辞,肤浅空泛的言语)
(3) 大
薄伐猃狁,以奏肤公。——《诗·小雅·六月》
(4) 又如:肤功(大功)
(5) 肥美,美
公孙硕肤。——《诗·豳风·狼跋》
(6) 又如:肤美(优美敏捷);肤敏(德行美好,行事敏捷)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跗 | 甫無 | 幫 | 虞 | 平聲 | 虞 | 合口三等 | 虞 | 遇 | pyo/piu | pĭu |
详细解释
量词
(1) (形声。从金,垂声。本义:古代重量单位) 同本义
(2) 八铢
锤,八铢也。——《说文》
有千金之璧,而无锱锤之礛诸。——《淮南子·诠言》
(3) 十二两
虽割国之锱锤以事人。——《淮南子·诠言》
(4) 六铢
铢六则锤。——《风俗通义》
名词
(1) 槌子,俗称榔头 。如:铁锤;钉锤;锤骨(内耳听骨之一;形状似锤子)
(2) 古兵器名。柄的上头有一个金属圆球 。如:铜锤
(3) 秤砣 。如:秤锤;锤钩(指衡器。钩指秤钩)
(4) 锤形物
曾招渔侣下清浔,独茧初随一锤深。——唐· 陆龟蒙《顷自桐江得一钓车》
动词
(1) 打;击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于谦《石灰吟》
(2) 又如:锤锻(锤击;锻造);锤淬(锤击并淬火);锤炉(锻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骨,随省声。本义:骨中的凝脂)
(2) 同本义 。如:髓脑(指脑浆)
(3) 比喻精华 。如:精髓(精华)
(4) 植物茎的中心部分,由薄壁的细胞组成 。如:髓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ui2 [陆丰腔] sui3 [海陆丰腔] sui3 sioi3 tsioi3 sui3 cui3 [客英字典] sioi3 sui3 tsioi3 [宝安腔] sui3 soi3 [东莞腔] sui3 [台湾四县腔] soi3 sioi3 tsioi3 sui3 cui3 [梅县腔] sui3 soi3 sioi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髓 | 息委 | 心 | 支A合 | 上聲 | 紙 | 合口三等 | 止 | 支A | sĭwe | syex/sv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