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剝剝
注音
ㄅㄠ ㄅㄠ
词性
拟声词
词语释义
象声词。
词语解释
象声词。
唐 韩愈 《剥啄行》:“剥剥啄啄,有客至门。” 宋 梅尧臣 《春日东斋》诗:“剥剥禽敲竹,薰薰日照花。” 鲁迅 《彷徨·幸福的家庭》:“那么,不理他,听她站在外面老是剥剥的敲?这大约不行罢。”
引证解释
⒈ 象声词。
引唐韩愈《剥啄行》:“剥剥啄啄,有客至门。”
宋梅尧臣《春日东斋》诗:“剥剥禽敲竹,薰薰日照花。”
鲁迅《彷徨·幸福的家庭》:“那么,不理他,听她站在外面老是剥剥的敲?这大约不行罢。”
剥剥的国语词典
状声词:(1) 形容啄木的声音。宋.韩琦〈啄木〉诗:「剥剥复卜卜,意若念良木。」(2) 形容敲门的声音。唐.韩愈〈剥啄行〉:「剥剥啄啄,有客至门。」
剥剥的网络释义
剥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去掉物的外皮或壳(多用于口语)
或剥或烹。——《诗·楚茨》
(2) 又如:剥花生;剥碗豆;剥牛皮;剥葱皮
(3) 另见
英文翻译
peel
方言集汇
◎ 粤语:bok1 mok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ok7 [客英字典] bok7 [海陆丰腔] bok7
◎ 潮州话:bag4 (pak)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ok7 [客英字典] bok7 [海陆丰腔] bok7
◎ 潮州话:bag4 (pa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四覺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剥 | 北角 | 幫 | 覺 | 入聲 | 覺 | 開口二等 | 江 | 江 | pɔk | pruk/peo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