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抽秃揣

tī chōu tū chuǎi [ ti chou tu chuai]
繁体 剔抽禿揣
注音 ㄊ一 ㄔㄡ ㄊㄨ ㄔㄨㄞˇ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1.亦作"剔抽秃揣"。 2.转动貌。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元 李直夫《虎头牌》第一折:“为什么獐獐狂狂便待要急张拒遂的褪,眼脑又剔抽秃揣的慌?”

引证解释

⒈ 见“剔抽秃刷”。

剔抽秃揣的国语词典

形容著急时眼睛迅速转动,或仔细打量别人的样子。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一折》:「为什么獐獐狂狂便待要急张拒遂的褪,眼脑又剔抽秃揣的慌?」也作「剔抽秃刷」。

剔抽秃揣的网络释义

剔抽秃揣

  • 剔抽秃揣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tī chōu tū chuǎi,意思是形容着急时眼睛迅速转动,或仔细打量别人的样子。同“剔抽秃刷”。
  • 汉字详情

    [ti]
    部首: 208
    笔画: 10
    五笔: JQRJ
    五行:
    仓颉: AHLN
    四角: 62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刀,易声。本义:分解骨肉,把肉刮下)

    (2) 同本义

    剔,解骨也。——《说文》。按,即为鬄之或体。

    去骨曰剔。——《通俗文》

    (3) 又如:剔股;剔肉;剔骨头

    (4) 挑;拔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唐· 张祜《赠内人》

    (5) 又如:用小刀剔他的牙齿;剔牙杖;剔目(剜出眼珠);剔灯(挑灯)

    (6) 用喙或舌舔整理 。

    (7) 如:剔翎

    (8) 剪削

    剔削根节,断其脉络。——唐· 杜牧《杭州新造南亭子记》

    (9) 疏导 。

    (10) 如:剔拨(指点,指教)

    (11) 清除 。

    (12) 如:剔除

    (13) 挑捡;搜寻 。

    (14) 如:剔抉(挑选)

    (15) 弦乐弹奏指法之一,中指向外为剔 。

    (16) 如:轻挑慢剔

    (17) 通“剃”。理发

    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妇人皆剪剔以著假髻。——《北史·齐幼主纪》

    英文翻译

    pick out; scrape off; scrape meat

    方言集汇

    ◎ 粤语:tik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it7 [梅县腔] tit7 [客语拼音字汇] tid5 [客英字典] tit7 [东莞腔] tit8 [海陆丰腔] tit7 [宝安腔] tit7 [沙头角腔] tit7
    ◎ 潮州话:胎英4(秃),têg4 (the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三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他歷錫開入聲開口四等thekdʰiei
    chōu [chou]
    部首: 330
    笔画: 8
    五笔: RMG
    五行:
    仓颉: QLW
    四角: 5506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由声。本义:拔出,抽出)

    (2) 拔出,把夹在中间的东西取出

    抽,拔也。——《广雅》

    每射,抽矢菆。——《左传·宣公十二年》

    挈水若抽。——《庄子·天地》。李注:“引也。”

    左旋右抽。——《诗·郑风·清人》

    抽刀断水水更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 又如:抽简禄马(算命);抽匣(抽剑出匣);抽毫(抽笔出套);抽宝剑;抽刀

    (4) 从全部里取出一部分;拔除

    言抽其棘。——《诗·小雅·楚茨》

    抽其半。——《仪礼·丧服传》

    (5) 又如:抽分(从中取得一分);抽功夫(抽空);抽暇(抽空)

    (6) 引,引出。如:抽引(抽取引出);抽导(引导);抽茧(抽引茧丝)

    (7) 长出 。如:抽条

    (8) 用长条的东西打 。如:抽陀螺;鞭子一抽,牲口就走快了

    (9) 抒发 。如:抽思(抒发情思);抽秘骋妍(拨好深意,施展美才)

    (10) 选择;挑选 。如:抽拨(选择调拨);抽拣(挑选)

    (11) 吸 。如:抽抽搭搭(一吸一顿哽咽);我有好烟,你抽吗?

    英文翻译

    draw out, pull out; sprout

    方言集汇

    ◎ 粤语:cau1
    ◎ 客家话:[梅县腔] chu1 chiu1 [陆丰腔] ciu1 [客英字典] chiu1 [沙头角腔] cu1 [东莞腔] ciu1 [海陆丰腔] chiu1 [客语拼音字汇] cu1 [宝安腔] cu1 | ciu1 [台湾四县腔] c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丑鳩平聲開口三等ţʰĭəuthriu/thiou
    [tu]
    部首: 505
    笔画: 7
    五笔: TMB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HDHN
    四角: 2021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从人,上象禾粟之形。本义:头顶无发)

    (2) 同本义

    秃,无发也。——《说文》

    秃者不免。——《礼记·问丧》

    秃者不髽。——《礼记·丧服四制》

    齐人谓无发为秃揭。——《礼记·明堂位》注

    秃翁。——《后汉书·匈奴传》。注:“即乃翁也。”

    齿危发秃。——清· 袁枚《祭妹文》

    (3) 又如:秃厮(光头家伙);秃科子(秃脑瓜);秃驴(光头驴。骂和尚的话);秃颅(秃头);秃人(秃发的人);秃儿(犹秃奴);秃发(头发脱落)

    (4) 山无草木。如:秃山(不生草木的山丘);秃树(枯树)

    (5) 不戴帽、不穿鞋 。如:秃巾(光着头不包头巾);秃露(赤身显露)

    (6) 脱落,脱光。如:秃友(戏称毫毛脱落的笔);秃落(脱落)

    (7) 物体失去尖端,不锐利 。如:秃颖(秃笔);秃毫(脱毛的笔);秃管(秃笔)

    名词

    詈词。指僧侣。如:秃丁(对僧人之讥称);秃人(动机不正的出家人);秃厮(对僧人讥嘲之词);秃奴(对僧人的蔑称);秃士(谓僧侣);秃歪剌(对僧尼的恶称)

    英文翻译

    bald

    方言集汇

    ◎ 粤语:tu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ut7 [客英字典] tut7 [台湾四县腔] tu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他谷屋一入聲開口一等tʰukthuk
    chuǎi,chuài,chuāi [chuai]
    部首: 330
    笔画: 12
    五笔: RMDJ
    五行:
    仓颉: QUMB
    四角: 52027

    详细解释

    chuāi

    动词

    (1) 藏入;塞进 。如:往怀里一揣;揣巴(方言。胡乱地往嘴里塞)

    (2) 怀孕 。如:揣驹(牲畜怀胎)

    (3) 强给;给与 。如:揣与(强加给;给与);揣巴(胡乱吃)

    (4) 另见 chuǎi;chuài

    chuǎi

    动词

    (1) (会意。本义:测量;量度)

    (2) 同本义

    揣,量也。——《说文》

    度量曰揣。——《方言》十二

    揣高卑。——《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不揣其本而齐其末。——《孟子·告子下》

    (3) 猜想,推测;估量

    淮主调说以取尊贵,是名为揣。——《论衡·逢遇》

    内符者,揣之主也。——《鬼谷子·摩》

    简练以为揣摩。——《战国策·秦策》

    生揣我何念。——《汉书·陆贾传》

    方进揣知其指。——《汉书·翟方进传》

    (4) 又如:揣料(估量;估计);揣夺(估摸,猜度);揣摹(猜测,估量)

    (5) 捶击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老子·九章》

    (6) 又如:揣挫(捶击折辱)

    (7) 另见 chuāi;chuài

    chuài

    动词

    (1) 挣扎

    待伊揣几合,赢些方便。——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2) 又如:挣揣(挣扎)

    (3) 另见 chuāi;chuǎi

    英文翻译

    put things under clothes

    方言集汇

    ◎ 粤语:ceoi2 cyun2
    ◎ 客家话:[梅县腔] zhui5 chui5 cui5 [台湾四县腔] zui3 cui3 ton2 [客英字典] chui3 cui3 chui3 [宝安腔] cui3 coi3 | ton2 [客语拼音字汇] con3 ton2 [海陆丰腔] chui3 cui3 to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初委支B合上聲合口三等支Bʧʰĭwechryex/chw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