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人

cì rén [ ci ren]
注音 ㄘˋ ㄖㄣˊ

词语释义

刺人 cìrén

(1) 使人产生刺痛感

这些多刺的荆棘丛多么刺人
prick

(2) 使人突感不舒服

刺人且激怒人的侮辱
sting

词语解释

  1. 刺伤人体。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夫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埤雅·释草》:“蔆,《尔雅》曰‘蔆蕨攗’。其叶似荇,白华,实有紫角,刺人。可食。”

  2. 指肌肤因受淹渍刺激而疼痛。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桑》:“狐尿刺人,肿痛欲死,热桑灰汁渍之,冷即易。” 巴金 《灭亡》第九章:“ 杜大心 底话是多么刺人!”

  3. 指刺激人。

    萧军 《羊·职业五》:“为了他说话刺人,侦探们激怒了,竟抽了他几个嘴巴。”

  4. 特指强梁拒劝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当交颜而面从,至析离而背毁者,伪人也;习强梁而专亡,距忠告而不纳者,刺人也。”

引证解释

⒈ 刺伤人体。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夫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
《埤雅·释草》:“蔆,《尔雅》曰‘蔆蕨攗’。其叶似荇,白华,实有紫角,刺人。可食。”

⒉ 指肌肤因受淹渍刺激而疼痛。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桑》:“狐尿刺人,肿痛欲死,热桑灰汁渍之,冷即易。”
巴金《灭亡》第九章:“杜大心底话是多么刺人!”

⒊ 指刺激人。

萧军《羊·职业五》:“为了他说话刺人,侦探们激怒了,竟抽了他几个嘴巴。”

⒋ 特指强梁拒劝的人。

晋葛洪《抱朴子·行品》:“当交颜而面从,至析离而背毁者,伪人也;习强梁而专亡,距忠告而不纳者,刺人也。”

刺人的网络释义

刺人

  • 方言,意思与恶心,丑陋相近。
  • 武汉人方言。
  • 刺人造句

    接下来的一里路,到处都有刺人的荆条,刺果和棘木钩住我们的衣服。
    婚姻是两个人精神的结合,目的是要共同克服人世的一切艰难困苦。这些艰难困苦好像毒蛇一般,凶狠地,每日不断地螫刺人的心灵。
    房门应声而开,众人一拥而入,只是办公室内空无一人,唯有套间卧房门前的一滩血迹刺人眼球。
    我的父亲,体型很胖,戴着眼镜,留一点刺人的小胡茬,我小时候,他总爱用胡茬刺我的小脸蛋,刺得我生疼。我见到父亲的时候,他总爱笑嘻嘻的面对我。
    雪松的叶子好象一根细常的针,摸上去有点刺人。但它一年四季都是绿的,即使是冬天也不怕严寒,为我们展现冬日中少有的绿意,这种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啊!
    爱情是温柔的,却又像荆棘一样刺人。
    如果挫折是那刺人的荆棘,那微笑就是那高洁的百合;如果失败是那陡峭的山崖,那微笑就是那平坦的阳光道;如果忧郁是那光秃的槐树,那微笑就是昂首北国,葱郁的冬青。
    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
    好吧我得承认,我是一个很麻烦的"家属",但是怎么听校长这个话都像是讽刺人,搞得我像已婚妇女一样,怎么说我也是十六岁花季少女,根正苗红国家栋梁,清风道骨未来美女。
    昏迷者针刺人中、十宣、涌泉等穴。
    两人之间培育了二十年的沉默与距离已经太深太远,连老生常谈都感觉空洞,直刺人心。
    夕阳下的冰雪奇域还算过的去,春天要到了,它的天气也变得很快,寒冷也将不再那么刺人,至少这片森林正在悄然恢复生机……因为这两个小家伙。
    再加上每天花好几小时穿越乾燥、浓密、刺人的植被,田野工作的浪漫很快就消失了。
    最后的话更是刺人心脏,直直刺透心房,留下溃烂到百孔千疮的伤。
    大凡女子刻薄,三分讽刺人,剩七分通通是在自嘲。不是跌了跤过来的,到不了这境界。石头花园的歌女。
    与叶乘风所想的一样,这种藏污纳垢的酒吧一进去就很嘈杂,音乐开得震天作响,花花绿绿的灯光刺人眼睛。
    木工车间的地面特征是渣渣不刺人,所以工人们有时打起光脚板干活,这在其他车间是绝不可能的。
    幸福的路上慢慢跑,遇到烦恼跳一跳,跨越困难剩逍遥,冲刺人生夺美好,祝愿笑容坚强毅力永不倒,温馨甜蜜每一秒,八一来临,愿亲爱的战友平安到老!
    他说话很刻薄,动不动就讥刺人家,很讨人厌。
    人间刺,一刺遗忘,一刺吐真,一刺回魂。刺人心虚妄,刺天下浮华,刺生死无常。乱人心,倾天下,控生死。是为,人间。天下归元。

    汉字详情

    cì,cī [ci]
    部首: 208
    笔画: 8
    五笔: GMIJ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DBLN
    四角: 52900

    详细解释

    (1) 激烈的撞击或爆炸声 。如:刺的一声,他滑了一个跟头

    (2) 另见

    动词

    (1) (形声。从刀,朿( )声。本义:扎入,用尖利的东西刺)

    (2) 同本义

    君杀大夫曰刺。刺,直伤也。——《说文》

    刺,杀也。——《尔雅》

    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周礼·司刺》

    夫专诸之刺 王僚也,慧星袭月。——《战国策·魏策》

    (3) 又如:刺焚(刺股、焚膏之略词,比喻刻苦攻读);刺子(暗剑);刺心(以刀等刺进心脏。喻刺痛内心);刺血(刺手指出血。表示虔诚的一种苦行);刺臂(古代一种黥刑,在犯者臂部刺字;刺臂出血,用以盟誓)

    (4) 讽刺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讥刺(讥讽);刺邪(讽刺邪恶);刺戒(讥刺告戒);刺美(讽刺邪恶,赞扬美好)

    (6) 杀。古时君杀大夫叫刺

    经刺公子偃。——《左传·成公十六年》。注:“ 鲁杀大夫皆言刺。”

    刺怀公于 高梁。——《国语·晋语》

    (7) 又如:刺斫(刺杀);刺虎(杀虎)

    (8) 指责、揭发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9) 又如:刺举(检举;谓检举奸恶,举荐有功);刺打(斥责。方言)

    (10) 探取;采取

    刺六经中作王制。——《史记·封禅书》

    (11) 又如:刺取(采取,选用);刺问(探问);刺答(拜访答问)

    (12) 刺探;侦探

    至公车刺取。——《汉书·丙吉传》

    (13) 又如:刺事(打探事情);刺取(刺探);刺候(刺探侦察)

    (14) 插入;钻进 。如:刺天(冲入天空)

    (15) 刺激;刺射 。如:刺干(刺激);刺闹(发痒);刺恼(刺挠。烦恼;难受)

    (16) 刺绣(一种美术工艺) 。如:刺文(犹刺绣);刺凤描鸾(谓刺绣)

    名词

    (1) 泛指尖利如针之物 。如:刺竹(一种多刺的竹);刺儿(尖锐像针的东西);刺莓(有刺的野生莓子)

    (2) 名帖

    即门者持刺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见。——宗臣《报刘一丈书》

    (3) 又如:刺呼(名片上所写的姓名);刺纸(犹名片);刺请(以名刺邀请)

    (4) 兵器的锋刃 。如:刺兵(古代兵器,矛属)

    (5) 旁边 。如:刺斜(旁边);刺邪里,刺斜(旁边)

    (6) 另见

    英文翻译

    stab; prick, irritate; prod

    方言集汇

    ◎ 粤语:ci3 cik3 sik3
    ◎ 客家话:[宝安腔] ciuk7 | ci5 [梅县腔] ze5 ciuk7 lak7 [台湾四县腔] ciuk7 cih5 [客英字典] cih5 ciuk7 cu5 [东莞腔] ci5 [海陆丰腔] ciuk7 cih5 [客语拼音字汇] ci4 cug5 qiag5 qiug5 [陆丰腔] ciuk7
    ◎ 潮州话:ceng3 (tshùrng 旧时:tshǹg) ci3 (chhì)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寘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七賜支A開去聲開口三等支Achieh/ciehtsʰĭe
    rén [ren]
    部首: 220
    笔画: 2
    五笔: WWW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
    四角: 80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 同本义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说文》

    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礼记·礼运》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列子·黄帝》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又如:人王(人中之王);人满(人多);人寰(人世);人欲(人的嗜欲);人人言(人的评论);人色(人的正常面色);人头号令(用人头示众以示儆戒);人淘里(人群里)

    (4) 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智伯说,又令人请地于 魏。——《韩诽 子·十过》

    (5) 又如:人兵(兵马);猎人;主持人;盲人;工人;介绍人;行人;证人;法人;报人;强人;恩人

    (6) 人材;杰出人物 。如:人材(有才学、品貌好的人);人英(俊杰,英杰);人龙(比喻人中俊杰)

    (7) 指人手,干事的人 。如:人役(仆役;奴婢;差役,差人);人奴(家奴;奴仆);人匠(工匠;匠人)

    (8) 别人,他人

    与人罕言语。——明· 魏禧《大铁椎传》

    (9) 又如:人去不中留(本人坚决要离去,他人要留是留不住的);人皆下之(人家都瞧不起他);人物(别人的东西);人我(他人与我);人言(别人的评议)

    (10) 民,百姓

    吴广素爱人。——《史记·陈涉世家》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11) 又如:人帐(常人);人佚(民佚);人黎(平民,百姓);人听(即民听,指老百姓的视听);人上(众人之上);人宗(众人的楷模);人等(众人,许多人)

    (12) 智人 。如:北京人;蓝田人;弗洛里斯巴德人

    (13) 指成年人

    以一人生三计之。——清· 洪亮吉《治平篇》

    (14) 又如:人种(能传种接代的男人)

    (15) 人事,泛指人生所接触到的一切社会现象 。如:人遐世远(人情世事久远);人非物换(人和东西都不同于过去的了);人心浇薄(人情淡漠);人功(人事,指人情事故);人故(人事,人之所为);人术(谓处置人事的谋略);人瑞(人事方面的吉祥征兆);人籍(载有人事内容的典籍);人验(指可资验证的人事)

    (16) 尘世;人世 。如:人家(人间);人我相(佛教指没有真正解脱时的状况);人曹官(人间的官员);人道(佛教六道之一。犹人界);人代(人世);人宇(人间);人封(人间;尘世);人境(尘世)

    (17) 人的身体 。如:我今天人不舒服;他人在心不在

    (18) 指人情事理 。如:人功道理(人情事理);人意儿(人情)

    (19) 男女性交 。如:人道惧绝(丧失了性交能力);人道(指男女交合);人事(男女间情欲之事)

    (20) 伴侣

    上与神明为友,下与造化为人。——《淮南子》

    (21) 果仁。后作“仁”

    核者,人也。古曰核,今曰人。——《尔雅·释木》郝懿行义疏

    (22) 通“仁”。仁爱

    谓之好人。——《管子·侈靡》

    术礼义而情爱人。——《荀子·修身》

    故君子责人则以人,责己则以义。——《吕氏春秋·举难》

    代词

    (1) 每人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人皆贺之。——《淮南子·人间训》

    (2) 又如:人人(每个人;所有的人);人不可貌相

    形容词

    人为,人造成的 。如:人厄(人为的困苦、灾难);人火(因人为过失造成的火灾);人均(人为的乐声);人患,人妖(人为的灾祸)

    英文翻译

    man; people; mankind; someone else

    方言集汇

    ◎ 粤语:jan4
    ◎ 客家话:[梅县腔] ngin2 [沙头角腔] gnin2 [客英字典] ngin2 [海陆丰腔] ngin2 [客语拼音字汇] ngin1 ngin2 [东莞腔] ngin2 [宝安腔] ngin2 [台湾四县腔] ngin2 [陆丰腔] gnin3
    ◎ 潮州话:nang5 (nâng) ring5 (jîng)[揭阳]rê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如鄰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njin/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