刬弃

chǎn qì [ chan qi]
繁体 剗棄
注音 ㄔㄢˇ ㄑ一ˋ

词语释义

犹废弃。

词语解释

  1. 犹废弃。《清史稿·食货志一》:“西厰有旗领旧地,久而越垦妨牧。八年,命剗弃之。”

引证解释

⒈ 犹废弃。

《清史稿·食货志一》:“西厰有旗领旧地,久而越垦妨牧。八年,命剗弃之。”

刬弃的网络释义

刬弃

  • 刬弃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废弃。
  • 汉字详情

    chǎn,chàn [chan]
    部首: 208
    笔画: 7
    五笔: GJH
    五行:
    仓颉: IJLN
    四角: 52000

    详细解释

    chǎn

    动词

    (1) (形声。从刀,戋( jiān)声。本义:削去,铲平)

    (2) 同本义

    刬,削也。——《广雅》

    刬,平也。——《声类》

    攻板曰刬。——《通俗文》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唐· 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

    (3) 又如:刬削(削除,背违);刬平(削平)

    (4) 铲除,灭除

    刬戾旧章。——《后汉书·胡广传》

    刬革五等,更立郡县。——《后汉书·左雄传》

    (5) 又如:刬革(废除改革);刬灭(废除,消灭);刬剔(删除,剔除)

    名词

    同“铲”。农具名。铲子 。如:刬子箭(箭的一种。箭头较阔,似铲形)

    其它字义

    chàn

    副词

    (1) 一概,一味地 。如:一刬都是新的。如:刬新(崭新)

    (2) 另见 chǎn

    英文翻译

    to level off; to trim; to pare down

    方言集汇

    ◎ 粤语:caan2

    宋本广韵

    [qi]
    部首: 313
    笔画: 7
    五笔: YCAJ
    五行:
    仓颉: YIT
    四角: 00443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三点表示羊水,头向上表示逆产。中间是只簸箕 ,下面是两只手。合起来表示将不吉利的逆产儿倒掉之意。小篆写法大同小异。本义:扔掉;抛弃)

    (2) 同本义

    弃,捐也。——《说文》。段注:“弃者,不孝子人所弃也。”

    天之弃商也久矣。——《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抛子弃草间。——王粲《七哀》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苏洵《六国论》

    敌弃炮仓皇遁。——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子孙弃者。——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弃其妇。——清· 周容《芋老人传》

    弃甲投戈。——《广东军务记》

    弃厌(嫌弃;厌恶);弃亲(抛弃亲族);弃礼(抛弃礼制);弃秽(抛弃秽浊);弃失(丢失);弃地(丢弃田地);弃灰(把灰烬弃在路上);弃物(被丢失之物);弃国(丢失封国或都城);弃才(被遗弃的人才)

    (3) 废,废除

    水官弃矣。——《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注:“废也。”

    弃言(已经废弃之言);弃法(废弃法度);弃井(废井)

    (4) 忘记

    弃,忘也。——《尔雅》

    其庸可弃乎。——《左传·昭公十三年》。注:“犹忘。”

    弃忽(遗忘,忽略)

    (5) 违背;背叛 。如:弃命(违命;抛弃命令);弃天(违背天意);弃言(背弃诺言);弃信(违背信义);弃约(违约,不守前约)

    (6) 离开

    子弃寡人。——《战国策·秦策》。注:“去也。”

    弃予(离开我);弃代(去世)

    (7) 旷,耗费 。如:弃力(费力);弃日(耗费时日,虚度光阴)

    英文翻译

    reject, abandon, discard

    方言集汇

    ◎ 粤语:hei3
    ◎ 客家话:[梅县腔] hi5 ki5 [东莞腔] hi5 [客英字典] hi5
    ◎ 潮州话:k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詰利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kʰikhjiih/qi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