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器

lì qì [li qi]
注音 ㄌ一ˋ ㄑ一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利器 lìqì

(1) 锋利的兵器

sharp weapon

(2) 有效的工具

efficient instrument

(3) 比喻杰出的才能

outstanding ability

引证解释

⒈ 锋利的武器。

《书·说命上》“若金,用汝作礪” 孔传:“铁须礪以成利器。”
南朝陈徐陵《梁贞阳侯与王太尉僧辩书》:“精兵利器,势勇雷霆。”
宋梅尧臣《寄永兴招讨夏太尉》诗:“马烦人怠当劲虏,虽持利器安得强。”
老舍《二马》第三段四:“象日本人一样,造大炮飞艇和一切杀人的利器。”

⒉ 精良的工具。

《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汉孔安国注:“言工以利器为用。”
茅盾《子夜》一:“坐在这样近代交通的利器上,驱驰于三百万人口的东方大都市上海的大街。”

⒊ 指兵权。

《资治通鉴·汉灵帝中平六年》:“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则天人顺之。而反委释利器,更徵外助,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
胡三省注:“利器,谓兵柄也。”

⒋ 喻杰出的才能。

《后汉书·虞诩传》:“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槃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唐王昌龄《上侍御士兄》诗:“利器必先举,非贤安可任?”
宋苏轼《乞擢用林豫札子》:“﹝林豫﹞勇於立事,常有为国捐躯之意,试之盘错之地,必显利器。”

利器的国语词典

有效的工具。

利器的网络释义

利器 (汉语词汇)

  • 利器,汉语词汇。
  • 拼音:lì qì
  • 释义:1、锋利的武器。2、精良的工具。3、指兵权。4、喻杰出的才能。
  • 《后汉书·虞诩传》:“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 利器的翻译

    英语: sharp weapon, effective implement, outstandingly able individual
    德语: Schneidzeug (S)​
    法语: couverts

    利器造句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脚步轻点,手执利器,防备着影魔兽的同时也在目光四下转移,伸头缩颈探察着周遭其他影士的活动,以及崎岖之路上的古怪陷阱。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慎而重之。
    蔡恺)前天凌晨,同安汀溪镇的一座清洁楼遭到了人为破坏,玻璃窗户都被砸得稀烂,一扇大铁门也被用小镰刀之类的利器劈出了几个口子。
    三伏天“热觉不爱”,智能防暑利器大盘点哪款是你的菜。
    勤奋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思考是理解知识的利器,读书是掌握知识的捷径,练习是巩固知识的方法,讨论是理解知识的妙招,探求是创新知识的途径。
    上海基层警署研制轻巧价廉小装置成防范“梁上君子”利器记者。
    电信设备业者正在争抢次世代通讯标准网络的主要订单,这可以做为他们竞逐新订单时的宣传利器。
    波海琉璃戒勉强算是上古利器,想挂上遗宝名头还差的远呢!
    过了片刻,两名手下将胖子他们仔细搜了个遍,不但没发现利器,就连其他零杂的小物件都没,身上所有口袋皆是空荡荡的。
    只见闪电化作利器奔来,绍剑是一个翻身,如同鲤鱼跳龙门一般,只听哗啦啦的响声,还有闪电带着疾风的呼呼声,二者碰撞,只见闪电尽数劈在这绍剑之身。
    这些神兵利器被主人们随身携带,天长日久,就沾染了一些仙气,有了一点灵性。
    转身四顾,六座高大的青铜门户环绕耸立,锈迹斑驳的匾额上,遒劲有力的金色大字笔走龙蛇,分别写着藏书、利器、省道、丹石、技击、杂物。
    地理上的距离不是难题,心的距离才是利器。若你拥有一份异地恋,不必焦虑,也不要心急,只需相信:真爱经得起考验,也需要考验。若你失去一份异地恋,不必难过,也不要伤心,只需明白:你失去的叫爱情,并不叫真爱。
    国之利器,岂可轻易示人?周梦。
    试卷是防蚊宝物,因“蚊”不对题;洗澡是防蚊窍门,因可“招蚊洗死”;加班加点是驱蚊良方,因“蚊”不加点;本短信是驱蚊利器,因“蚊”所未闻!
    同时,对坚固设防地集中火炮突击,把迫击炮改装为平射,并从兄弟部队借来一门山炮作为攻城突防利器。
    比如说阴人第一利器毒针,残毒的腐蚀粉,让武将强者都无法压制的强制性泻药等等。
    背后那人把手上的利器捅了一下,李虎痛得龇牙裂嘴,差点要叫出来。
    用好了是一把利器,用不好只会遗祸无穷。

    汉字详情

    [li]
    部首: 208
    笔画: 7
    五笔: TJH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DLN
    四角: 229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2) 同本义

    利铦也。——《说文》

    其利断金。——《易·系辞》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公孙丑下》

    (3) 又

    不以兵革之利。

    则国之伤也若以利剑刺之。——《韩非子·解老》

    非兵不利。——宋· 苏洵《六国论》

    求天下之利匕首。——《战国策·燕策》

    (4) 又泛指锐利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韩非子·难一》

    (5) 又如:利爪;利喙(尖利的嘴);利矢(锋利的箭);利口辩给(能言善辩,含贬义);利金(锋利的兵器)

    (6) 快;敏捷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

    子贡利口巧辞。——《史记·仲尼弟子传》

    (7) 又如:利马(快马);利嗖(轻快利落);利爽(灵活敏捷);利屣(舞屣,头小而尖的鞋子);利便(伶利)

    (8) 吉利;顺利

    时不利兮骓不逝。——《史记·项羽本纪》

    探军不利。——《资治通鉴》

    因利乘便。——汉· 贾谊《过秦论》

    (9) 又如:利钝(顺利与挫折);利市酒(为祈祷好运而喝的酒);利时(吉时)

    (10) 有利的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资治通鉴》

    (11) 重要的;要害的

    怀抱利器——韩愈《送董邵南序》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庄子·胠箧》

    名词

    (1) 利益

    上下之利,若是其异也。——《韩非子·五蠹》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利尽南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火器利袭远。——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

    技击利巷战。

    (3) 又如:福利(生活上的利益,特指对职工生活的照顾);利孔(获得利益的来源)

    (4) 赢利;利息

    逐什一之利。——《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欲居之以为利。——《聊斋志异·促织》

    商人重利轻别离。——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暴利(巨额利润);利赢(赢利;利润);利子(利息)

    (6) 利禄

    不慕荣利。——晋·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7) 又如:利心(利欲之心);利端(利欲的端绪);利色(私利与情欲)

    (8) 财利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毋示以利。——汉· 桓宽《盐铁论本文》

    (9) 又如:利禄(财利与爵禄);利路(生财门路;钱财);利物(给优胜者的钱物;赃物)

    (10) 指个人的安危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1) 胜利

    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孙子》

    (12) 物资出产

    荆州北据 汉、 沔,利尽南海。—— 陈寿《三国志》

    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汉· 晁错《论贵粟疏》

    西有巴蜀汉中之利。——《战国策·秦策一》

    (13) 通“痢”

    轻土多利。——《淮南子·地形》

    (14) 姓

    动词

    (1) 善于 。如:利口(善于口辩);利足(善于行走);利趾(善走);利舌(谓能言善辩)

    (2) 使有利。如:利他(佛教语。施益于他人);利涉(便利渡河。后世也称舟为利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3) 占;谋利 。如:利人妻女;损人利己(损害他人以图私利)

    英文翻译

    gains, advantage, profit, merit

    方言集汇

    ◎ 粤语:lei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i3 [东莞腔] li5 [客语拼音字汇] li4 [海陆丰腔] li6 [梅县腔] li5 [台湾四县腔] li5 [沙头角腔] li5 [宝安腔] li3 [陆丰腔] li6
    ◎ 潮州话:l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力至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liliih/lih
    [qi]
    部首: 319
    笔画: 16
    五笔: KKD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RRIKR
    四角: 66668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2) 同本义

    器,皿也。——《说文》。段注:“器乃凡器统称。”

    天下神器。——《老子》

    形乃谓之器。——《易·系辞》

    物周为器。——《周书·宝典》

    其贡器物。——《周礼·大行人》

    夫冰炭不同器而久。——《韩非子·显学》

    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韩非子·十过》

    守圉之器。——《墨子·公输》

    肖于器邪。——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盆器倾侧。——《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尽一器。——清· 周容《芋老人传》

    器贡(宗庙的器具。九贡之一);器车(器指银瓮丹甑等,车指山车之类。都在太平盛世出现,故象征祥瑞);器小(容器狭小)器备(器物,器具)

    (3) 泛指用具 。如:银器;锡器;漆器;玉器;器直(木工用的曲尺);器玩(玩具,供玩赏的器物);器仗(亦作“器杖”。武器总称;指帝王所用的仪仗器具)

    (4) 器官 。如:细胞器;生殖器;泌尿器

    (5) 度量;胸怀 。如:器识(器度和见识);器小(器局狭隘);器行(器量品行);器怀(胸怀;度量);器宇(指人的胸襟和度量)

    (6) 才能

    庙堂之器。——明· 刘基《卖柑者言》

    器能(器量才能);器分(人所具有的资质和才能);器志(才识和志向);器尚(才具,节操)

    (7) 人才

    大器晚成。——《老子》

    先自治而后治人之称大器。——《法言·先知》

    动词

    重视

    先主器之——《三国志·诸葛亮传》

    朝廷器之。——《后汉书》

    器任(重视任用);器待(谓器重而礼遇之);器爱(器重而爱护);器遇(器重而厚待)

    英文翻译

    receptacle, vessel; instru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he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i5 ki5 [客语拼音字汇] hi4 [沙头角腔] hi5 [东莞腔] hi5 [梅县腔] hi5 [台湾四县腔] hi5 ki5 [客英字典] hi5 ki5 [宝安腔] hi5 [陆丰腔] hi5
    ◎ 潮州话:k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去冀脂B開去聲開口三等脂Bkhiih/qyhkʰ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