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剑纵横

lì jiàn zòng héng [li jian zong heng]

词语释义

就是锋利的宝剑在世界上肆无忌惮的穿梭。

汉字详情

[li]
部首: 208
笔画: 7
五笔: TJH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DLN
四角: 229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2) 同本义

利铦也。——《说文》

其利断金。——《易·系辞》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公孙丑下》

(3) 又

不以兵革之利。

则国之伤也若以利剑刺之。——《韩非子·解老》

非兵不利。——宋· 苏洵《六国论》

求天下之利匕首。——《战国策·燕策》

(4) 又泛指锐利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韩非子·难一》

(5) 又如:利爪;利喙(尖利的嘴);利矢(锋利的箭);利口辩给(能言善辩,含贬义);利金(锋利的兵器)

(6) 快;敏捷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

子贡利口巧辞。——《史记·仲尼弟子传》

(7) 又如:利马(快马);利嗖(轻快利落);利爽(灵活敏捷);利屣(舞屣,头小而尖的鞋子);利便(伶利)

(8) 吉利;顺利

时不利兮骓不逝。——《史记·项羽本纪》

探军不利。——《资治通鉴》

因利乘便。——汉· 贾谊《过秦论》

(9) 又如:利钝(顺利与挫折);利市酒(为祈祷好运而喝的酒);利时(吉时)

(10) 有利的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资治通鉴》

(11) 重要的;要害的

怀抱利器——韩愈《送董邵南序》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庄子·胠箧》

名词

(1) 利益

上下之利,若是其异也。——《韩非子·五蠹》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利尽南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火器利袭远。——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

技击利巷战。

(3) 又如:福利(生活上的利益,特指对职工生活的照顾);利孔(获得利益的来源)

(4) 赢利;利息

逐什一之利。——《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欲居之以为利。——《聊斋志异·促织》

商人重利轻别离。——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暴利(巨额利润);利赢(赢利;利润);利子(利息)

(6) 利禄

不慕荣利。——晋·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7) 又如:利心(利欲之心);利端(利欲的端绪);利色(私利与情欲)

(8) 财利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毋示以利。——汉· 桓宽《盐铁论本文》

(9) 又如:利禄(财利与爵禄);利路(生财门路;钱财);利物(给优胜者的钱物;赃物)

(10) 指个人的安危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1) 胜利

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孙子》

(12) 物资出产

荆州北据 汉、 沔,利尽南海。—— 陈寿《三国志》

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汉· 晁错《论贵粟疏》

西有巴蜀汉中之利。——《战国策·秦策一》

(13) 通“痢”

轻土多利。——《淮南子·地形》

(14) 姓

动词

(1) 善于 。如:利口(善于口辩);利足(善于行走);利趾(善走);利舌(谓能言善辩)

(2) 使有利。如:利他(佛教语。施益于他人);利涉(便利渡河。后世也称舟为利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3) 占;谋利 。如:利人妻女;损人利己(损害他人以图私利)

英文翻译

gains, advantage, profit, merit

方言集汇

◎ 粤语:lei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i3 [东莞腔] li5 [客语拼音字汇] li4 [海陆丰腔] li6 [梅县腔] li5 [台湾四县腔] li5 [沙头角腔] li5 [宝安腔] li3 [陆丰腔] li6
◎ 潮州话:l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力至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liliih/lih
jiàn [jian]
部首: 208
笔画: 9
五笔: WGI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MLN
四角: 821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刀,佥( qiān)声。本义:古代兵器。长刃两面,中间有脊,短柄)

(2) 同本义

劒,人所带兵也。——《说文》。注:“今之匕首。”

昔葛卢之山发而出金, 蚩尤受而制之为剑。——《管子》

负剑辟咡诏之。——《礼记·曲礼》

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虞世南《从军行》

(3) 又如:剑锷(剑的锋刃);剑首(剑环。用玉或金属制成,上面镂刻有花纹);剑气(剑的光芒;比喻人的声望)

(4) 剑术 。如:剑士(剑术高明的人);剑仙(精于剑术的仙人)

动词

(1) 以剑杀人

剑斩虞常。—— 东汉· 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有司马叔持者,白日于都市手剑父仇。—— 潘岳《马穫督诔序》

(2) 挟在胁下

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

英文翻译

sword, dagger, saber

方言集汇

◎ 粤语:gim3

宋本广韵

zòng [zong]
部首: 332
笔画: 7
五笔: XWWY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VMOO
四角: 281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 ),从声。本义:松缓)

(2) 同本义

纵,缓也。——《说文》

蓬发施纵,无形仪,不治家业。——《南齐书》

(3) 又如:纵缓(松懈);纵弛(松懈;放松)

(4) 南北称纵,东西称横。古作“从衡”

不别横之与纵。——《楚辞·沈江》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5) 又如:纵贯南北的京九铁路

(6) 跟物体的长的一边平行的 。如:纵波;纵目(直竖的眼睛);纵理入口(面部有竖纹衔接至口边。命相者以为饿死之相);纵剖面

(7) 广泛

谈道之余,纵言及文辞,…,非凡子所及。——陆游《重修天封寺记》

(8) 又如:纵意(任意)

动词

(1) 发;放

纵,一曰舍也。——《说文》

李种坐故纵死罪。——《汉书·昭帝纪》。注:“谓容放之。”

夫民气纵则底。——《国语·楚语》。注:“放也。”

抑纵送忌。——《诗·郑风·大叔于田》

纵言至于理。——《礼记·仲尼燕居》

有如乘风船,一纵不可缆。——唐· 韩愈《秋怀诗》之六

顺风纵火。——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纵目(放眼远望);纵出(放出);纵兵(发兵;出兵);纵笔(放手书写)

(3) 释放;放走

奉不可失,敌不可纵。——《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七擒七纵。——《李靖》

纵虎归山也。——《三国演义》

(4) 又如:纵囚(释放囚犯);纵出(枉法减轻刑罚或非法释放囚犯;任意放出);纵遣(释放遣发);纵舍(释放;宽放)

(5) 放纵;随心所欲,不受约束,不加检点

纵欲而不忍。——《离骚》。按,任情肆意之谓也。

我实纵欲,而不能自克也。——《左传·昭公十年》

纵之顺之。——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6) 又如:若纵(如果放纵听任);纵放(言行放纵,不自检点;奔放自如,具有豪迈雄健的气势)

(7) 腾跃 。如:纵跳(腾跃欢跳;跃身跳起);纵体(跳舞时腾跃轻盈的样子)

(8) 放过 。如:纵恶(姑息坏人);纵敌(放过敌人而不拦截)

(9) 指合纵。战国时期苏秦游说六国诸侯,要他们联合起来西向抗秦,秦在西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曰“合纵”

必得定纵。——《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10) (纵,定纵。)又

纵之利害。

谨奉社稷而以纵。

日出而言纵。

纵定乎?

歃血而定纵。

定纵于殿上。

连词

(1) 纵然,即使

公子纵轻胜。——《史记·魏公子列传》

纵有健妇把锄犁。——唐· 杜甫《兵车行》

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宋· 柳永《雨霖铃》

纵豆蔻词工。——宋· 姜夔《扬州慢》

(2) 又如:纵有(即使有);纵大(纵然;即使);纵得(纵令,即使);纵饶(纵令,即使)

英文翻译

indulge in, give free reign to

方言集汇

◎ 粤语:zung3

宋本广韵

héng,hèng [heng]
部首: 420
笔画: 15
五笔: SAMW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DTLC
四角: 44986

详细解释

héng

名词

(1) (形声。从木,黄声。本义:门框下部的横木)

(2) 同本义

横,闌木也。——《说文》。字亦作桁。

以横为之。——《诗·陈风·横门之下》

(3) 又如:横轼(古代车前供人凭倚的横木)

(4) 侧,旁边

时横隤以阳遂。——王褒《洞箫赋》。注:“旁决貌。”

(5) 又如:横头(正面两侧的位置,或长方形物体较短两侧的位置);横屋(正屋前两侧的房屋);横道(旁道);横逸(犹旁出,旁行)

(6) 古代负有督察记录权责的官员,可以入人于罪者

下有五横,以揆其官。——《管子·君臣》

(7) 学堂 。如:横舍;横塾

(8) 汉字由左至右的笔形“一” 。如:王字是三横一竖

(9) 姓

形容词

(1) 地理上指东西向。与“纵”相对

横田其亩。——《韩诗南山》。传:“东西曰横。”

不别横与纵。——《楚辞·沈江》。注:“纬曰横。”

纵横间之。——《淮南子·览冥》

坐横弓。——《仪礼·大射仪》。注:“南踣弓也。"

曰从与横。——《太玄卷·七玄莹》。注:“东西曰横。”

(2) 又如:横织(纵横交织);横厉(纵横凌厉,形容气势强盛);横驱(纵横驰驱);横驱别骛(纵横奔驰)

(3) 跟地面平行的

横柯上蔽。——吴均《与朱元思书》

(4) 又如:横枝(主干上横长的树枝,比喻正宗以外旁衍的支派);横軃(横躺而睡着);横堑(与前方平行的濠沟);横卷(左右两端有轴的横幅书画)

(5) 自左到右或自右到左

横执之。——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横无际涯。——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横有八荒。——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横卧一楫。——明· 魏学洢《核舟记》

(6) 又如:横头(在方桌筵席上,主席两侧的位置);横川(数字三的隐语);横字(横行的字);横阵(横排的阵势)

(7) 广,宽广

广为横。——《史记·周本纪》正义

(8) 又如:横广(广阔;广大);横沙(广阔的沙漠);横制(广泛控制);横览(广泛观察);横赐(帝王对臣民广施赏赐)

动词

(1) 横陈

有神十人,各曰女娲之肠,横道而处。——《山海经·大荒西经》

(2) 又如:横刀(横陈佩刀);横天(横陈天空);横身(插身,插手);横江(横陈江上);横路(横陈道中);横经(横陈经籍)

(3) 横渡;横越

乃帅群臣横大河。——《汉书·扬雄传上》

(4) 又如:横厉(横越;横渡);横截(横渡);横天(横越天空);横江(横越江上);横绝(横越;横度);横霄(横越天空)

(5) 充满;遮盖

以横于天下。——《礼记·孔子闲居》。注:“充也。”

横被四表。——《后汉书·冯异传》

号以立横。——《礼记·乐记》

(6) 又如:横世(充满世间);横出(充分表露;洋溢);横流(充盈;遍布);横滋(四处滋长)

(7) 下决心不顾一切 。如:横劲(决心,毅力);横了心(下定决心,不顾一切);横下心(犹横了心)

(8) 交错,错杂

禁野之横行径逾者。——《周礼·野庐氏》。注:“妄行田中。”

(9) 又如:横飞(交错飞行);横落(交错落下)

(10) 将物体横向拿着 。如:把扁担横过来;横刀跃马

(11) 横佩带着 。如:腰横玉带;横金妇(官员的妻子。横金:宋时表示官阶的一种佩带物)

副词

(1) 〈方〉∶大概,揣测之词 。如:横是(大概;恐怕)

(2) 〈方〉∶横竖,反正 。如:我横不那么办;横数(不管怎么样)

(3) 另见 hèng

hèng

形容词

(1) 假借为“犷”。横暴;放纵

处士横议,以待我以横逆,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孟子》。按,皆纵恣悍厉之谓。

横行天下。——《荀子·修身》。注:“不顺理而行也。”

东夷横畔。——扬雄《长杨赋》。注:“自纵也。”

以威力相胁曰横。——《汉书·彭宠传》注

(2) 又如:蛮横;横政(暴政);横侈(专横放纵);横虐(专横肆虐);横逆(横暴不顺理);横逞(放纵恣肆);横施(肆意施加);横议(恣肆批评);横杀(肆意杀戳)

(3) 意外,突然 。如:横生(意外发生,到处乱生);横起(意外的发生);横亡(横死);横夭(意外的早死)

(4) 额外 。如:横入(额外收入);横恩(额外的恩赏);横费(浪费;额外用度);横赐(额外的赏赐)

(5) 祸害

谓为三横。——《世说新语·自新》

三横唯余其一。

(6) 另见 héng

英文翻译

across

方言集汇

◎ 粤语:waang4 waang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