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版

chū bǎn [ chu ban]
注音 ㄔㄨ ㄅㄢ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初版 chūbǎn

(1) 初次印刷的版本,尤指在印刷术流行前所印的流通的版本

editio princeps

(2) 第一次以同样的字体在同一时候发行的书本

first edition

词语解释

  1. 谓图书的第一版。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倘已届五十或一百,我并不反对再印,但只须与初版略示区别。” 胡采 《序<在和平的日子里>》:“本书初版的本子在读者当中流行之后,有一些读者对 梁建 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引证解释

⒈ 谓图书的第一版。

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倘已届五十或一百,我并不反对再印,但只须与初版略示区别。”
胡采《序<在和平的日子里>》:“本书初版的本子在读者当中流行之后,有一些读者对梁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初版的国语词典

书籍第一次印行出版。

如:「根据版权页载,这本书的初版日期是在民国六十八年十月。」

初版的网络释义

初版

  • 初版,是指以足够数量的有形复制本首次向公众提供一个作品的行为。此类作品常称为“首次出版的作品”。一般说来,作品是否受国家版权法和国际版权公约的保护,取决于作品首次出版的地点。世界版权公约允许缔约国实行保护期限自作品首次出版之日起计算的制度。这些国家的版权法规定,初版须履行某些手续。
  • 初版的翻译

    法语: la première édition

    初版造句

    初版广泛因它的易读性而被称扬,并且重点被保留。
    我没有藏书癖,书橱里几乎没有老旧的初版书。
    不管收藏什么,邮票,唱片,初版书,瓷器,玻璃杯。
    累累硕果,从《甲骨文字研究》到《卜辞通纂》、《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就是在那里完成的,有的是在那里初版印行的。
    波兰文译本在德国本初版问世后不久就在伦敦出现。
    但据了解,初版书当年印数只有一千到四千册,在当时算是“滞销货”。
    由暨南大学初版,本套教材系统翔实地介绍拼音体系并帮助学生正确地拼读汉字。
    我也收集了不少古书和初版书。
    其实,这个再刻本,几乎与初刻本没有什么两样,其行款字数、版口边栏一如嘉靖原刊,甚至连初版中的错字都原封未动,只是序言调整了。
    根据最初版本的市场风险框架修订稿,内部模型的主要范围被视为是计量一般市场风险。
    她以前见过我如何小心翼翼地把麦切纳的所有初版书都摆放书架上。
    八百五十万本,是史上最大的初版印量。
    最初版本的格林童话经过数个版本的改编,到现在变得更适合讲给孩子们听。
    这个图书馆以藏有初版的莎士比亚集而自豪。
    这个想法来自很久以前某个新闻组上的一个贴子,但我没能找到其最初版本。
    如果有人提议我重新做人的话,我倒乐意把我的一生再从头重演一遍,我仅仅要求像作家那样,在再版时有改正初版某些缺陷的机会。
    他有收集初版书的狂热。
    不仅珍本、善本、初版本、名家签名本、微型本、特型本、限售本等有收藏价值,那些书装精美的名著、工具书、系列书等,也往往被人买去收藏。
    故事的最初版本是这样的,那个助理教练因为率领球队打赢了古巴队的比赛而一夜成名。
    初版时,由于校读草率,留下了不少字句和标点的脱误,趁这次重印的机会,重新校看了一遍,在某些章节也适当地作了一些文字上的修改。

    汉字详情

    chū [chu]
    部首: 525
    笔画: 7
    五笔: PUV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LSH
    四角: 372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刀,从衣。合起来表示:用刀剪裁衣服是制衣服的起始。本义:起始,开端)

    (2) 同本义

    初,始也。裁者衣之始也。——《说文》

    初,舒也。——《广雅》。按,谓展帛以就裁。

    初吉终乱。——《易·既济》

    名曰初虑。——《易·书大传》

    我生之初。——《诗·王风·兔爰》

    初疾畏惊,见鬼之来。——《论衡·订鬼》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陶渊明《桃花源记》

    (3) 又如:初岁(年初);初枯(秋季里植物开始枯萎);初头(起初;开头);初化(变化之始);初末(始末)

    (4) 本原

    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唐· 韩愈《符读书城南》

    (5) 姓

    形容词

    (1) 表示次序居第一 。如: 初度(生日);初鼓(一更);初入芦苇(比喻初入仕途);初民(上古时代的百姓)

    (2) 本,本来的 。如: 初愿;初志;初心(本意,最初的心意)

    副词

    (1) 往昔;当初

    初,郑武公娶于 申。——《左传·隐公元年》

    初,鲁肃闻 刘表卒,言于 孙权。——《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2) 表示时间、频率,相当于“才”、“刚刚”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李渔《芙蕖》

    (3) 又如:初生(刚刚出生);初凉;初寒

    (4) 全;本来就

    受教三日,初不奉行。——《后汉书》

    前缀

    (1) 加在“一”至“十”的前面,表示农历一个月前十天的次序

    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三月初一;五月初五;七月初十

    英文翻译

    beginning, initial, primary

    方言集汇

    ◎ 粤语:co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u1 co1 [客英字典] cih1 co1 [陆丰腔] co1 [梅县腔] ze1 co1 [东莞腔] co1 [客语拼音字汇] ci1 co1 [宝安腔] co1 [沙头角腔] co1 [海陆丰腔] cu1 c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楚居平聲開口三等ʧʰĭochrio/chv
    bǎn [ban]
    部首: 423
    笔画: 8
    五笔: THGC
    五行:
    吉凶:
    仓颉: LLHE
    四角: 220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片,反声。“片”( piàn),意思是破开的木片或草片。从“片”的字大都与木板有关。本义:筑墙的夹板)

    (2) 同本义

    版,判也。——《说文》。按,判木也。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孟子·告子下》

    五板(版)而堵。——《公羊传·定公十二年》

    缩版以载。——《诗·大雅·绵》

    (3) 又指版筑的土墙

    朝济而夕设版焉。——《左传·僖公三十年》

    (4) 又如:版筑

    (5) 供建筑或其他使用的木板。后作“板” 。如:版障(木板制的屏风);版屋(用木板建造的房屋)

    (6) 牍。古时书写用的木简,后也指书籍

    修业不息版。——《管子·宙合》。注:“牍也。”

    送版使王书之。——《世说新语》

    (7) 又如:版牍(古代书写用的薄木片)

    (8) 名册;户籍

    听闾里以版图。——《周礼·小宰》。注:户籍也。”

    掌群臣之版。——《周礼司士》。注:“名籍也。”

    嗟哉生计一如此,廖入王民版籍论。——梅尧臣《小村》

    (9) 又如:版曹(户部的别称。以掌管版籍得名)

    (10) 国家的图籍

    式负版者。——《论语》。郑注:“谓邦国籍也。”

    凡五部,咸入版籍。——《辽史》

    (11) 朝笏,即手板。古代官吏上朝用的笏

    投版弃官而去。——《后汉书·范滂传》

    (12) 又如:版谒(持名帖进见)

    (13) 上面有文字或图形,用木板、石板或金属等制成供印刷用的东西 。如:制版;版子(用以印刷书刊的底板)

    (14) 印刷物印行的次数 。如:初版;重版书

    (15) 报纸的一面 。如:头版新闻;社论版;娱乐版

    动词

    (1) 授职;任命

    华版为 秦州刺史。—— 房玄龄《晋书》

    (2) 又如:版檄(任命官员的文书);版职(以白版形式授予的职务或封号)

    量词

    (1) 古代墙计量单位

    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史记·赵世家》

    (2) 又如:一版长一丈,或八尺,或六尺,高二尺

    英文翻译

    printing blocks; edi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baan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an3 [东莞腔] ban3 [沙头角腔] ban3 [宝安腔] ban3 [海陆丰腔] ban3 [梅县腔] ban3 [陆丰腔] ban3 [客语拼音字汇] ban3 [客英字典] ban3
    ◎ 潮州话:bang2 旧读:ban2 ,boiⁿ2 [揭阳、潮阳]baiⁿ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五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布綰刪開上聲開口二等pranx/peaan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