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浅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犹浅显。 马南邨 《燕山夜话·青山不改》:“它所阐述的植树的道理非常重要,却又是最初浅的。”
引证解释
⒈ 犹浅显。
引马南邨《燕山夜话·青山不改》:“它所阐述的植树的道理非常重要,却又是最初浅的。”
初浅的网络释义
初浅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刀,从衣。合起来表示:用刀剪裁衣服是制衣服的起始。本义:起始,开端)
(2) 同本义
初,始也。裁者衣之始也。——《说文》
初,舒也。——《广雅》。按,谓展帛以就裁。
初吉终乱。——《易·既济》
名曰初虑。——《易·书大传》
我生之初。——《诗·王风·兔爰》
初疾畏惊,见鬼之来。——《论衡·订鬼》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陶渊明《桃花源记》
(3) 又如:初岁(年初);初枯(秋季里植物开始枯萎);初头(起初;开头);初化(变化之始);初末(始末)
(4) 本原
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唐· 韩愈《符读书城南》
(5) 姓
形容词
(1) 表示次序居第一 。如: 初度(生日);初鼓(一更);初入芦苇(比喻初入仕途);初民(上古时代的百姓)
(2) 本,本来的 。如: 初愿;初志;初心(本意,最初的心意)
副词
(1) 往昔;当初
初,郑武公娶于 申。——《左传·隐公元年》
初,鲁肃闻 刘表卒,言于 孙权。——《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2) 表示时间、频率,相当于“才”、“刚刚”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李渔《芙蕖》
(3) 又如:初生(刚刚出生);初凉;初寒
(4) 全;本来就
受教三日,初不奉行。——《后汉书》
前缀
(1) 加在“一”至“十”的前面,表示农历一个月前十天的次序
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三月初一;五月初五;七月初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u1 co1 [客英字典] cih1 co1 [陆丰腔] co1 [梅县腔] ze1 co1 [东莞腔] co1 [客语拼音字汇] ci1 co1 [宝安腔] co1 [沙头角腔] co1 [海陆丰腔] cu1 co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初 | 楚居 | 初 | 魚 | 平聲 | 魚 | 開口三等 | 遇 | 魚 | ʧʰĭo | chrio/chv |
详细解释
jiān
(2) 另见
qiǎn
动词
通“践”。实行,实现
臣之梦浅矣。——《韩非子·难四》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戔(
)声。本义:水不深)(2) 同本义。与“深”相对
浅,不深也。——《说文》
石濑兮浅浅。——《楚辞·湘君》
审知卑城浅城而错守焉。——《墨子·备城门》
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遥游》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宋· 苏轼《石钟山记》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古诗十九首》
(3) 从上到下或从外到内距离小(跟“深”相反)
浅草才能没马蹄。——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麦田浅鬣寸许。——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4) 又如:浅小(距离近);浅攻(近距离出击,不深入敌方腹地)
(5) 浅显,明白易懂
何以为辨?喻深以浅。——《论衡》
(6) 又如:粗浅(浅显不深奥);浅切(浅易切当);浅直(浅显直率);浅注(简明的注释);浅俚(浅显粗俗);浅率(浅近率直;浅显粗率);浅稚(浅显幼稚)
(7) 肤浅,浅薄
浅人不察。——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8) 又如:浮浅(浅薄;肤浅);浅丈夫(浅夫。见识短浅的人);浅人(见识浅薄的人);浅妄(浅薄妄为);短浅(狭窄而肤浅);浅术(肤浅的技艺);浅拙(浅薄笨拙)
(9) 狭,窄小 。如:浅局(谓见识、才能等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浅促(狭隘,心胸不开阔)
(10) 时间短
施及孝文王、 庄襄王,享国之日浅。—— 西汉· 贾谊《过秦论》
(11) 又如:相处的时间还浅
(12) 颜色淡的 。如:浅蓝
(13) 衣带宽松
逢衣浅带,矫言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庄子》
(14) 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