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

chuàng shè [chuang she]
繁体 創設
注音 ㄔㄨㄤˋ ㄕㄜ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创设 chuàngshè

(1) 开始建立

found

(2) 创造条件,使原来不具备条件的也能实现

create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剏设”。

⒉ 设置;创办。

明沉德符《野获编·词林·翰林官先奏事》:“国朝无此官,至今上始创设。”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自咸丰季年,中西重立和约,朝廷剏设总理衙门,堂司各官如军机处例。”
叶圣陶《城中》:“一个学校的创设,虽然算不得一件大事,却在这城里多数人的心海里掀起了波浪了。”

⒊ 谓创造条件。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我们和资产阶级政党相反。他们怕说阶级消灭,国家权力的消灭和党的消灭。我们则公开声明,恰是为着促使这些东西的消灭而创设条件,而努力奋斗。”
徐特立《纪念“五四”对青年的希望》:“党和国家为青年创设了良好的工作条件。”

创设的国语词典

开始设立。

创设的网络释义

创设

  • 创设,指开始建立;创造条件,使原来不具备条件的也能实现。语出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词林·翰林官先奏事》:“国朝无此官,至今上始创设。”
  • 创设的翻译

    英语: to establish, to found, to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德语: gründen, errichten (V)​
    法语: établir, fonder, créer (un bon environnement)​

    创设造句

    为了更好地理解文中人物的心情,大家通过表演的形式创设了当时的情景。
    最后创设拍摄纪录片的情境,引导学生感悟表达美。
    玩家取得一片有块田的土地、“现金”、几粒种子和一把犁杖,必需积聚财富、手艺,并网络邻居,来创设更大、更好、更富饶的农场。
    李俊义君是草原学界的一个“另类高手”,长严谨而短飘逸,精考索而疏创设,追绝响而弃俗趣,近古奥而远浅白。
    抗战爆发后,李赞臣到济南开场授徒,创设国术社,八极拳在济南开枝散叶,逐渐发展壮大。
    以情境认知和学习理论为指导,结合生物实验学习实际运用的成效,阐述了生物实验学习软环境创设的操作要领。
    修筑防洪大堤、创设澄江学校、协助开辟沙村垦殖地。
    系统自创设计了房屋远程登陆入口,因此房屋的主人可以更加的高效能运用它。
    除此,校本课程还具有彰显学校特色、创设特色学校的功能以及对学校和社会的统合功能。
    骄奢淫逸的人创设了时髦翻新,让成群的人勤谨地追随。
    愉快教学是要创设一种愉悦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一种愉快的易于接受的学习气氛中。
    用益权由罗马法创设,其天生的特性即是解决财产归属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冲突。
    人手造,原创设计,全条奥地利水晶珠,可作长或短链配戴。
    我们要想学生所想,忧学生所忧,用我们的爱心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启迪学生的良知,为他们学会做人奠定道德基石。
    我们的新使命,是要征集一百万个同志,创设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
    教师创设一个关爱的、和融的、安全的、浓厚语言环境且文化内涵富润的学习社区,满足学生独立地和合作性地进行智力冒险的需要。
    既仿西法创设商部,并通饬各府、州、县及各处领事,劝谕各设商务局,群策群力,同德同心。
    通过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巧设探究性问题、复习整理知识、觅疑质疑等方式方法,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工读教育是我国在建国初期创设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对教育和挽救失足未成年人曾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周二晚的世界乒乓球女子攻削大战上,中国女乒突然齐齐换上裙装让这项旨在推广乒乓球项目而创设的比赛增添了更多的关注和话题。

    汉字详情

    chuàng,chuāng [chuang]
    部首: 208
    笔画: 6
    五笔: WBJ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ULN
    四角: 82700

    详细解释

    chuāng

    名词

    (1) (指事。从刀,仓声。金文,象一个躺着的人,手上脚上都有小竖,表示受了创伤,是个指事字。本义:创伤,伤口)

    (2) 同本义

    刅,伤也。——《说文》

    创钜者其日久。——《礼记·三年问》

    项王身亦被十八余创。——《史记·项羽本纪》

    秦王复击 轲,被八创。——《战国策·燕策》

    不呼则杖其背,尽创。——高启《书博鸡者事》

    (3) 又如:身受重创;创痕(伤痕);创病(伤病);创残(伤残);创瘢(伤疤)

    (4) 疮疖。皮肤或粘膜上的溃烂处。通“疮” 。如:创疤(伤疤);创痏(疮伤;受伤)

    动词

    (1) 损伤;伤害

    欲令创咸面目。——《汉书·薛宣传》

    雄骏不创寿于旗幢。——《韩非子·大体》

    (2) 又如:创刃(为刀剑之类所伤);创毒(伤害);创残(伤残)

    (3) 斩;劈 。如:创戮(杀戮);创寿(丧生)

    (4) 另见 chuàng

    chuàng

    动词

    (1) 始造

    创,始也。——《广雅》

    以创制天下。——《国语·周语》。注:“造也。”

    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孟子》

    华下之人或助之材,以创是庵而居之。——顾炎武《复庵记》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2) 又如:首创;草创;创行(首创并施行);创垂(开创业绩);创基(创立基业);暂创一室;创造(建造;修造);创建

    (3) 惩治

    矛创若时。——《书·益稷》。传:“惩也。”

    羌虏破散创艾。——《汉书·冯奉世传》。注:“谓惩惧也。”

    (4) 又如:创惩(惩戒)

    (5) 超出;扩大 。如:创大(扩大);创开(开扩);创辟(开扩)

    (6) 撰写

    裨谌草创之。——《论语》

    (7) 又如:创述(创造;著述);创纂(编造);创撰(杜撰)

    (8) 另见 chuāng

    英文翻译

    establish, create; knife cut

    方言集汇

    ◎ 粤语:cong3
    ◎ 潮州话:cang3 (tshàng) cang1 (tshang)

    宋本广韵

    shè [she]
    部首: 226
    笔画: 6
    五笔: YM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IVHNE
    四角: 377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言,从殳。本义:摆设;陈列)

    (2) 同本义

    設,施陈也。——《说文》

    钟鼓既设。——《诗·小雅·彤弓》

    整设于门外。——《礼记·月令》。注:“陈也。”

    规矩陈设。——《礼记·经解》

    张乐设饮。——《战国策·秦策》

    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聊斋志异·促织》

    设树险阻。——《淮南子·本经》

    设酒杀鸡作食。——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3) 又如:陈设(摆设);设醮修禳(僧道为禳除灾祟而设的道场);设蓍(占卦。蓍:蓍草,古人常用其占卜);设弧(摆设木弓。表示生男);设帨(摆设佩巾。表示生女);设奠(陈设祭品,追悼亡者);设醴(设置甘美的醴酒。比喻礼遇贤士)

    (4) 创立,建立,开创

    权之所设。——《公羊传·桓公十一年》。注:“设,施也。”

    设都于禹之绩。——《诗·商颂·殷武》

    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史记·货殖列传序》

    (5) 又如:附设(附带设置);设令(施设律令);设位(立位,定位);设官(设置官职);设科(设立教授的学科;设置取士任官的科目);设帐(开馆教授门徒);设版(构筑防御工事以备敌);设险(在险要地方设置防御);设覆(设置伏兵)

    (6) 筹划;秘密策划

    设以攻宋。——《淮南子·修务》

    吾必设计先除此二人。——《三国演义》

    (7) 又如:设阱(设计陷害别人);想方设法;设谋(设定谋略);设计(算计;谋划);设局(设下骗局;安排圈套);设施(安排;措置);设处(筹划,安排)

    (8) 拟设;设置

    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清· 黄宗羲《原君》

    (9) 又如:设疑(提出疑问);设论(文体名。拟设问答来阐扬论述的意旨);设难(拟定问题铺设言辞,以困窘对方);设辩(拟设辩说);设言托意(拟设言语来寄寓心意)

    (10) 施行,实现

    各一则不设。——《吕氏春秋》

    (11) 又如:设教(施行教化)

    (12) 布置,部署

    赵亦盛设兵以待 秦, 秦不敢动。——《史记》

    (1) 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假如”

    设以炮至,吾村不齑粉乎?——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设若;设使

    形容词

    (1) 完备

    居处,兵卫甚设。——《史记·刺客列传》

    (2) 大

    益长裕而不设。——《易·系辞下》

    英文翻译

    build; establish; display

    方言集汇

    ◎ 粤语:cit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