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残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伤残。
唐 韩愈 《张中丞后序》:“将其创残饿羸之餘,虽欲去,必不达。” 明 方孝孺 《曹参》:“夫民新脱於创残之中,不休息之於无事而遽骚之以制度。” 清 曾国藩 《金陵楚军水师昭忠祠记》:“陆军进攻,水师和之。一堞未攀,駢尸山积。或连朝环击,卒不能下;或创残满目,仅收一栅。”
引证解释
⒈ 伤残。
引唐韩愈《张中丞后序》:“将其创残饿羸之餘,虽欲去,必不达。”
明方孝孺《曹参》:“夫民新脱於创残之中,不休息之於无事而遽骚之以制度。”
清曾国藩《金陵楚军水师昭忠祠记》:“陆军进攻,水师和之。一堞未攀,駢尸山积。或连朝环击,卒不能下;或创残满目,仅收一栅。”
创残的网络释义
创残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chuāng
名词
(1) (指事。从刀,仓声。金文,象一个躺着的人,手上脚上都有小竖,表示受了创伤,是个指事字。本义:创伤,伤口)
(2) 同本义
刅,伤也。——《说文》
创钜者其日久。——《礼记·三年问》
项王身亦被十八余创。——《史记·项羽本纪》
秦王复击 轲,被八创。——《战国策·燕策》
不呼则杖其背,尽创。——高启《书博鸡者事》
(3) 又如:身受重创;创痕(伤痕);创病(伤病);创残(伤残);创瘢(伤疤)
(4) 疮疖。皮肤或粘膜上的溃烂处。通“疮” 。如:创疤(伤疤);创痏(疮伤;受伤)
动词
(1) 损伤;伤害
欲令创咸面目。——《汉书·薛宣传》
雄骏不创寿于旗幢。——《韩非子·大体》
(2) 又如:创刃(为刀剑之类所伤);创毒(伤害);创残(伤残)
(3) 斩;劈 。如:创戮(杀戮);创寿(丧生)
(4) 另见
chuàng
动词
(1) 始造
创,始也。——《广雅》
以创制天下。——《国语·周语》。注:“造也。”
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孟子》
华下之人或助之材,以创是庵而居之。——顾炎武《复庵记》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2) 又如:首创;草创;创行(首创并施行);创垂(开创业绩);创基(创立基业);暂创一室;创造(建造;修造);创建
(3) 惩治
矛创若时。——《书·益稷》。传:“惩也。”
羌虏破散创艾。——《汉书·冯奉世传》。注:“谓惩惧也。”
(4) 又如:创惩(惩戒)
(5) 超出;扩大 。如:创大(扩大);创开(开扩);创辟(开扩)
(6) 撰写
裨谌草创之。——《论语》
(7) 又如:创述(创造;著述);创纂(编造);创撰(杜撰)
(8)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cang3 (tshàng) cang1 (tshang)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歹(
),戋( )声。从“歹”表示与死亡有关。本义:伤害)(2) 同本义
残,伤也。——《苍颉篇》
昔智伯瑶残 范中行。——《战国策·秦策》。注:“灭也。”
废为残贼。——《诗·大雅·民劳》
则汝残矣。——《战国策·齐策》。注:“坏也。”
凡二十七县残。——《史记·樊郦滕灌传》。集解:“谓多所杀伤也。”
张仪之残, 樗里疾也。——《战国策·秦策》。注:“害也。”
放轼其君则残之。——《周礼·夏官》
残名以逞。——《左传·宣公二年》
(3) 又如:摧残(使蒙受严重损失);残心(残害人的心);残贼(杀害);残灭(残杀毁灭);残夷(残杀)
(4) 毁坏;破坏
家室立残,亲戚不免于刑戮。——《荀子·荣辱》
(5) 又如:残略(摧毁掠夺);残坏(破败;毁坏)
(6) 凋谢
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7) 又如:残花;残芳;残英(凋零的花。即落花)
形容词
(1) 凶恶;狠毒
故不疑为吏,严而不残。——《汉书·隽不疑传》
(2) 又如:残烈(残酷剧烈);残横(残暴专横)
(3) 残缺,残废
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忧。——司马迁《报任安书》
(4) 又如:残而不废;残卷(书籍的残存部分;亦指书中未读完的部分);残脱(残缺脱漏);残替(残缺废弃);残帙(残卷);残梦(零乱不全的梦)
(5) 剩余;残余,残存
故纯朴不残,孰为牺尊?——《庄子·马蹄》
今日之事,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延残喘乎?——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6) 又如:残香(余香);残客(剩下未走的客人);残雪(剩余而未融尽的雪);残羹冷炙(剩下的酒食菜肴)
(7) 最后的,最末的 。如:残年(年末;余年。指人的晚年);残照(夕阳);残冬(冬季将尽之时);残山(山将尽处)
名词
也指凶暴的人,暴虐无道的人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资治通鉴》
是天下之大残也。——汉· 贾谊《论积贮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