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思

chuàng sī [ chuang si]
繁体 創思
注音 ㄔㄨㄤˋ ㄙ

词语释义

新的见解。

词语解释

  1. 新的见解。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流业》:“法家之流,不能创思远图而能受一官之任,错意施巧,是谓伎俩, 张敞 、 赵国汉 是也。”

引证解释

⒈ 新的见解。

三国魏刘劭《人物志·流业》:“法家之流,不能创思远图而能受一官之任,错意施巧,是谓伎俩, 张敞、赵国汉是也。”

创思的网络释义

创思

  • 创思是汉语词语,意思是新的见解。
  • 汉字详情

    chuàng,chuāng [chuang]
    部首: 208
    笔画: 6
    五笔: WBJ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ULN
    四角: 82700

    详细解释

    chuāng

    名词

    (1) (指事。从刀,仓声。金文,象一个躺着的人,手上脚上都有小竖,表示受了创伤,是个指事字。本义:创伤,伤口)

    (2) 同本义

    刅,伤也。——《说文》

    创钜者其日久。——《礼记·三年问》

    项王身亦被十八余创。——《史记·项羽本纪》

    秦王复击 轲,被八创。——《战国策·燕策》

    不呼则杖其背,尽创。——高启《书博鸡者事》

    (3) 又如:身受重创;创痕(伤痕);创病(伤病);创残(伤残);创瘢(伤疤)

    (4) 疮疖。皮肤或粘膜上的溃烂处。通“疮” 。如:创疤(伤疤);创痏(疮伤;受伤)

    动词

    (1) 损伤;伤害

    欲令创咸面目。——《汉书·薛宣传》

    雄骏不创寿于旗幢。——《韩非子·大体》

    (2) 又如:创刃(为刀剑之类所伤);创毒(伤害);创残(伤残)

    (3) 斩;劈 。如:创戮(杀戮);创寿(丧生)

    (4) 另见 chuàng

    chuàng

    动词

    (1) 始造

    创,始也。——《广雅》

    以创制天下。——《国语·周语》。注:“造也。”

    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孟子》

    华下之人或助之材,以创是庵而居之。——顾炎武《复庵记》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2) 又如:首创;草创;创行(首创并施行);创垂(开创业绩);创基(创立基业);暂创一室;创造(建造;修造);创建

    (3) 惩治

    矛创若时。——《书·益稷》。传:“惩也。”

    羌虏破散创艾。——《汉书·冯奉世传》。注:“谓惩惧也。”

    (4) 又如:创惩(惩戒)

    (5) 超出;扩大 。如:创大(扩大);创开(开扩);创辟(开扩)

    (6) 撰写

    裨谌草创之。——《论语》

    (7) 又如:创述(创造;著述);创纂(编造);创撰(杜撰)

    (8) 另见 chuāng

    英文翻译

    establish, create; knife cut

    方言集汇

    ◎ 粤语:cong3
    ◎ 潮州话:cang3 (tshàng) cang1 (tshang)

    宋本广韵

    sī,sāi [si,sai]
    部首: 440
    笔画: 9
    五笔: LN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WP
    四角: 60330

    详细解释

    sāi

    形容词

    (1) 多须的样子 。如:于思(形容胡须很多)

    (2) 另见 si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囟( xìn),囟亦声。囟脑子。古人认为心脑合作产生思想。本义:思考,想;考虑)

    (2) 同本义

    思,容也。——《说文》

    思曰容,言心之所虑,无不包也。——《书·洪范》

    钦明文思安安。——《书·尧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3) 又如:多思;前思后想;自思;深思熟虑;思疑(疑惑;疑心);思郁(思虑薀结);思鲈(比喻抽身归隐);思劳(思虑劳累);思察(思虑辨察);思算(思量盘算;考虑);思忖(细细考虑,揣度);思惟(思索;考虑);思乎(方言。想,考虑);思省(考虑;省察);思度(考虑,思忖);思酌(考虑斟酌);思裁(忖度);思摸(方言。忖度);思辨(思考辨析);思绎(思索寻求)

    (4) 思慕;想念

    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史记·魏世家》

    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战国策·赵策》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 李白《静夜思》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总揽英雄,思贤若渴。——《三国志·诸葛亮传》

    (5) 又如:思慕宿宾(思念曾住在此地的人);思功悼枉(怀念其功绩,伤悲其冤屈);思忆(思念,想念);思女(思念异性的女子);思服(怀念);思齐(思慕贤者的风范而效法之,使与之等齐);思旧(思念旧友);思治(想念治世);思归(想望回故乡);思怀(怀念);思眷(眷念);思企(旧时书信语,犹想念);思顾(思念);思亲(思念父母。亦泛指思念亲人);思负(思念罪过);思存(思念,念念不忘);思土(思念故土);思且(犹思存);思渴(渴念);思心(思恋爱慕之心);思泳(思慕咏叹)

    (6) 悲伤,哀愁

    远望使心思,游子恋所生。——《乐府诗集·长歌行》

    仰清风以叹息,寄余思于悲絃。——三国 魏· 曹植《幽思赋》

    吉士思秋,实感物化。——晋· 张华《励志诗》

    (7) 又如:思秋(悲秋)

    名词

    (1) 思想,思绪,心情。亦指构思

    晻晻日欲瞑,愁思出门啼。——《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又如:思功(苦思之功,创作中的苦心经营);思力(思维能力);思至(灵感到来,思想集中);思覃(深思);思致(指人的思想意趣或性情、才思);思理(构思;思辨能力;思致,才思情致);思综(才思);思纬(才思学识);思意(心思用意);思士(思善感之士);思事(心事);乡思

    (3) 特指创作的构思

    画思入神。——《新唐书》

    (4) 诉讼。通“司”

    思,司也。凡有所司捕必静思忖亦然也。——《释名》

    (5) 诗体的一种

    以思名者,太白有《静夜思》—— 宋· 严羽《沧浪诗话》

    (1) 语气词。用于语首,无实义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诗·鲁颂·泮水》

    (2) 用于句中,无实义

    兕觥其觩,旨酒思柔。——《诗·小雅·桑扈》

    (3) 另见 sāi

    英文翻译

    think, consider, ponder; final particle

    方言集汇

    ◎ 粤语:si1 si3 so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i1 sii5 [梅县腔] se1 se5 [宝安腔] su1 [客语拼音字汇] si1 xi1 [台湾四县腔] sii1 sii5 [客英字典] sii1 [陆丰腔] sii1 [沙头角腔] su1 [东莞腔] su1
    ◎ 潮州话:se1(sur) se3(sùr) , sai1(sai)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兹平聲開口三等sĭəsi/s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