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白堕

liú bái duò [ liu bai duo]
繁体 劉白墮
注音 ㄌ一ㄡˊ ㄅㄞˊ ㄉㄨㄛˋ

词语释义

相传为南北朝时善于酿酒的人。

词语解释

  1. 相传为 南北朝 时善于酿酒的人。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法云寺》:“ 河东 人 刘白堕 ,善能酿酒。季夏六月,时暑赫晞,以甖贮酒,暴於日中,经一旬,其酒不动,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京师朝贵多山郡登藩,远相餉馈,踰于千里;以其远至,号曰‘鹤觴’,亦名‘骑驴酒’。 永熙 年中, 南青州 刺史 毛鸿宾 齎酒之蕃,逢路贼,盗饮之即醉,皆被擒获,因復名‘擒奸酒’。游侠语曰:‘不畏张弓拔刀,唯畏 白堕 春醪。’”

引证解释

⒈ 相传为南北朝时善于酿酒的人。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季夏六月,时暑赫晞,以甖贮酒,暴於日中,经一旬,其酒不动,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京师朝贵多山郡登藩,远相餉馈,踰于千里;以其远至,号曰‘鹤觴’,亦名‘骑驴酒’。

永熙年中, 南青州刺史毛鸿宾齎酒之蕃,逢路贼,盗饮之即醉,皆被擒获,因復名‘擒奸酒’。游侠语曰:‘不畏张弓拔刀,唯畏白堕春醪。’”

刘白堕的国语词典

人名。生卒年不详,晋河东人。擅长酿酒。暑夏六月,曝晒其酿的酒,历经一旬,味仍不变,饮之,则久醉而不醒。

刘白堕的网络释义

刘白堕

  • 刘白堕,旧时中国民间信仰之一,为酿酒业所崇拜的行业神祇之一。相传为 南北朝 时善于酿酒的人。
  • 汉字详情

    liú [liu]
    部首: 438
    笔画: 6
    五笔: YJ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KLN
    四角: 024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金,从刀,丣( yǒu)声。本义:杀,戮)

    (2) 同本义(含有大规模杀戮的意思)

    胜殷遏刘,耆代尔功。——《诗·周颂·武》

    重我民,无尽刘。——《书·盘庚上》。孔传:“刘,杀也。”

    秦晋宋卫之间谓杀曰刘, 晋之北鄙亦曰刘。——《方言》卷一

    芟夷我农功,虔刘我边垂。(虔:杀戮)。——《左传·成公十三年》

    (3) 克,战胜

    咸刘商王纣,执矢恶臣百人。——《逸周书·世俘》

    名词

    (1) 兵器名。斧钺

    一人冕,执刘,立于东堂。——《书·顾命》。孔传:“刘,钺属。” 孔颖达疏引 郑玄曰:“刘,盖今鑱斧。”

    (2) 姓

    形容词

    剥落,凋残

    靡草不凋,无木不刘。——明· 刘基《擢彼乔松》

    英文翻译

    surname; kill, destroy

    方言集汇

    ◎ 粤语:lau4
    ◎ 潮州话:lau5

    宋本广韵

    bái [bai]
    部首: 501
    笔画: 5
    五笔: RRRR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A
    四角: 260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本义:白颜色)

    (2) 同本义 古人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

    白,西方色也。殷用事物色白。——《说文》

    虚室生白。——《庄子·人间世》

    若白驹之过隙。——《庄子·知北游》

    白昼大都之中。——《汉书·贾谊传》

    白玉不毁,孰为圭璋。——《庄子·马蹄》

    须眉交白。——《庄子·渔父》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秦风·蒹葭》

    目辨白黑美恶。——《荀子·荣辱》

    太子及宾客知其一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战国策·燕策》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雪白(像雪一样的洁白);白衣(白衣人。古代未仕者穿的白衣)

    (4) 纯洁;代表清流贤正

    粉身碎骨浑可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5) 又如:白心(使心得以澄明清静;指洁白明静的心)

    (6) 亮;明亮。与“暗”相对

    雄鸡一声天下白。——李贺《致酒行》

    (7) 又如:东方发白;白日鬼(指日间公然招摇撞骗的人)

    (8) 一无所有

    白手起家成业。——《杂纂新录》

    (9) 又如:白文(不附加注解的书本正文;俗称“阴文”,碑文或印文虚白的部分);白手起家(自食其力而没有任何凭藉依恃而创建家业);白社(无人祭祀的土地庙,亦指荒无人烟的家乡);白大人(没有功名的人);白战(徒手相搏);一穷二白

    (10) 字形写错(如笔画错或误写为同音异义的字)的或字音读错的 。如:念白字;写白字

    (11) 显著

    礼义不加于国,则功名不白。——《荀子·天论》

    (12) 真诚;坦白

    机心存于心中,则纯白不备。——《庄子·天地》

    (13) 观点或行动极端保守或反动的 。如:白军;白匪

    名词

    (1) 古时罚酒用的酒杯。也泛指酒杯

    屡读屡叫绝,辄拍案浮一大白。——《虞初新志》

    飞觞举白。——左思《吴都赋》

    (2) 戏曲或歌剧中在只说不唱的语句 。如:独白;对白

    (3) 地方话 。如:苏白

    (4) 指白话,跟“文言”相对 。如:文白夹杂

    (5) 姓

    白起,小竖子耳。——《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动词

    (1) 清楚,明白

    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高启《书搏鸡者事》

    (2) 又如:不白之冤;真相大白

    (3) 表明;说明

    吾将以死白之。——《吕氏春秋·士节》

    是女子也,不能白事。——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4) 又如:自白(自我表白);表白(对人解释,说明自己的意思)

    (5) 禀告;报告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6) 上告;控告

    式白君,而君荐之,何也?——《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7) 使…白

    乃斫大树白而书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岳飞《满江红》

    副词

    (1) 白白,平白

    咱们金玉一般的人,白叫这两个现世宝玷污了去。——《红楼梦》

    白什么改了姓更了名。——睢景臣《高祖还乡》

    (2) 又如:白死;白活;白等;白瞪(白瞪眼,束手无策的样子);白做了一天工夫;白得;白看戏

    (3) 单单;只是

    要是白来逛逛呢便罢,有什么说,只管告诉二奶奶——《红楼梦》

    (4) 竟。与“不”连用 。如:叫了半天,白不答应;白当(竟;竟然)

    英文翻译

    white; pure, unblemished; bright

    方言集汇

    ◎ 粤语:baak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pak8 [梅县腔] pak8 [沙头角腔] pak8 [客语拼音字汇] pag6 ped6 [海陆丰腔] pak8 [客英字典] pak8 [陆丰腔] pak8 [东莞腔] pak8 [宝安腔] pak8
    ◎ 潮州话:bêh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傍陌陌二開入聲開口二等bʰɐkbrak/beak
    duò [duo]
    部首: 334
    笔画: 11
    五笔: BDEF
    五行:
    仓颉: NBG
    四角: 741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土,隋声。甲骨文字形,右边是“阜”(象陡坡),左边是倒过来的“人”。会意。表示人从陡坡上掉下。本义:毁坏)

    (2) 同本义

    堕,败城阜曰堕。——《说文》

    万事堕哉。——《书·益稷》

    堕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西汉· 贾谊《过秦论》

    周道衰,法度堕。——《汉书·刑法志》

    敌人纷堕如落叶。——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堕废(毁坏;衰落);堕罪(降罪);堕地(落地。指出生);堕局(落入骗避);堕睫(落泪);堕坠(跌落);飞机堕海

    (4) 脱落 。如:堕齿;堕角;堕指(冻掉手指);堕颠(脱发秃顶)

    形容词

    (1) 假借为“惰”。懒散;懈怠

    臣下堕而不忠,则卑辱困穷。——《管子·形势》

    动无堕容,口无虚言。——《淮南子·兵略》

    (2) 又如:堕慢(懈怠轻慢);堕夫(懒汉);堕民(惰民);堕怠(怠慢;懒惰);堕倪(怠惰傲慢);堕容(精神不振,有怠惰之色)

    英文翻译

    fall, sink, let fall; degenerate

    方言集汇

    ◎ 粤语:do6
    ◎ 潮州话:dui6(tŭi) , hui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