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牧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割草放牧。
《左传·昭公六年》:“禁芻牧採樵,不入田。”《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一》:“帝令 史建瑭 以轻骑尝寇,获芻牧者二百人,问其兵数,精兵七万。” 梁启超 《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乘舆播荡,神京陆沉,天坛为芻牧之场,曹署充屯营之帐, 中国 数千年来,外侮之辱未有甚于此时者也。”
放牧的人。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卜式 试于芻牧, 弘羊 擢于贾竖, 衞青 奋於奴僕, 日磾 出於降虏,斯亦曩时版筑饭牛之朋矣。” 唐 陆龟蒙 《村夜二篇》诗之二:“祗効芻牧言,敢防轻薄駡。”
家畜。指马牛羊之类。
《旧唐书·罗弘信传》:“ 存信 御军无法,侵 魏 之芻牧, 弘信 不平之。” 章炳麟 《“社会通诠”商兑》:“盖宗法社会之视外人,理同寇盗,凡皆侵其芻牧,夺其田畴而已。”
引证解释
⒈ 割草放牧。
引《左传·昭公六年》:“禁芻牧採樵,不入田。”
《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一》:“帝令史建瑭以轻骑尝寇,获芻牧者二百人,问其兵数,精兵七万。”
梁启超《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乘舆播荡,神京陆沉,天坛为芻牧之场,曹署充屯营之帐, 中国数千年来,外侮之辱未有甚于此时者也。”
⒉ 放牧的人。
引《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卜式试于芻牧, 弘羊擢于贾竖, 衞青奋於奴僕, 日磾出於降虏,斯亦曩时版筑饭牛之朋矣。”
唐陆龟蒙《村夜二篇》诗之二:“祗効芻牧言,敢防轻薄駡。”
⒊ 家畜。指马牛羊之类。
引《旧唐书·罗弘信传》:“存信御军无法,侵魏之芻牧, 弘信不平之。”
章炳麟《“社会通诠”商兑》:“盖宗法社会之视外人,理同寇盗,凡皆侵其芻牧,夺其田畴而已。”
刍牧的国语词典
放牲畜吃草。
刍牧的网络释义
刍牧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兼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又(手)从草,表示以手取草。俗作芻。本义:割草)
(2) 同本义
芻,刈草也。象包束草之形。——《说文》。按,象断草包束以饮马牛者也。
七曰刍粖之式。——《周礼·太宰》
淫刍荛者。——《左传·昭公十三年》
禁刍牧采樵。——《左传·昭公六年》
刍莝养马。——《越绝书·外传本事》
(3) 又如:刍牧(割草放牧)
(4) 用草喂牲口
刍之三月。——《周礼·地官·充人》
(5) 又如:刍养(饲养)
名词
(1) 喂牲畜的草
食以刍叔。——《庄子·列御寇》
馈之刍米。——《左传·僖公二十九年》
民争负薪刍助之。——《资治通鉴》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宋史》
(2) 又如:刍菽(饲养牛马 的草料);刍粟(粮草);刍薪(柴草);刍藁(饲养牲畜的干草);刍豆(草和豆);刍茭(干草);刍粮(刍食,刍粟,粮草);刍厩(饲料屋);刍灵(用茅草扎成的人马);刍藁(干草);刍菽(刍豆)
(3) 谷类植物的茎杆
(4) 割草的人
陛下不废刍言,则端士贤者必当自效。——《旧唐书》
(5) 吃草的牲口
民食刍豢。——《庄子·齐物论》
(6) 又如:刍豢(指牛羊猪狗。牛羊食草,称刍;犬豕食谷,称豢。也泛指祭祀用的牺牲)
形容词
浅陋,鄙俗 。如:刍语(谦辞。草野鄙陋者的议论);刍言(草野之人的言论。后用以比喻浅陋的言论。今常用以谦称自己的言论。同“刍议”);刍论(刍议。浅陋的议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牛,从攴(
),表示手拿棍棒牧牛(羊)。本义:放牧牲畜)(2) 同本义
掌牧六牲。——《周礼·牧人》
谁扞牧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注:“牛曰牧。”
周宣王之牧正。——《列子·黄帝》。注:“养禽兽之长也。”
牧人乃梦。——《诗·小雅·无羊》
郊外谓之牧。——《尔雅》
使牧羝。——《汉书·李广苏建传》
权汉节牧羊。
郴州荛牧儿。—— 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行牧且荛。
(3) 又如:牧所(牧养牲畜的处所);牧苑(牧场。牧地。牧放牲畜的地方);牧子(放牧的人;牧童);牧夫(放牧牲畜的人)
(4) 统治;主管
请牧基贤者思。——《荀子·成相》。注:“治也。”
(5) 又如:牧司(牧夫,牧人。管民政的地方官);牧字(治理抚育)
名词
(1) 牧人;牧民
牧,养牛人也。——《说文》
尔牧来思。——《诗·小雅·无羊》
马有圉,牛有牧。——《左传·昭公七年》
(2) 又如:牧豕奴(放牧牲畜的仆人);牧笛(牧民或牧童所吹的笛子);牧啸(牧人的啸歌);牧奴(对放牧者的蔑称)
(3) 牧场 。如:牧丁(旧时官府牧场的差役);牧长(牧场的长官);牧监(隋唐掌牧地的官署)
(4) 掌畜牧的官员或官署
而建其牧。——《周礼·大宰》。注:“侯伯有功德者,加命作州长,谓之牧。”
八命作牧。——《周礼·大宗伯》
吾记天圣中先公为 群牧判官。—— 司马光《训俭示康》
(5) 又如:牧马所(宋有牧马监,掌牧马之事;小说家所捏造的一种职司);牧正(牧官之长,主管畜牧)
(6) 古代州的长官
九州之长入天子之国,曰牧。——《礼记·曲礼》
(7) 又如:牧令(旧时称地方长官);牧守(牧伯。州郡的长官);牧宰(泛指州县长官)
(8)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muk8 [台湾四县腔] muk8 [东莞腔] muk7 [陆丰腔] muk7 [客语拼音字汇] mug6 [海陆丰腔] muk8 [宝安腔] muk8 [客英字典] muk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目 | 莫六 | 明 | 屋三 | 入聲 | 屋 | 開口三等 | 通 | 東 | mĭuk | miu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