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变线

qiē biàn xiàn [qie bian xian]

词语释义

切变线,气象学术语,主要是相对流场而言的一种天气系统,主要出现在对流层中低层,在700hPa和850hPa等压面上最为显著。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在一定区域内,两侧空气的流向、流速有显著差异的分界线。切变线附近常有利于出现降水天气。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切变线和辐合区的存在是强回波得以维持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2、结果表明:产生本次大暴雨的中尺度系统是低空急流、切变线和中尺度低压。
3、生成在青藏高原东部在四川盆地发展的低涡及与其相连的切变线是暴雨产生的主要的天气系统;
4、中尺度波状雨区的持续旺盛发展可能产生新的中到中间尺度雨成冷性切变线雨带,形成强降水和第一个暴雨区。
5、总磁场和分磁场之间存在着依赖于磁路最短原则的切变线。
6、高空西风槽和南支槽及其前侧的副热带急流和低空强西南气流及准静止切变线是诱发福建省春季冰雹最主要的天气系统。
7、受切变线影响,华北管区、西北管区东部和东北管区中北部多雷阵雨。
8、水汽在对流层中上层的切变线附近辐合,大降水落区与切变线相一致。
9、在切变线水汽带范围变宽时,高原切变线稳定;
10、发现沿切变线走向有一条中尺度涡管,位于对流层中低层,高度呈波状起伏。
11、主要影响系统来自低层切变线、高空低槽和地面静止锋;
12、我们发现台风内存在三条切变线。
13、切变线水汽带减弱时,高原切变线东南移。
14、冷暖气流在切变线南侧、低空急流左侧交汇,产生强烈辐合上升运动,触发了强降水。
15、而总体PBL参数化,虽然其涡度演变和垂直结构也能基本模拟出来,但不能模拟出切变线低涡在PBL内的迅速加强;
16、台风螺旋云(雨)带的形成和移行应该与台风本身的结构密切相关。我们发现台风内存在三条切变线。
17、中尺度切变线、强锋区、蒙古气旋和地面冷锋是引发沙尘暴的主要影响系统;
18、凹槽是为了赶上在作为一种威慑切变线到采摘。
19、冰雹发生前,大气有不稳定能量,低空切变线加剧了大气层结不稳定,促进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冰雹天气。
20、分析表明,中低层的中尺度气旋和气旋性切变线是触发和维持此次大暴雨的重要动力因素;
21、横槽切变线,高层冷空气,低层暖空气,地面剧烈增温,都有利于促进对流不稳定;
22、福建冬季暴雨主要是南支槽东移、切变线维持和冷空气南下影响所致;
23、产生在ITCZ内的台风中存在三条切变线。
24、对流层低层干位涡场特征表现为,风暴区形成干位涡等值线密集区和风场切变的耦合。
25、若东风随高度减弱的地区,基本气流的垂直切变为西风,则坏天气区在槽线以东。
26、较强的上升运动与风垂直切变相互作用,促使对流系统发展形成飑线,产生雷雨大风。
27、详细介绍了基于VAD技术的垂直风廓线产品(VWP)的应用技术,此产品对确定热力平流类型、垂直风切变等都是有用的。
28、地面中尺度低压中心和与之配置的切变线北侧对特大暴雨落区有较好的指示。
29、结果表明:这次冰雹天气过程是由于低层大气能量不断积累、低空切变线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而产生的。
30、地面流场和能量场的分析明显反映出了飑线在地面切变线后部,风向、风速辐合区前部。

切变线造句

切变线和辐合区的存在是强回波得以维持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结果表明:产生本次大暴雨的中尺度系统是低空急流、切变线和中尺度低压。
生成在青藏高原东部在四川盆地发展的低涡及与其相连的切变线是暴雨产生的主要的天气系统;
中尺度波状雨区的持续旺盛发展可能产生新的中到中间尺度雨成冷性切变线雨带,形成强降水和第一个暴雨区。
总磁场和分磁场之间存在着依赖于磁路最短原则的切变线。
高空西风槽和南支槽及其前侧的副热带急流和低空强西南气流及准静止切变线是诱发福建省春季冰雹最主要的天气系统。
受切变线影响,华北管区、西北管区东部和东北管区中北部多雷阵雨。
水汽在对流层中上层的切变线附近辐合,大降水落区与切变线相一致。
在切变线水汽带范围变宽时,高原切变线稳定;
发现沿切变线走向有一条中尺度涡管,位于对流层中低层,高度呈波状起伏。
主要影响系统来自低层切变线、高空低槽和地面静止锋;
我们发现台风内存在三条切变线。
切变线水汽带减弱时,高原切变线东南移。
冷暖气流在切变线南侧、低空急流左侧交汇,产生强烈辐合上升运动,触发了强降水。
台风螺旋云(雨)带的形成和移行应该与台风本身的结构密切相关。我们发现台风内存在三条切变线。
中尺度切变线、强锋区、蒙古气旋和地面冷锋是引发沙尘暴的主要影响系统;
凹槽是为了赶上在作为一种威慑切变线到采摘。
冰雹发生前,大气有不稳定能量,低空切变线加剧了大气层结不稳定,促进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冰雹天气。
分析表明,中低层的中尺度气旋和气旋性切变线是触发和维持此次大暴雨的重要动力因素;
横槽切变线,高层冷空气,低层暖空气,地面剧烈增温,都有利于促进对流不稳定;

汉字详情

qiē,qiè [qie]
部首: 207
笔画: 4
五笔: AVN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PSH
四角: 47720

详细解释

qiē

动词

(1) (形声。从刀,七声。本义:用刀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

(2) 同本义 。如:切花(从植株上剪下的花枝或枝叶);切心(比喻痛切);切肺(祭祀所用的肺);切象(切,割取。取象以作比喻);切腹(剖腹自杀);切菜;切肉

(3) 治骨。加工珠宝骨器的工艺名称 。如:切错(治理器物);切玉(割玉);切镂(镂刻;雕刻)

(4) 切磋。指学行上切磋相正 。如:切切(相互敬重切磋勉励的样子);切正(切磋相正);切直(切磋相正);切摩(切磋相正);切磨(切磋相正);切责(互相切磋责勉);切厉(切磋砥砺)

(5) 直线、曲线或面等与圆、弧或球相交于一点 。如:切面;切球;切圆

(6) 另见 qiè

qiè

动词

(1) 摩擦;接触

切,摩也。——《广雅》

不待切脉。——《史记·扁鹊仓公传》

可切循把握。——《淮南子·原道》

(2) 又如:切齿(咬紧牙齿。形容痛恨);切磨(摩擦;摩搓);切摩(摩擦);切循(抚摩)

(3) 契合。与…相一致 。如:不切实际;译文不切原意;切正(恰切平正);切用(切合实用);切至(犹切当);切事(切合情事);切病(切中弊病)

(4) 一定要

诸位切不可乱动。——《老残游记》

(5) 又如:切照(依照;按照);切须(必须;切要);切不可骄傲;切勿吸烟;切勿(务必不要);切戒(务须避免);切莫(务必不要);切须(务必)

(6) 靠近;贴近

切于身心。——清· 刘开《问说》

(7) 又如:切倚(相依相偎,十分亲昵);切邻(近邻);切心(贴身);亲切(亲近;密切)

形容词

(1) 急切;急迫

切问而近思。——《论语》。皇疏:“犹急也。”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迨诉频切。——唐· 李朝威《柳毅传》

其切如是。——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2) 又如:出国心切;激切(言语直而急);心切(心情急迫);切峻(急切严厉);切事(迫切的事);切问(急切问难);切紧(迫切、要紧)

(3) 深;深切

切,深也。——《汉书·霍光传》注

(4) 又如:切恐(深怕);切爱(深深的爱);痛切(悲痛而深切);切究(深究);切怛(深切悲伤);切谢(深切感谢)

(5) 恳切;率直

直言世谏。——《汉书·东方朔传》

(6) 又如:切谓(恳切地说);切劝(诚恳地相劝);热切(热烈恳切);切至(恳切周至)

(7) 严厉

故为政以苛为察,以切为明…大败大裂之道也。——《文子·上礼》

(8) 又如:切责(严厉谴责);切让(严厉责备);切厉(严厉)

(9) 激烈

旋以论事过切,为宰臣所非。——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

(10) 又如:切论(激切的议论);切愕(谓激切直言)

(11) 严重 。如:切手(致人死命的招数)

(12) 另见 qiē

英文翻译

cut, mince, slice, carve

方言集汇

◎ 粤语:cai3 cit3
◎ 客家话:[梅县腔] ciet7 [客语拼音字汇] qiad5 [客英字典] ciet8 [东莞腔] cet7 [海陆丰腔] ciet7 [宝安腔] cet7 [沙头角腔] ciet7 [台湾四县腔] ciet7 [陆丰腔] tsia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二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七計齊開去聲開口四等tsʰieicheh/cey
biàn [bian]
部首: 228
笔画: 8
五笔: YOC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CE
四角: 0040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攴( ),孌( luán)声。本义:变化,改变)

(2) 同本义

变,更也。——《说文》

变,易也。——《小尔雅》

变者,非常也。——《白虎通》

一阖一辟谓之变。——《易·系辞》

病变而药不变。——《吕氏春秋·察今》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下有变…百姓熟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不得已,变姓名。——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变文协韵(古文修辞术语。用变换文字或颠倒词序等手段使句子的音调和谐);天气突变;巨变(巨大的变化);变豹(即豹变,指人发迹而富贵);变宫(中国古代七音的一种。即宫的变声,比高宫低半音)

(4) 变通

善言而不知变,未可谓能说也。——汉· 桓宽《盐铁论》

(5) 发动事变

待吕氏变而共诛之。——《汉书·高后纪》

(6) 又如:变谋(变乱的图谋);变震(变乱震惊)

名词

(1) 事变,有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

变遂发。——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哗变(称军队突然叛变);变事(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

(3) 灾异,异常的自然现象

灾异愈甚,天变成形。——《汉书·五行志》

天变不足畏。——《宋史·王安石传》

(4) 又如:变怪(灾变怪异)

英文翻译

change, transform, alter; rebel

方言集汇

◎ 粤语:bin3

宋本广韵

xiàn [xian]
部首: 332
笔画: 8
五笔: XG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VMIJ
四角: 2315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戔( jiān)声。本义:用棉麻丝毛等材料拈成的细缕)

(2) 同本义

线,缕也。——《说文》。按古文从糸,泉声。

中国不绝如线。——《公羊传·僖公四年》

爱惜起东西来,连个线头儿都是好的。——《红楼梦》

(3) 又如:线儿提的(提线木偶。借指酒后失态,步法踉跄);毛线;丝线;缝纫线

(4) 细长如线的东西

天云一线。——清· 姚鼐《登泰山记》

(5) 又如:线溜(细长的山水)

(6) 线索

并多雇素暗夷语线民,假装济夷办艇,作为内应。——清· 林则徐《焚剿夷船擒获汉奸折》

(7) 又如:线上的(同行);明线;内线;暗线

(8) 金属线 。如:导线;天线;火线;地线;电线

(9) 几何学名词 。指一个点任意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直线和曲线两种。如:实线;虚线;曲线;直线

(10) 记录边界、区域或等高线的标记

唐人线画,流动如生。—— 鲁迅《书信集·致李桦》

(11) 又如:边线;中线;水线;防线;警戒线

(12) 铁路线,铁路的路轨或路基 。如:京广线;专线;各干线;支线

(13) 辐射线 。如:光线;紫外线;红外线;宇宙线;射线

动词

通“骟”。阉割 。如:线鸡(阉鸡。指阉割或阉割过的鸡)

量词

用于抽象事物 。如:一线希望;一线光明;一线儿红

英文翻译

line, thread, wire; clue

方言集汇

◎ 粤语:sin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