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量

fèn liàng [ fen liang]
注音 ㄈㄣˋ ㄌ一ㄤ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分量 fènliàng

(1) 比喻价值、作用、对判断有影响的力量

他们的意见总是很有分量
weight

(2) 重量;达到标准的数量

这桶牛奶的分量是否足
measure

词语解释

  1. 谓分为若干份时所当得之量。

    《宋史·后妃传上·英宗高皇后》:“后弟内殿崇班 士林 ,供奉久,帝欲迁其官,后谢曰:‘ 士林 获升朝籍,分量已过,岂宜援先后家比?’辞之。” 宋 岳飞 《辞例赐银绢札子》:“伏望圣慈,俯垂睿照,收还所赐银绢,庶使稍安分量,不至盈满,取进止。”

  2. 犹重量。

    《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骡夫説:‘一个人儿不行,你瞧不得那件头小,分量够一百多斤呢!’” 沈从文 《湘西·沅水上游几个县分》:“二十年前,乡下人上场决斗时,尚有手携着手,用分量同等的刀相砍的公平习惯。” 浩然 《艳阳天》第一章:“副队长 马同峰 捧着 马之悦 那封信反复地看着,好象在手上掂掂它有多少分量。”

  3. 犹力量。

    《朱子全书》卷四:“若是大底功业便用大圣贤做,小底功业便用小底贤人做,各随他分量做出来,如何强得?” 老舍 《黑白李》:“彼此对看着,一齐微笑,神气和默默中的领悟,都比言语更有分量。”

  4. 犹质量。

    徐铸成 《报海旧闻·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 任公 ﹞写了几本如《清代学术思潮史》等有分量的书。” 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五:“在编辑方针上,讲求生意经的老板总是希望刊物文章短一些,内容‘杂’一些;而编者则希望活泼之外,也应尽可能地登一些有分量的作品。”

  5. 犹比重,比例。

    邓小平 《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我们现在还不能让所有的高等院校普遍加重科研的分量,但是重点大学都要逐步加重科研的分量,逐步增加科研的任务。” 柯灵 《香雪海·阿波罗降临人世》:“大诗人 歌德 在人类文化宝库中,占有很重的分量。”

  6. 犹轻重,深浅。

    清 李渔 《玉搔头·误投》:“还亏他知分量,自称阿父。可知道论年纪儘堪生养。”《红楼梦》第一一五回:“ 甄寳玉 道:‘弟少时不知分量,自谓尚可琢磨;岂知家遭消索,数年来更比瓦砾犹贱。’”

  7. 分别;差异。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人之学问,皆可勉强,惟记性各有分量,必禀之天。”

引证解释

⒈ 谓分为若干份时所当得之量。

《宋史·后妃传上·英宗高皇后》:“后弟内殿崇班士林,供奉久,帝欲迁其官,后谢曰:‘ 士林获升朝籍,分量已过,岂宜援先后家比?’辞之。”
宋岳飞《辞例赐银绢札子》:“伏望圣慈,俯垂睿照,收还所赐银绢,庶使稍安分量,不至盈满,取进止。”

⒉ 犹重量。

《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骡夫説:‘一个人儿不行,你瞧不得那件头小,分量够一百多斤呢!’”
沈从文《湘西·沅水上游几个县分》:“二十年前,乡下人上场决斗时,尚有手携着手,用分量同等的刀相砍的公平习惯。”
浩然《艳阳天》第一章:“副队长马同峰捧着马之悦那封信反复地看着,好象在手上掂掂它有多少分量。”

⒊ 犹力量。

《朱子全书》卷四:“若是大底功业便用大圣贤做,小底功业便用小底贤人做,各随他分量做出来,如何强得?”
老舍《黑白李》:“彼此对看着,一齐微笑,神气和默默中的领悟,都比言语更有分量。”

⒋ 犹质量。

徐铸成《报海旧闻·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任公﹞写了几本如《清代学术思潮史》等有分量的书。”
萧乾《一本褪色的相册》五:“在编辑方针上,讲求生意经的老板总是希望刊物文章短一些,内容‘杂’一些;而编者则希望活泼之外,也应尽可能地登一些有分量的作品。”

⒌ 犹比重,比例。

邓小平《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我们现在还不能让所有的高等院校普遍加重科研的分量,但是重点大学都要逐步加重科研的分量,逐步增加科研的任务。”
柯灵《香雪海·阿波罗降临人世》:“大诗人歌德在人类文化宝库中,占有很重的分量。”

⒍ 犹轻重,深浅。

清李渔《玉搔头·误投》:“还亏他知分量,自称阿父。可知道论年纪儘堪生养。”
《红楼梦》第一一五回:“甄寳玉道:‘弟少时不知分量,自谓尚可琢磨;岂知家遭消索,数年来更比瓦砾犹贱。’”

⒎ 分别;差异。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人之学问,皆可勉强,惟记性各有分量,必禀之天。”

分量的国语词典

事物的轻重、多寡。

分量的网络释义

分量

  • 分量是一个词语,读音为fèn liàng,有分为若干份时所当得之量;重量;力量;质量;比重,比例;轻重,深浅;分别,差异等意思。
  • 分量的翻译

    英语: (vector)​ component, quantity, weight, measure
    法语: poids

    分量造句

    这个西瓜分量不轻,有十几斤。
    朋友这两个字,有着一生的分量。
    如果你确定她也爱你,就和她掏掏你的真心,让她知道你有多爱她,不用说离开她你活不了之类的,只要让她知道她在你心中的分量就够了。
    生命最有分量的部分,正是我们要做自己,承担所有的责任。
    校长的这番话说得很有分量。
    老师的话不多,分量却很重,话语里的每个字,都轻轻地拨响了同学们的心弦。
    未来和过去的分量决定一个人的人生。有的人未来对他们的人生影响很大,有的人过去对他们更重要。这两种人就算生活在同一个环境裏,就算拥有共同的回忆,在他们眼裏,时间流逝的速度明显不同,而且他们的思维也不同。
    她的话儿不多,分量却很重,话语里的每个字,都拨响了同学们的心弦。
    不要总觉得被轻视,先问问自己有没有分量。
    妈妈很年轻,他在我心中的分量是无穷的。
    一个的生命分量有多重,他所留下的脚印就有多深。
    道德的分量有多重,人生留下的脚印就有多深。
    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
    拍摄有分量有深度的作品:不妨锁定一个主题,用一辈子时间去拍摄!
    班门弄斧,不知分量;岑楼齐末,不识高卑。
    思念的分量,与这场梦境同重,不多也不少。
    精密的天平可以称出一只金戒指的分量,哪里又有能够称出草戒指真正分量的衡具呢?
    我轻轻的尝一口,分量虽然不多,却将你的爱完全吸收。
    对推销员而言,售后服务不是随便可以做好的,仍有很重的分量。
    奖章和头衔不能让你上天堂,善行才能增加你的分量。

    汉字详情

    fēn,fèn [fen]
    部首: 201
    笔画: 4
    五笔: WV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CSH
    四角: 80227

    详细解释

    fēn

    动词

    (1) (会意。从八,从刀。“八”就是分;从“刀”,是以刀剖物,使之分开的意思。本义:一分为二)

    (2) 同本义。分开,分成,分出,与“合”相对

    分,别也。——《说文》

    死生分。——《礼记·月令》

    然则何以分之?——《荀子·礼论》

    以齐之分,奉之而不足。——《荀子·仲尼》

    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晋· 干宝《搜神记》

    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文官武将…分两行而入。——《三国演义》

    (3) 又如:分合(分开与合并);分地(分割土地;分封土地);分间(分开,间隔);分灶(分家度日)

    (4) 辨别,区分

    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元· 关汉卿《窦娥冤》

    (5) 又如:分绝(区别;分隔);分划(区分;划分);分殊(区分;区别);分年(区别年岁)

    (6) 分给,分配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庄公十年》

    而官与吏剖分矣。——清· 方苞《狱中杂记》

    (7) 又如:分与(分给);分茅裂土(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按封地方向用白茅包土给予受封者)

    (8) 离开;离别

    执手分道去,各自还家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分袂(分手、离别);分北(分离);分首(离别);分违(分隔。离别)

    (10) 分派,委派某人到某一岗位上去或担任某一职务 。如:分任务;分工作

    (11) 分散

    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孙子·谋攻》

    (12) 又如:分损(分散,减少);分披(披散;分散)

    (13) 把…隔开成两半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清· 姚鼐《登泰山记》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

    (14) 又如:分界牌(分别阳间和阴间(生和死)的界标);分墨(中分墨线。相当于设计图的中心线)

    (15) 排解,调和矛盾

    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斗,今日朕分之矣。——《后汉书》

    (16) 分担,共同承担

    己乃分城而守。——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17) 又如:分过(分担过失、过错);分谤(分担别人受到的诽谤)

    名词

    (1) 表示分数 。如:三分之一;五分之四

    (2) 计数单位的十分之一 。如:分贝;三分成绩

    (3) 节候名 。如:春分;秋分

    量词

    (1) 时间单位,等于1/60小时,或60秒

    (2) 角度测量单位,等于1/60度或60秒

    (3) 长度单位,寸的十分之一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明· 魏学洢《核舟记》

    (4) 价值等于某货币单位百分之一的单位

    (5) 用数字表示的质量等级(如牲口或黄油的等级);常以100分为最高等级,并根据某种规定的方案,对一些指定的重要特征(如形态、皮毛的情况、香味等)分配分数,总分恰为100分

    副词

    (1) 分头;分别

    吾与足下分任之。——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分遣贝勒及它将略定东南郡县。——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2) 又如:分置(分别设置);分统(分别统率);分掌(分管);分治(分别治理)

    形容词

    (1) 分出的(部分) 。如:分店;分号;分行;分卡(分站)

    (2) 通“纷”。乱,杂

    分其师众,人既迷芒,必其将亡,亡之道也。——《管子·势》

    (3) 又如:分错(纷乱错杂)

    (4) 另见 fèn

    fèn

    名词

    (1)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孙子·谋攻》

    (2) 又如:股分;部分;分资(共同送礼或办事情时每个人所分摊的钱);分例(按规定或习惯分发的每人一份的钱或物);分均(各分相等)

    (3) 分际,合适的界限

    两个正斗到分际。——《水浒传》

    (4) 又如:分际(紧要关头;程度;地步;分毫);分直(分齐。犹分际)

    (5) 成分。特定物质包含、提供或产生的量 。如:水分;盐分;养分;肥分

    (6) 职分;本分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出师表》

    (7) 又如:本分;分守(职守);分事(职分);分素(职分确定)

    (8) 原则;原理

    况夫先王之道、仁义之统、诗书礼乐之分乎?——《荀子》

    (9) 身分 。如:分上(本分之内;情面;有面子、能说情的人);分理(名分与事理);分限(本分);分势(地位权势)

    (10) 资质

    夫聪明者,英之分也,不得雄之胆则说不行;胆者,雄之分也,不得英之智则事不成。——《人物志》

    (11) 缘分;命运;机遇 。如:分福(福分);分缘(缘分)

    (12) 情分

    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曹植《赠白马王彪》

    (13) 又如:分好(情义,友谊)

    动词

    (1) 甘愿;满意

    不分桃花红胜锦,生憎柳絮白于绵。——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

    (2) 又如:分甘(甘愿)

    (3) 意料;料想

    自分已死久矣。——《汉书·苏武传》

    (4) 又如:分定(命中注定)

    (5) 另见 fēn

    英文翻译

    divide; small unit of time etc.

    方言集汇

    ◎ 粤语:fan1 fan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fun1 fun5 [陆丰腔] fun6 fun1 [客英字典] fun1 fun5 [东莞腔] fun1 [梅县腔] fun1 fun5 bun1 [宝安腔] fun1 | fun3 | bun1 bin1 [客语拼音字汇] bin1 bun1 fun1 fun4 [台湾四县腔] fun1 fun5 bun1 [海陆丰腔] fun1 fun6 bun1
    ◎ 潮州话:hung1 hung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府文平聲合口三等pyon/piun
    liáng,liàng [liang]
    部首: 429
    笔画: 12
    五笔: JGJF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AMWG
    四角: 60105

    详细解释

    liáng

    动词

    (1) (形声。本义:用量器计算容积或长度)

    (2) 同本义

    量,称轻重也。——《说文》。段注:“称者,铨也。汉志曰:量者,所以量多少也。衡权者,所以均物平轻重也。此训量为称轻重者,有多少斯有轻重,视其多少可辜搉其重轻也,其字之所以从重也。”

    苦称量之不审也兮。——《楚辞·惜誓》

    为之斗斛以量之。——《庄子·胠箧》

    不量凿而正枘兮。——《楚辞·离骚》

    量入以为出。——《礼记·王制》

    (3) 又如:比量(不用尺而用手、绳、棍等大概地量一量;比试);量柴头数米角比喻做事小气吝啬,斤斤计较;量地(丈量土地);量酒(量酒人,量酒博士。都指酒店中接待顾客的伙计);量珠(以斗量明珠以买侍妾。后指纳妾为量珠之聘);量视(衡量;看待)料量(计量);量校(以量器测定校核)

    (4) 衡量,酌量

    事君者量而后入。——《礼记·少仪》。注:“量其事意合成否。”

    量功名日,分财用,平板干。——《左传》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苏洵《六国论》

    进步未可量。——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度德量力。——《三国志·诸葛亮传》

    量敌之众寡。——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量力而处之。——《资治通鉴》

    (5) 又如:量移(被贬谪在边远地方的官员遇大赦时酌量移到京郊)

    (6) 通“緉”。双

    未知一生当箸几量屐?——《世说新语·雅量》

    (7) 另见 liàng

    liàng

    名词

    (1) 量器,计算物体容积的器具,如斗斛一类的容器

    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左传》

    (2) 又如:量度(测量容量和长度的标准);量鼓(古量器名。量可知斗斛之数;鼓是量器名)

    (3) 数量;数目 。如:产量(产品的总量);少量(比较少的数量和分量);量度(事物在数量上、程度上的变化);量数(即数量)

    (4) 度量;器量

    上(皇上)少有大量。——李延寿《南史》

    (5) 又如:量窄(气量狭小);量浅(器量狭小);量气(气量);量识(识量,器量见识)

    (6) 容量,容受事物的限度

    唯酒无量,不及乱。——《论语·乡党》

    (7) 又如:酒量;饭量;容量;量中(指满足一定数额)

    (8) 由某一化学试验结果所得到的并用来表示被试验物质特征的数值 。如:脂肪油的含碘量

    (9) 标准;规格

    黄金者,用之量也。——《管子·乘马》

    (10) 又如:量度(计量多少和长短的标准)

    (11) 抱负

    瑜雅量高致。——《三国志》

    (12) 才华

    刘备以 亮有殊量。——《三国志》

    动词

    (1) 估量;揣度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诗》

    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资治通鉴》

    (2) 又如:量入为出;忖量;量抹(量视。轻视,蔑视);量人(衡量长短,以至苛责于人);量才称职(审量人的才能,授予适当的职务)

    (3) 料想

    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如:量度(量忖。思量,考虑);量他不敢来

    (5) 另见 liáng

    英文翻译

    measure, quantity, capacity

    方言集汇

    ◎ 粤语:loeng4 loeng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ong2 liong6 [客英字典] liong5 | liong2 [沙头角腔] liong5 liong2 [陆丰腔] liong3 [客语拼音字汇] liong2 liong4 [东莞腔] liong5 liong2 [宝安腔] liong5 | liong2 [梅县腔] liong2 liong5 [台湾四县腔] liong2 liong5 [梅县腔] lio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呂章陽開平聲開口三等lĭaŋl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