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分配
(1) 按比例分发,尤指按比例分发给一个集团的成员
(2) 划分并按份分
(3) 分成部分并分派或留出供各种处置、关心或活动之用
(4) 大中专毕业生的指令性就业
词语解释
分别相配;配合。
《左传·昭公二十年》“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 唐 孔颖达 疏:“声之清浊,凡有五品,自然之理也。圣人配於五方:宫居其中,商、角、徵、羽分配四方。” 宋 苏轼 《御试制科策》:“夫五行之相沴,本不至於六。六沴者,起於诸儒欲以六极分配五行,於是始以皇极附益而为六。”
引申为媲美。
清 朱彝尊 《满庭芳·佛手柑和严荪友》词:“鏤酥片,餘香未减,分配小龙团。”
分别配享。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布政使司城隍庙》:“如 浙江 ,则当题其主曰‘ 浙江 等处承宣布政使城隍之神’,而以 杭州府 城隍之神配享,置主於殿中之左。又次而以 仁和县 、 钱塘县 城隍之神,分配於东西两廡,庶几事体合宜。”
按一定标准分给。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悉将降人分配诸将,众遂数十万。”《隋书·司马德勘传》:“ 化及 署诸将,分配士卒,乃以 德勘 为礼部尚书,外示美迁,实夺其兵也。” 赵树理 《实干家潘永福》:“这三十亩地是未被分配过的地主土地,其它已分配了的土地各有主,无法调拨。”
犹言配备给。
唐 元稹 《望云骓马诗》:“望云騅,尔之种类世世奇。当时 项王 骑尔祖,分配英雄称霸主。”
安排;分派。
老舍 《上任》:“这是官事,谁该买东西去,谁该送信去,都应当分配好。” 丁玲 《母亲》:“她分配每一个人做一些什么事,连极小的事她也不会忘记。”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四章:“我刚刚从部队里回来,工作还没有分配。”
经济学上指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即社会上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产品或价值在社会上不同阶级或社会集团间的分配。分配方式决定于社会制度。
引证解释
⒈ 分别相配;配合。
引《左传·昭公二十年》“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 唐孔颖达疏:“声之清浊,凡有五品,自然之理也。圣人配於五方:宫居其中,商、角、徵、羽分配四方。”
宋苏轼《御试制科策》:“夫五行之相沴,本不至於六。六沴者,起於诸儒欲以六极分配五行,於是始以皇极附益而为六。”
⒉ 引申为媲美。
引清朱彝尊《满庭芳·佛手柑和严荪友》词:“鏤酥片,餘香未减,分配小龙团。”
⒊ 分别配享。
引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布政使司城隍庙》:“如浙江,则当题其主曰‘ 浙江等处承宣布政使城隍之神’,而以杭州府城隍之神配享,置主於殿中之左。又次而以仁和县、钱塘县城隍之神,分配於东西两廡,庶几事体合宜。”
⒋ 按一定标准分给。
引《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悉将降人分配诸将,众遂数十万。”
《隋书·司马德勘传》:“化及署诸将,分配士卒,乃以德勘为礼部尚书,外示美迁,实夺其兵也。”
赵树理《实干家潘永福》:“这三十亩地是未被分配过的地主土地,其它已分配了的土地各有主,无法调拨。”
⒌ 犹言配备给。
引唐元稹《望云骓马诗》:“望云騅,尔之种类世世奇。当时项王骑尔祖,分配英雄称霸主。”
⒍ 安排;分派。
引老舍《上任》:“这是官事,谁该买东西去,谁该送信去,都应当分配好。”
丁玲《母亲》:“她分配每一个人做一些什么事,连极小的事她也不会忘记。”
陈登科《风雷》第一部第四章:“我刚刚从部队里回来,工作还没有分配。”
⒎ 经济学上指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即社会上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产品或价值在社会上不同阶级或社会集团间的分配。分配方式决定于社会制度。
分配的国语词典
区分支配。
分配的网络释义
分配 (经济学术语)
分配 (汉语词语)
分配的翻译
反义词
分配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fēn
动词
(1) (会意。从八,从刀。“八”就是分;从“刀”,是以刀剖物,使之分开的意思。本义:一分为二)
(2) 同本义。分开,分成,分出,与“合”相对
分,别也。——《说文》
死生分。——《礼记·月令》
然则何以分之?——《荀子·礼论》
以齐之分,奉之而不足。——《荀子·仲尼》
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晋· 干宝《搜神记》
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文官武将…分两行而入。——《三国演义》
(3) 又如:分合(分开与合并);分地(分割土地;分封土地);分间(分开,间隔);分灶(分家度日)
(4) 辨别,区分
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元· 关汉卿《窦娥冤》
(5) 又如:分绝(区别;分隔);分划(区分;划分);分殊(区分;区别);分年(区别年岁)
(6) 分给,分配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庄公十年》
而官与吏剖分矣。——清· 方苞《狱中杂记》
(7) 又如:分与(分给);分茅裂土(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按封地方向用白茅包土给予受封者)
(8) 离开;离别
执手分道去,各自还家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分袂(分手、离别);分北(分离);分首(离别);分违(分隔。离别)
(10) 分派,委派某人到某一岗位上去或担任某一职务 。如:分任务;分工作
(11) 分散
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孙子·谋攻》
(12) 又如:分损(分散,减少);分披(披散;分散)
(13) 把…隔开成两半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清· 姚鼐《登泰山记》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
(14) 又如:分界牌(分别阳间和阴间(生和死)的界标);分墨(中分墨线。相当于设计图的中心线)
(15) 排解,调和矛盾
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斗,今日朕分之矣。——《后汉书》
(16) 分担,共同承担
己乃分城而守。——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17) 又如:分过(分担过失、过错);分谤(分担别人受到的诽谤)
名词
(1) 表示分数 。如:三分之一;五分之四
(2) 计数单位的十分之一 。如:分贝;三分成绩
(3) 节候名 。如:春分;秋分
量词
(1) 时间单位,等于1/60小时,或60秒
(2) 角度测量单位,等于1/60度或60秒
(3) 长度单位,寸的十分之一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明· 魏学洢《核舟记》
(4) 价值等于某货币单位百分之一的单位
(5) 用数字表示的质量等级(如牲口或黄油的等级);常以100分为最高等级,并根据某种规定的方案,对一些指定的重要特征(如形态、皮毛的情况、香味等)分配分数,总分恰为100分
副词
(1) 分头;分别
吾与足下分任之。——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分遣贝勒及它将略定东南郡县。——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2) 又如:分置(分别设置);分统(分别统率);分掌(分管);分治(分别治理)
形容词
(1) 分出的(部分) 。如:分店;分号;分行;分卡(分站)
(2) 通“纷”。乱,杂
分其师众,人既迷芒,必其将亡,亡之道也。——《管子·势》
(3) 又如:分错(纷乱错杂)
(4) 另见
fèn
名词
(1)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孙子·谋攻》
(2) 又如:股分;部分;分资(共同送礼或办事情时每个人所分摊的钱);分例(按规定或习惯分发的每人一份的钱或物);分均(各分相等)
(3) 分际,合适的界限
两个正斗到分际。——《水浒传》
(4) 又如:分际(紧要关头;程度;地步;分毫);分直(分齐。犹分际)
(5) 成分。特定物质包含、提供或产生的量 。如:水分;盐分;养分;肥分
(6) 职分;本分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出师表》
(7) 又如:本分;分守(职守);分事(职分);分素(职分确定)
(8) 原则;原理
况夫先王之道、仁义之统、诗书礼乐之分乎?——《荀子》
(9) 身分 。如:分上(本分之内;情面;有面子、能说情的人);分理(名分与事理);分限(本分);分势(地位权势)
(10) 资质
夫聪明者,英之分也,不得雄之胆则说不行;胆者,雄之分也,不得英之智则事不成。——《人物志》
(11) 缘分;命运;机遇 。如:分福(福分);分缘(缘分)
(12) 情分
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曹植《赠白马王彪》
(13) 又如:分好(情义,友谊)
动词
(1) 甘愿;满意
不分桃花红胜锦,生憎柳絮白于绵。——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
(2) 又如:分甘(甘愿)
(3) 意料;料想
自分已死久矣。——《汉书·苏武传》
(4) 又如:分定(命中注定)
(5)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fun1 fun5 [陆丰腔] fun6 fun1 [客英字典] fun1 fun5 [东莞腔] fun1 [梅县腔] fun1 fun5 bun1 [宝安腔] fun1 | fun3 | bun1 bin1 [客语拼音字汇] bin1 bun1 fun1 fun4 [台湾四县腔] fun1 fun5 bun1 [海陆丰腔] fun1 fun6 bun1
◎ 潮州话:hung1 hung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分 | 府文 | 幫 | 文 | 平聲 | 文 | 合口三等 | 文 | 臻 | pyon/piu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酉,己声。按:一说不从“己”声,应是“妃”省声。本义:用不同的酒配制而成的颜色)
(2) 同本义
配,酒色也。——《说文》。吴善述广义校订:“配即《内则》注所谓以清与糟相配也。”
(3) 假借为“妃”。配偶,夫妻的称呼。后多指妻
遇其配主。——《易·丰》
天立厥配。——《诗·大雅·皇矣》
配稷契兮恢唐功。——《楚辞·王逸·九思守志》
(4) 又如:元配;继配;配匹(配偶);配耦(配偶);配头(方言。配偶);配丽(配偶)
动词
(1) 结婚,婚配
安得配君子,共乘双飞鸾。——李白《感兴》
(2) 又如:配人(出嫁,嫁人);配嫁(婚配出嫁)
(3) 衬托,陪衬
独有太白配残月。——韩愈《东方半明》
(4) 又如:红花配绿叶;配衬(陪衬,衬托)
(5) 分给;配给
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生空房宿。——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6) 又如:调配(调动分配);搭配(按一定目的安排分配);配率(分配的比率);配当(分配,配合);配钱(折合为现钱)
(7) 充军, 流放
配向江南卑湿地。——白居易《缚戎人》
(8) 又如: 配格(依罪情的大小、流刑的轻重定配所远近的规定);配隶(流放充军);配防(发配罪人守边);配没(把罪人的家属发配为奴隶)
(9) 配合;结合 。如:配搭(相配;配合);配殿(正殿左右两旁的偏殿);配本(指合版本不同的书而配成全书);配手(配合工作的帮手);配主(对事物主体的配合);配命(配合天命)
(10) 配制 。如:配药方;配颜色;配眼镜
(11) 配享。 如:配神(配享神灵);配祔(配享);配祭(配享);配极(配享于宗庙);配享(古代以有功于王朝的贤人或功臣,附祭在孔庙、帝王庙或其他祠庙中;以功臣附祭于祖庙)
(12) 动物雌雄交合 。如:配马;配猪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ui5 [东莞腔] pui5 [海陆丰腔] poi5 [陆丰腔] pui5 [宝安腔] pui5 [客英字典] pui5 [梅县腔] pi5 pui5 [台湾四县腔] poi5 [客语拼音字汇] pi4 pui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配 | 滂佩 | 滂 | 灰 | 去聲 | 隊 | 合口一等 | 蟹 | 灰 | kʰuət | phuaih/phuo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