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面

chū miàn [ chu mian]
注音 ㄔㄨ ㄇ一ㄢ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出面 chūmiàn

(1) 牵头;以…为主;挺身而出

支部出面干预
act in one's own capacity or on behalf of an organization

词语解释

  1. 以个人或集体的名义做某种事。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九回:“我在此地做官,不便出面做生意,所以一切都用的是某记,并不出名。” 茅盾 《锻炼》十六:“您的目的是逼迫 英 、 美 、 法 三国出面。然而, 老崔 ,您毕竟是书生之见!” 浩然 《艳阳天》第一二八章:“ 萧长春 捉摸着 李世丹 的口气和 马之悦 出面这件事儿,感到问题非常的严重。”

  2. 瑶族婚俗。夫妇生子之后,携酒同回妇家,称为“出面”。与俗所谓回门相似,唯时间长短不同。

    宋 朱辅 《溪蛮丛笑》:“﹝瑶族﹞婚娶、媒聘以铜与盐,至端午约於坡上,相携而归,名拕亲。拕亲之后,年岁生子,引妻携酒归见妇家,名出面。”

  3. 古代南方风俗。长少相干犯,则少者出物,谓之出面。见 宋 洪迈 《容斋四笔·渠阳蛮俗》。

引证解释

⒈ 以个人或集体的名义做某种事。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九回:“我在此地做官,不便出面做生意,所以一切都用的是某记,并不出名。”
茅盾《锻炼》十六:“您的目的是逼迫英、美、法三国出面。然而, 老崔,您毕竟是书生之见!”
浩然《艳阳天》第一二八章:“萧长春捉摸着李世丹的口气和马之悦出面这件事儿,感到问题非常的严重。”

⒉ 瑶族婚俗。夫妇生子之后,携酒同回妇家,称为“出面”。与俗所谓回门相似,唯时间长短不同。

宋朱辅《溪蛮丛笑》:“﹝瑶族﹞婚娶、媒聘以铜与盐,至端午约於坡上,相携而归,名拕亲。拕亲之后,年岁生子,引妻携酒归见妇家,名出面。”

⒊ 古代南方风俗。长少相干犯,则少者出物,谓之出面。见宋洪迈《容斋四笔·渠阳蛮俗》。

出面的国语词典

亲自出来承揽处理。

出面的网络释义

出面 (汉语词语)

  • 出面,指牵头;以个人或集体的名义做某种事。语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九回:“我在此地做官,不便出面做生意,所以一切都用的是某记,并不出名。”
  • 出面的翻译

    英语: to appear personally, to step in, to step forth, to show up
    德语: persönlich eingreifen (auftreten, erscheinen)​ (V)​
    法语: se mettre en avant, prendre l'initiative, donner son nom

    出面造句

    经过长老出面排解后,一场纠纷就此冰消瓦解了。
    这件事如果他出面的话,一定会马到成功。
    他善于排难解纷,街坊邻居有什麼争执,往往都麻烦他出面解决。
    英国人老成持重地出面了。
    公司现在群龙无首,急需有人出面来主管一切。
    别写了,直接跟父亲好好沟通一下吧,如果感觉自己沟通有困难,可以请母亲出面沟通一下。
    自古婆媳关系微妙,这个事情应该鼓动儿子去做。公婆不宜出面说此事。
    要是没您出面排难解纷,我们夫妻可能早已各分东西了。
    哇!割鸡焉用牛刀?这点小事竟然还劳驾您老亲自出面!
    无论什么事,只要你一出面,定会马到成功。
    这次因为他父亲大义灭亲出面作证,才能定他的罪。
    经过村委会出面调解,这场风波总算平息了。
    他德高望重,这次若由他出面交涉,想必能达成协议。
    这件棘手事,还得您老出面协调解决,发短心长嘛!
    他的出面干预就是要确认在你的生活中存在某个男人的影响。
    他现在已六神无主,得有人出面协助他处理善后。
    你那牛头马面,那丑陋的嘴脸,那扭曲的表情赛过凤姐,活人看了呕心吐血,鬼怪看来灰飞烟灭,平常怕你出来丢人现眼,今天你不用装扮一出面,今后的惊悚奖都将被你蝉联。哈哈!祝开心。
    重庆民工患矽肺病数人死亡,熊德明出面维权。
    政府出面充当网络警察,以充斥不良信息为由而压迫人民言论,正加剧了巴基斯坦宗教团体和世俗社会的隔阂。
    他向经理自告奋勇地说:"割鸡焉用牛刀?这种小事只须由我出面就可圆满解决。"。

    汉字详情

    chū [chu]
    部首: 219
    笔画: 5
    五笔: BMK
    五行:
    仓颉: UU
    四角: 22772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2) 同本义

    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

    句者毕出,萌者尽达。——《礼记·月令·季春》

    万物出乎震。——《易·说卦》

    (3) 引申为出入的“出”。出去,出来,与“入”相对

    诸侯出庙门俟。——《书·顾命》

    出自北门。——《诗·邶风·北门》

    我出我车。——《诗·小雅·出车》

    出车彭彭。

    群众既皆承命,相揖趋出。——《书·康王之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列子·汤问》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4) 又如:出关;出塞;出城;出东门

    (5) 出现;显露

    出自东方。——《诗·邶风·日月》

    月出之光。——《诗·齐风·鸡鸣》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欧阳修《醉翁亭记》

    (6) 又如:出化(显现);出落(透露,显示;弄得,只落得);出日(日出之处);出出(连续出现的样子)

    (7) 生产;产生

    殚其地之出。——柳宗元《捕蛇者说》

    (8) 又如:出产(生产)

    (9) 高出;超出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韩愈《师说》

    (10) 又如:出人(超越别人);出服(出了五服。指出了规定的服丧范围);出尖(拔尖;强出头);出景(突出);出月(出了本月;下个月)

    (11) 使出;拿出;取出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陶渊明《桃花源记》

    贫者出力

    (12) 又如:出费(拿出费用);出分子(拿出若干钱来送礼);出捐(拿出)

    (13) 发出,发布

    出言有章。——《诗·小雅·都人士》

    (14) 又如:出案(张榜);出布告

    (15) 出版;张贴出 。如:出书;出期刊

    (16) 出仕 。如:出充(出任);出佐(出任地方辅佐之官)

    (17) 逃亡

    不能改而出圜土者。——《周礼·大司寇》。注:“谓逃亡也。”

    (18) 又如:出彀(逃出樊笼);出甲(指逃兵)

    (19) 出嫁 。如:出入(女子嫁人为出,未嫁为入);出门子(出嫁);出室(出嫁);出女(已嫁之女)

    (20) 发泄;发散 。如: 出火(发泄欲火);出宝(赌博的一种)

    (21) 出生;生育 。如:出胎(降生);出腹(出生);出幼(发育长大成人)

    (22) 驱逐 。如:出夫(被逐出的赘婿)

    (23) 遗弃;休弃 。如:出母(被父休弃的生母);出妻(休弃妻子);出妇(被丈夫休弃的妇女)

    (24) 清除;清扫 。如:出粪(清除粪秽以肥田)

    (25) 舍弃;除去;去掉 。如:出命(献出生命);出洁(清除)

    (26) 脱离;释放;开脱 。如:出山(指经 过深山修行后重返人世;比喻出来干事);出籍(脱离所属的名籍)

    (27) 卖出 。如:出笏(卖掉,出手);出著(出着。出手)

    (28) 指军队出动 。如:出卒(出兵,派出军队);出陈(出阵。出兵列阵应战);出旅(出兵,出军)

    (29) 杀,处决 。如:出人(杀人;处决犯人);出公事(处决犯人)

    (30) 开脱罪名 。如:出脱(从轻发落或免予处理);出活(开脱)

    (31) 经过,穿过 。 如:出边(渡越边境)

    (32) 发生 。如:出事(发生事故);出岔(发生意外,出差错)

    (33) 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如:想出;看出;打出;跑出;走出;冒出

    量词

    一个独立的剧目或节目 。如:一出《白蛇传》

    英文翻译

    go out, send out; stand; produce

    方言集汇

    ◎ 粤语:ceot1
    ◎ 客家话:[梅县腔] chut7 [宝安腔] cut7 [客英字典] chut7 [东莞腔] cut7 [沙头角腔] cut7 [客语拼音字汇] cud5 [海陆丰腔] chut7 [台湾四县腔] cut7 [陆丰腔] chut7
    ◎ 潮州话:cug4 (tshu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尺類脂A合去聲合口三等脂Achjyih/tcvihtɕʰwi
    miàn [mian]
    部首: 904
    笔画: 9
    五笔: DMJD
    仓颉: MWSL
    四角: 106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脸)

    (2) 同本义

    面,颜前也。——《说文》

    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周礼·撢人》

    私面私献。——《周礼·司仪》

    大辂在宾阶面。——《书·顾命》

    必唾其面。——《战国策·赵策》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白居易《卖炭翁》

    女之靧面。——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椎髻仰面。——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面不厮睹(脸不对着看,表示生气);颜面(脸面;脸部;体面;面子);满面(整个面部)

    (4) 外表;表面

    微澜动水面。——韩愈《南山诗》

    (5) 又如:面从(表面顺从。指非出于由衷之愿);面友(非以真诚相交的朋友);面交(不以真诚相交的朋友);面朋(未以真诚相交的朋友)

    (6) 皮,面。遮盖物;遮盖另一物的东西 。如:书面儿;被面;夹袄面;鞋面

    (7) 部位;方面

    四面竹树环合。——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南面有三谷。——清· 姚鼐《登泰山记》

    (8) 又如:球的上表面;光明面;四面包围敌人;面面(各方面,各角度)

    (9) 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

    皆面也。——蔡元培《图画》

    体面互见。

    水面初平云脚低。——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 又如:舍体而取面;平面;面积

    (11) 情面 。如:面弱(讲情面;软弱)

    形容词

    (1) 当面

    面语之。——清· 方苞《狱中杂记》

    即面署第一。——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2) 又如:面欺(当面欺君);面是背非(面和心不和);面陈(当面陈述);面违(当面违逆他人意旨)

    动词

    (1) 朝向;面对;面向

    皆西面而望大王。——《战国策·秦策五》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列子·汤问》

    面山而居。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赵策》

    面墙而立,不成人也。——《晋书·凉武昭王传》

    开窗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南面召见。——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背山而面野。——〔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面壁(佛家语,指面对墙壁,端坐静修);面面相窥(你看我,我看你,互相对看);面墙而立(人如不学,就象面向墙壁而立,毫无所见);面面(面对面)

    (3) 见面

    许久不面,请到宫少坐一时,何如?——《西游记》

    (4) 又如:面圣(旧时称朝见皇帝为面圣)

    (5) 通“勔”。勉励

    天迪从子保,面稽天若。——《书·召诰》

    谋面,用丕训德。——《书·立政》

    (6) 通“偭”。面向

    尊壶者面其鼻。——《礼·少仪》

    (7) 通“偭”。背向

    马童面之。——《史记·项羽本纪》

    面而封之。——《汉书·张欧传》

    量词

    ——多用于扁平的物件。如:一面镜子;一面旗子

    名词

    (1) 面粉,小麦精细地磨成的粉

    麪,麦末也。——《说文》

    (2) 又如:面糊鬼(用面糊粘成的纸牌);玉米面;大米面;白面

    (3) 纤细微粒组成的物质 。如:胡椒面;药面

    形容词

    食物纤维少而柔软的 。如:这块白薯真面

    英文翻译

    face; surface; plane; side, dimension

    方言集汇

    ◎ 粤语:min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ien5 [客语拼音字汇] mian3 mian4 [海陆丰腔] mien5 [陆丰腔] mian5 [东莞腔] men5 [宝安腔] men5 [台湾四县腔] mien5 [客英字典] mien5 [梅县腔] mien5
    ◎ 潮州话:ming7 【揭阳】mêng7(mīng 旧时:mīn) min7(mī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三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彌箭仙A開去聲開口三等仙Amjenh/miennmĭɛ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