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车殄寇

chū chē tiǎn kòu [ chu che tian kou]
繁体 出車殄寇
注音 ㄔㄨ ㄔㄜ ㄊ一ㄢˇ ㄎㄡˋ

词语释义

出征消灭敌寇。

词语解释

  1. 出征消灭敌寇。

    《旧唐书·裴度传》:“在 宪宗 时,扫涤区宇,尔则有出车殄寇之勋。”

引证解释

⒈ 出征消灭敌寇。

《旧唐书·裴度传》:“在宪宗时,扫涤区宇,尔则有出车殄寇之勋。”

汉字详情

chū [chu]
部首: 219
笔画: 5
五笔: BMK
五行:
仓颉: UU
四角: 22772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2) 同本义

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

句者毕出,萌者尽达。——《礼记·月令·季春》

万物出乎震。——《易·说卦》

(3) 引申为出入的“出”。出去,出来,与“入”相对

诸侯出庙门俟。——《书·顾命》

出自北门。——《诗·邶风·北门》

我出我车。——《诗·小雅·出车》

出车彭彭。

群众既皆承命,相揖趋出。——《书·康王之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列子·汤问》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4) 又如:出关;出塞;出城;出东门

(5) 出现;显露

出自东方。——《诗·邶风·日月》

月出之光。——《诗·齐风·鸡鸣》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欧阳修《醉翁亭记》

(6) 又如:出化(显现);出落(透露,显示;弄得,只落得);出日(日出之处);出出(连续出现的样子)

(7) 生产;产生

殚其地之出。——柳宗元《捕蛇者说》

(8) 又如:出产(生产)

(9) 高出;超出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韩愈《师说》

(10) 又如:出人(超越别人);出服(出了五服。指出了规定的服丧范围);出尖(拔尖;强出头);出景(突出);出月(出了本月;下个月)

(11) 使出;拿出;取出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陶渊明《桃花源记》

贫者出力

(12) 又如:出费(拿出费用);出分子(拿出若干钱来送礼);出捐(拿出)

(13) 发出,发布

出言有章。——《诗·小雅·都人士》

(14) 又如:出案(张榜);出布告

(15) 出版;张贴出 。如:出书;出期刊

(16) 出仕 。如:出充(出任);出佐(出任地方辅佐之官)

(17) 逃亡

不能改而出圜土者。——《周礼·大司寇》。注:“谓逃亡也。”

(18) 又如:出彀(逃出樊笼);出甲(指逃兵)

(19) 出嫁 。如:出入(女子嫁人为出,未嫁为入);出门子(出嫁);出室(出嫁);出女(已嫁之女)

(20) 发泄;发散 。如: 出火(发泄欲火);出宝(赌博的一种)

(21) 出生;生育 。如:出胎(降生);出腹(出生);出幼(发育长大成人)

(22) 驱逐 。如:出夫(被逐出的赘婿)

(23) 遗弃;休弃 。如:出母(被父休弃的生母);出妻(休弃妻子);出妇(被丈夫休弃的妇女)

(24) 清除;清扫 。如:出粪(清除粪秽以肥田)

(25) 舍弃;除去;去掉 。如:出命(献出生命);出洁(清除)

(26) 脱离;释放;开脱 。如:出山(指经 过深山修行后重返人世;比喻出来干事);出籍(脱离所属的名籍)

(27) 卖出 。如:出笏(卖掉,出手);出著(出着。出手)

(28) 指军队出动 。如:出卒(出兵,派出军队);出陈(出阵。出兵列阵应战);出旅(出兵,出军)

(29) 杀,处决 。如:出人(杀人;处决犯人);出公事(处决犯人)

(30) 开脱罪名 。如:出脱(从轻发落或免予处理);出活(开脱)

(31) 经过,穿过 。 如:出边(渡越边境)

(32) 发生 。如:出事(发生事故);出岔(发生意外,出差错)

(33) 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如:想出;看出;打出;跑出;走出;冒出

量词

一个独立的剧目或节目 。如:一出《白蛇传》

英文翻译

go out, send out; stand; produce

方言集汇

◎ 粤语:ceot1
◎ 客家话:[梅县腔] chut7 [宝安腔] cut7 [客英字典] chut7 [东莞腔] cut7 [沙头角腔] cut7 [客语拼音字汇] cud5 [海陆丰腔] chut7 [台湾四县腔] cut7 [陆丰腔] chut7
◎ 潮州话:cug4 (tshu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尺類脂A合去聲合口三等脂Achjyih/tcvihtɕʰwi
chē,jū [che,ju]
部首: 405
笔画: 4
五笔: LGN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KQ
四角: 40500

详细解释

chē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有多种写法。象车形。本义:车子,陆地上有轮子的运输工具)

(2) 同本义

車,舆轮之总名。夏后时奚仲所造。象形。——《说文》。按,横视之肖,或云车少昊时驾牛,奚仲始驾马。

为车。大车、柏车、羊车,皆两辕,驾牛;田车、兵车、乘车,皆一辀,驾马。大车,平地任载车,柏车、山车,羊车、善车也;田车、兵车,乘车,通谓之小车。——《考工记·舆人》

车从马。——《左传·闵公元年》

车斑内外。——《国语·晋语》。注:“车雷也。”

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

晓驾炭车辗冰辙。——唐· 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开车;安步当车;杯水车薪;闭门造车;螳臂当车;车两 (古谓车一乘为一两);车盖(古代车上的伞形车篷。亦指具有此种车篷的车辆);车辐(连接车轮的边缘和车轮中心的直木条);车马辐辏(形容车马拥挤的情况)

(4) 特指战车,兵车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史记·陈涉世家》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5) 利用轮轴旋转的工具 。如:水车;纺车

(6) 牙床 。如:车辅相依(牙床和颊骨互相依存,比喻事物互相依存)

(7) 姓

动词

(1) 乘车

济济群英,车的车,步的步,陆续来了。——清· 心青《女界文明灯弹词》

(2) 用车床切削或使之成形 。如:车零件;车出一副桌子的腿

(3) 用水车升高水位 。如:车水(用水车排灌)

(4) 转动(多指身体) 。如:他又车过来对我说,他的背痛

量词

(1) 计算一车所载的容量单位。如:两车干柴

(2) 另见

名词

(1) 国际象棋中的一种棋子,它可以顺着平行于棋盘边的路随便走多少方格,假如没有其它棋子阻挡的话

(2) 中国象棋棋子的一种 。如:舍车保帅

(3) 另见 chē

英文翻译

cart, vehicle; carry in cart

方言集汇

◎ 粤语:ce1 geoi1
◎ 潮州话:cia1 ge1

宋本广韵

tiǎn [tian]
部首: 406
笔画: 9
五笔: GQWE
五行:
仓颉: MNOHH
四角: 1822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歺( è),剔解后的残骨。隶变人“歹”。从“歺”多与死亡有关。本义:断绝;竭尽)

(2) 同本义

殄,尽也。——《说文》

余风未殄。——《书·毕命》

邦国殄瘁。——《诗·大雅·瞻卬》

败国尽民。——《左传·宣公二年》

丁殄地财。——《淮南子·本经》

(3) 又如:殄瘁(困穷;贫病);殄绝(灭绝);殄世(绝嗣)

(4) 消灭

自王泽殄,风人辍采。——《文心雕龙·明诗》

武殄暴逆。——《史记·秦始皇本纪》

(5) 又如:殄平(消灭);殄熄(消灭;息灭);殄灭(消灭;灭绝);殄夷(杀尽);殄歼(歼灭)

(6) 昏迷 。

(7) 如:殄靡(靡费)

形容词

(1) 通“腆”。美好;善

燕婉之求,籧篨不殄。——《诗·邶风·新台》

(2) 又如:殄沌(杂乱不分貌)

英文翻译

to end; to exterminate

方言集汇

◎ 粤语:can2 tin5
◎ 客家话:[梅县腔] tien3 [宝安腔] ten3 [客英字典] tien5 [海陆丰腔] tien5 [客语拼音字汇] tian3 [台湾四县腔] tie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七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典先開上聲開口四等denx/deenjĭɛn
kòu [kou]
部首: 322
笔画: 11
五笔: PFQC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JMUE
四角: 3021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宀( mián),表示与室家房屋有关,从元(人),从攴( ),表示持械击打。意思是手持器械的人,侵犯到房子里来打人。本义:入侵;侵犯)

(2) 同本义

寇,暴也。与败贼 同义(朋侵)。——《说文》

寇贼奸宄。——《书·舜典》。传:“群行攻劫曰寇。”郑注:“强取为寇。”

凡兵作于内为乱,于外为寇。——《左传·文公七年》

大兵不寇。——《吕氏春秋·贵公》

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盐铁论·本议》

吐蕃发十万兵寇 西川。——《资治通鉴》

(3) 又如:寇戎(来犯的敌军);寇虐(侵掠残害之行)寇钞(攻劫掠夺);寇剽(抢劫);寇钞(亦作“寇抄”。劫掠);寇攘(劫掠;侵扰);寇窃(抢劫;盗窃)

(4) 砍伐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庄子·人间世》

名词

(1) 入侵者

西山寇盗莫相侵。——杜甫《登楼》

(2) 敌人

岂可复留此残寇,使长为国家之忧者。——《资治通鉴》

(3) 贼兵,敌军

在宋城上而待 楚寇矣。——《墨子·公输》

今寇众我寡。——《资治通鉴》

(4) 又如:寇乱(外寇与内乱。兵起于外为寇,起于内为乱)

(5) 盗匪

北与寇往来其间。——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6) 又如:寇逆(贼寇,叛逆);寇劫(指行劫的群盗);寇戎(匪患与战争);寇奸(寇贼奸宄)

(7) 姓

英文翻译

bandits, thieves; enemy; invade

方言集汇

◎ 粤语:kau3
◎ 客家话:[梅县腔] keu5 [台湾四县腔] keu5 kieu2 [客语拼音字汇] keu4 [东莞腔] keu5 [客英字典] keu5 [宝安腔] kiu5 [海陆丰腔] keu5 kie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十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