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挑

chū tiāo [ chu tiao]
注音 ㄔㄨ ㄊ一ㄠ

词语释义

亦作“出跳”。亦作“出条”。

亦作:出跳出条

词语解释

  1. 亦作“ 出跳 ”。亦作“ 出条 ”。犹出众;长成。多用指男女青春期体态、容貌、智能等。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是则是这寃家没軃剥,陡恁地精神偏出跳,转添娇。”《醒世姻缘传》第十一回:“ 萧夫人 道:‘出挑的比往时越发标致,我就不认的他了。’”《醒世姻缘传》第七一回:“ 虎哥 已长成十五岁,出条了个好小厮。”《红楼梦》第二十四回:“你倒比先越发出挑了,倒像我的儿子。”《红楼梦》第七二回:“这几年我虽没看见,听见説,越发出跳的好了。” 孙犁 《白洋淀纪事·天灯》:“那时她穿的那么破烂,又瘦又小,现在出跳成了这样一个仪态大方、丰满健壮的人。”如:不到一年,他就出挑成了师傅的得力帮手。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出跳”。亦作“出条”。犹出众;长成。多用指男女青春期体态、容貌、智能等。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是则是这寃家没軃剥,陡恁地精神偏出跳,转添娇。”
《醒世姻缘传》第十一回:“萧夫人道:‘出挑的比往时越发标致,我就不认的他了。’”
《醒世姻缘传》第七一回:“虎哥已长成十五岁,出条了个好小厮。”
《红楼梦》第二十四回:“你倒比先越发出挑了,倒像我的儿子。”
《红楼梦》第七二回:“这几年我虽没看见,听见説,越发出跳的好了。”
孙犁《白洋淀纪事·天灯》:“那时她穿的那么破烂,又瘦又小,现在出跳成了这样一个仪态大方、丰满健壮的人。”

如:不到一年,他就出挑成了师傅的得力帮手。

出挑的国语词典

少年男女到了青春期间,体态容貌转为美好出众。《醒世姻缘传.第一一回》:「出挑的比往时越发标致,我竟不认得他了。」《红楼梦.第二四回》:「你倒比先越发出挑了,倒像我的儿子。」也作「出跳」、「出脱」。

出挑的网络释义

出挑

  • 出挑是一个词语,意思是犹出众;长成。
  • 出挑造句

    建筑的户外有一些出挑的蔽阴的平台供主人在室外活动,增强了小屋和周围景观的动态联系。
    提及欧洲皇室情妇,大家脑海里难免涌现出白骨精似的性感尤物,她妖娆地挺起胸前的波霸,脸上绽放出挑逗、慧黠的微笑,再配以欲火中烧的媚眼。
    此外,特别提高的高腰线设计,则使得雪佛兰车型更为俊朗出挑,跃然而出的动感外型。
    每一峰的内门弟子,随时可以挑战其他峰的内门弟子,只要有人提出挑战,而另外一方又接受挑战,那么双方就可以在高台上一决胜负。
    收银阿姨穿了一件大红色的羽绒衫,很出挑。
    示威者作出挑衅举动时,士兵朝空中鸣枪。
    辛巧娘是王家川的小妾,她人如其名,心灵手巧,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描龙绣凤更是她拿手好戏,她的针线活儿,在城里是出了名的好,更难得人又长的十分出挑。
    那么对这样一个一直无视中国一贯的立场,而且常常做出挑衅行为的客人,你们是否还会继续邀请他们来参加国庆大典?
    外包正在对传统的一贯作业模式提出挑战。
    面对这个依然强势的西方中心主义观点,杜维明提出新儒学的发展关键在于对其价值提出挑战和回应。
    工业上很多引人注目的制作法的社会重要性大大增加,不可避免地使学校教育与工业生活的关系问题重要起来了。这样大规模的社会改造的发生,不会不向从不同社会状况继承下来的教育提出挑战,不会不对教育提出很多新的问题。
    提高做事效率。给自己提出挑战,以更少的财力精力更快地达到目标。要高效率!
    这是一个需要英雄、创造英雄的时代,平静的海面下,蜇伏已久的蛟龙将会破水而出,仰首发出挑战天下的嘶吼……
    幸好申华是国内一流球队,配备很完善,就算外出挑选人才也带着几个队医。
    小明自不量力,向我们的篮球教练发出挑战。
    这两个片子向电影工作者提出挑战,即制作完全"碳中立"的片子。
    老先生见我们一行对他的作品爱不释手,便提出挑选他最满意的送给我们,几番推脱之后还是愧受了。
    不满一年,他就出挑成一个好工人。
    又有一次,我们在骑马的时候,他又这样叫了一声,提出挑战。从这一点和其它方面可以看出他精力过人。
    如果这样的话,一份出挑的简历可是至关重要啊!

    汉字详情

    chū [chu]
    部首: 219
    笔画: 5
    五笔: BMK
    五行:
    仓颉: UU
    四角: 22772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2) 同本义

    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

    句者毕出,萌者尽达。——《礼记·月令·季春》

    万物出乎震。——《易·说卦》

    (3) 引申为出入的“出”。出去,出来,与“入”相对

    诸侯出庙门俟。——《书·顾命》

    出自北门。——《诗·邶风·北门》

    我出我车。——《诗·小雅·出车》

    出车彭彭。

    群众既皆承命,相揖趋出。——《书·康王之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列子·汤问》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4) 又如:出关;出塞;出城;出东门

    (5) 出现;显露

    出自东方。——《诗·邶风·日月》

    月出之光。——《诗·齐风·鸡鸣》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欧阳修《醉翁亭记》

    (6) 又如:出化(显现);出落(透露,显示;弄得,只落得);出日(日出之处);出出(连续出现的样子)

    (7) 生产;产生

    殚其地之出。——柳宗元《捕蛇者说》

    (8) 又如:出产(生产)

    (9) 高出;超出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韩愈《师说》

    (10) 又如:出人(超越别人);出服(出了五服。指出了规定的服丧范围);出尖(拔尖;强出头);出景(突出);出月(出了本月;下个月)

    (11) 使出;拿出;取出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陶渊明《桃花源记》

    贫者出力

    (12) 又如:出费(拿出费用);出分子(拿出若干钱来送礼);出捐(拿出)

    (13) 发出,发布

    出言有章。——《诗·小雅·都人士》

    (14) 又如:出案(张榜);出布告

    (15) 出版;张贴出 。如:出书;出期刊

    (16) 出仕 。如:出充(出任);出佐(出任地方辅佐之官)

    (17) 逃亡

    不能改而出圜土者。——《周礼·大司寇》。注:“谓逃亡也。”

    (18) 又如:出彀(逃出樊笼);出甲(指逃兵)

    (19) 出嫁 。如:出入(女子嫁人为出,未嫁为入);出门子(出嫁);出室(出嫁);出女(已嫁之女)

    (20) 发泄;发散 。如: 出火(发泄欲火);出宝(赌博的一种)

    (21) 出生;生育 。如:出胎(降生);出腹(出生);出幼(发育长大成人)

    (22) 驱逐 。如:出夫(被逐出的赘婿)

    (23) 遗弃;休弃 。如:出母(被父休弃的生母);出妻(休弃妻子);出妇(被丈夫休弃的妇女)

    (24) 清除;清扫 。如:出粪(清除粪秽以肥田)

    (25) 舍弃;除去;去掉 。如:出命(献出生命);出洁(清除)

    (26) 脱离;释放;开脱 。如:出山(指经 过深山修行后重返人世;比喻出来干事);出籍(脱离所属的名籍)

    (27) 卖出 。如:出笏(卖掉,出手);出著(出着。出手)

    (28) 指军队出动 。如:出卒(出兵,派出军队);出陈(出阵。出兵列阵应战);出旅(出兵,出军)

    (29) 杀,处决 。如:出人(杀人;处决犯人);出公事(处决犯人)

    (30) 开脱罪名 。如:出脱(从轻发落或免予处理);出活(开脱)

    (31) 经过,穿过 。 如:出边(渡越边境)

    (32) 发生 。如:出事(发生事故);出岔(发生意外,出差错)

    (33) 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如:想出;看出;打出;跑出;走出;冒出

    量词

    一个独立的剧目或节目 。如:一出《白蛇传》

    英文翻译

    go out, send out; stand; produce

    方言集汇

    ◎ 粤语:ceot1
    ◎ 客家话:[梅县腔] chut7 [宝安腔] cut7 [客英字典] chut7 [东莞腔] cut7 [沙头角腔] cut7 [客语拼音字汇] cud5 [海陆丰腔] chut7 [台湾四县腔] cut7 [陆丰腔] chut7
    ◎ 潮州话:cug4 (tshu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尺類脂A合去聲合口三等脂Achjyih/tcvihtɕʰwi
    tiāo,tiǎo [tiao]
    部首: 330
    笔画: 9
    五笔: RIQN
    五行:
    仓颉: QLMO
    四角: 52013

    详细解释

    tiāo

    动词

    (1) (本义的挑读 tiǎo,挖取)

    (2) 用肩膀担

    担挑双草履,壁依一乌藤。——陆游《自题传神》。

    (3) 又如:挑力(挑担。以肩荷物);挑包(肩挑包裹);挑码头(在码头上挑运东西);从对门坡上挑柴火;挑米;挑油;挑谷

    (4) 引申为承担;担当 。

    (5) 如:挑头的(领头,带头);挑家过日子;挑担子(承担责任或担负重任)

    (6) 挑选

    你不嫌不好,挑两块去好了。——《红楼梦》

    (7) 又如:挑兵(选募兵);挑补(挑选补官);挑踢(挑选);挑撮(撷章摘句);挑嘴(挑拣食物)

    (8) 挑剔

    他再不放人一点儿,专会挑人。——《红楼梦》

    (9) 又如:挑抉(挑剔);挑刺

    (10) 通“佻”。窃取

    却至挑天。——《国语》

    (11) 挖取

    时挑野菜和根煮。——唐· 杜荀鹤《山中寡妇》

    (12) 抬举

    只要六老爷别的事上多挑他们姐儿们就是了,这一席酒,我们效六老爷的劳。——《儒林外史》

    量词

    (1) 用于成挑儿的东西。

    (2) 如:一挑水;一挑柴火

    形容词

    (1) 修长貌。多指身材

    容长脸儿,长挑身材。——《红楼梦》

    (2) 通“佻”。轻佻

    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抉,其服不挑。——《荀子·强国》

    (3) 另见 tiǎo

    tiǎo

    动词

    (1) (形声。从手,兆声。本义:挑拨,挑动)

    (2) 同本义

    挑,挠也。——《说文》

    挠挑无极。——《庄子·太宗师》

    汉王欲挑战。——《汉书·高帝纪》

    故相如以琴心挑之。——《史记·司马相如传》

    目窕心与。——《文选·枚乘·七发》。注:“窕当为挑。史记曰:‘目挑心招’。张晏汉书注曰:‘挑,娆也。’”

    媒而挑之。——《列子·杨朱》

    (3) 又如:挑三豁四(搬弄是非);挑头子(挑起事端;借端生事);挑眼(嫌弃;挑刺);挑茶斡刺(寻事生非);挑缀(挑拨);挑拨弄火(挑逗;拨弄火舌);挑引(挑逗,逗引);挑泛(挑逗);挑招(挑逗勾引);挑狎(调戏);挑情(挑动情爱);挑发(挑动诱发);挑谑(逗引,调笑)

    (4) 挖取 。

    (5) 如:挑野菜;挑耳;挑治(挑挖治病);挑挖(挖掘);挑补(挖补);挑动(开挖);挑浚(清除淤塞,开通河道);挑剜(抠挖);挑菜(挖菜)

    (6) 用竿子把东西举起或支起 。

    (7) 如:把帘子挑起来;挑拨(拨动灯芯使灯火明亮)

    (8) 用指尖、棍尖等刺或戳 。

    (9) 如:挑火;挑刺;挑灯;挑破水泡

    (10) 显露

    贵人有过端,而说者明言礼义以挑其恶,如此者身危。——《韩非子》

    (11) 弹奏琵琶的一种指法,反手回拨

    轻拢慢捻抹复挑。——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名词

    (1) 汉字的笔画之一,由左斜上

    (2) 另见 tiāo

    英文翻译

    a load carried on the shoulders; to carry

    方言集汇

    ◎ 粤语:tiu1 tiu5 tou1
    ◎ 客家话:[梅县腔] tiau1 [沙头角腔] tiau1 [客英字典] tiau1 [陆丰腔] tiau1 [东莞腔] tiau1 [宝安腔] tiau1 [客语拼音字汇] tiau1 [海陆丰腔] tiau1 [台湾四县腔] tiau1
    ◎ 潮州话:tiou1/tiao1 tiê1/ti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三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吐彫平聲開口四等tʰieuth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