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御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出外娶妻;到外地入赘。
《吕氏春秋·上农》:“苟非同姓,农不出御,女不外嫁,以安农也。” 高诱 注:“御,妻也。”
出外治理。
晋 陆云 《赠鄱阳府君张仲膺诗》之一:“知机日难,子达其微。入辅帷幄,出御千里。”《晋书·齐王攸传》:“古者九命作伯,或入毗朝政,或出御方岳。”
帝王车驾临幸。
《明史·刘宗周传》:“乞陛下出御 皇极门 ,延见百僚,明言宗庙山陵在此,固守外无他计。”
引证解释
⒈ 出外娶妻;到外地入赘。
引《吕氏春秋·上农》:“苟非同姓,农不出御,女不外嫁,以安农也。”
高诱注:“御,妻也。”
⒉ 出外治理。
引晋陆云《赠鄱阳府君张仲膺诗》之一:“知机日难,子达其微。入辅帷幄,出御千里。”
《晋书·齐王攸传》:“古者九命作伯,或入毗朝政,或出御方岳。”
⒊ 帝王车驾临幸。
引《明史·刘宗周传》:“乞陛下出御皇极门,延见百僚,明言宗庙山陵在此,固守外无他计。”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2) 同本义
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
句者毕出,萌者尽达。——《礼记·月令·季春》
万物出乎震。——《易·说卦》
(3) 引申为出入的“出”。出去,出来,与“入”相对
诸侯出庙门俟。——《书·顾命》
出自北门。——《诗·邶风·北门》
我出我车。——《诗·小雅·出车》
出车彭彭。
群众既皆承命,相揖趋出。——《书·康王之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列子·汤问》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4) 又如:出关;出塞;出城;出东门
(5) 出现;显露
出自东方。——《诗·邶风·日月》
月出之光。——《诗·齐风·鸡鸣》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欧阳修《醉翁亭记》
(6) 又如:出化(显现);出落(透露,显示;弄得,只落得);出日(日出之处);出出(连续出现的样子)
(7) 生产;产生
殚其地之出。——柳宗元《捕蛇者说》
(8) 又如:出产(生产)
(9) 高出;超出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韩愈《师说》
(10) 又如:出人(超越别人);出服(出了五服。指出了规定的服丧范围);出尖(拔尖;强出头);出景(突出);出月(出了本月;下个月)
(11) 使出;拿出;取出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陶渊明《桃花源记》
贫者出力
(12) 又如:出费(拿出费用);出分子(拿出若干钱来送礼);出捐(拿出)
(13) 发出,发布
出言有章。——《诗·小雅·都人士》
(14) 又如:出案(张榜);出布告
(15) 出版;张贴出 。如:出书;出期刊
(16) 出仕 。如:出充(出任);出佐(出任地方辅佐之官)
(17) 逃亡
不能改而出圜土者。——《周礼·大司寇》。注:“谓逃亡也。”
(18) 又如:出彀(逃出樊笼);出甲(指逃兵)
(19) 出嫁 。如:出入(女子嫁人为出,未嫁为入);出门子(出嫁);出室(出嫁);出女(已嫁之女)
(20) 发泄;发散 。如: 出火(发泄欲火);出宝(赌博的一种)
(21) 出生;生育 。如:出胎(降生);出腹(出生);出幼(发育长大成人)
(22) 驱逐 。如:出夫(被逐出的赘婿)
(23) 遗弃;休弃 。如:出母(被父休弃的生母);出妻(休弃妻子);出妇(被丈夫休弃的妇女)
(24) 清除;清扫 。如:出粪(清除粪秽以肥田)
(25) 舍弃;除去;去掉 。如:出命(献出生命);出洁(清除)
(26) 脱离;释放;开脱 。如:出山(指经 过深山修行后重返人世;比喻出来干事);出籍(脱离所属的名籍)
(27) 卖出 。如:出笏(卖掉,出手);出著(出着。出手)
(28) 指军队出动 。如:出卒(出兵,派出军队);出陈(出阵。出兵列阵应战);出旅(出兵,出军)
(29) 杀,处决 。如:出人(杀人;处决犯人);出公事(处决犯人)
(30) 开脱罪名 。如:出脱(从轻发落或免予处理);出活(开脱)
(31) 经过,穿过 。 如:出边(渡越边境)
(32) 发生 。如:出事(发生事故);出岔(发生意外,出差错)
(33) 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如:想出;看出;打出;跑出;走出;冒出
量词
一个独立的剧目或节目 。如:一出《白蛇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chut7 [宝安腔] cut7 [客英字典] chut7 [东莞腔] cut7 [沙头角腔] cut7 [客语拼音字汇] cud5 [海陆丰腔] chut7 [台湾四县腔] cut7 [陆丰腔] chut7
◎ 潮州话:cug4 (tshuk)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出 | 尺類 | 昌 | 脂A合 | 去聲 | 寘 | 合口三等 | 脂A | 止 | chjyih/tcvih | tɕʰwi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为“行”的省写,中为绳索形,右是“人”形。意为人握辔行于道中,即驾驶车马。本义:驾驶车马)
(2) 同本义。也作“驭”
御,使马也。——《说文》
徒御不惊。——《诗·小雅·车攻》
以御见,侍中。——《汉书·荀彘传》
礼乐射御书数。——《周礼·大司徒》
梁弘御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众…甚未足畏。——《资治通鉴》
(3) 又如:御轮(赶车);御策(驾驭马匹的鞭子);御正(驾驶使不偏斜);御夫(驾驭车马的人)
(4) 后亦泛指驾驭一切运行或飞行之物
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反。——三国魏· 曹植《洛神赋》
(5) 又如:御天(控御天道);御气(制御血气);御物(驾驭万物)
(6) 统治;治理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汉· 贾谊《过秦论》
(7) 又如:御世(治理天下);御民(统治人民);御宇(统治天下)
(8) 控制;约束以为己用 。如:御节(主掌季节);御气(制御血气)
(9) 统率;率领
皇帝亲御六师,即离三蜀,霜戈万队,铁马千群。——《旧唐书》
(10) 又如:御兵(统率军队)
(11) 使用;应用
不可以御蓬。——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12) 又如:御器(使用器具)
(13) 载,装运
乘六马,御妇人以出正闺。——《说苑》
(14) 抵挡
无御之者。——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不知御。——明· 刘基《卖柑者言》
(15) 又如:御寒
(16) 违逆
天下服而无御,四境 静而无虞。——《新书》
(17) 驾临
帝御温德殿。——《三国演义》
(18) 又如:御便殿(皇帝驾临便殿)
(19) 指侍奉皇帝的妃嫔
倚嫔御歌。——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名词
(1) 驾驶车马的人
徒御不惊,大庖不盈。——《诗·小雅》
腊月,陈王之汝阴,还至下城父,其御 庄贾杀以降 秦。——《史记》
(2) 车和马
沙市放船寒月白,渚宫留御古苔斑。—— 王安石《送王龙图》
(3) 仆役,侍从,陪伴主人提供服务的人
宾御如浮云,从风各消散。——李白《南奔书怀》
(4) 宫中女官名
王御不参一族。——《国语》。韦昭注:“御,妇官也。”
(5) 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的敬称
出御便殿。——清· 张廷玉《明史》
(6) 又如:御膳(皇帝的饮食);御笔(皇帝亲笔书写);御酒(专供皇帝、宫廷饮用的酒);御弟(皇上的弟弟);御状(向皇帝告状)
(7) 宫禁 。如:御街(京城里的大街);御试(殿试);御堤(禁苑中的堤);御殿(宫殿)
动词
(1) 息止;禁止;阻止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则不御。——《易·系辞上》
亦以御冬。——《诗·邶风·谷风》
于是又节用御欲。——《荀子·荣辱》
(2) 又如:御水(避水旱灾);御火(避火灾);御守(防守);御捍(防御,保卫);御寇(防御贼寇);御备(防备)
(3) 抵御
亦以御冬。——《诗·邶风·谷风》
御寒暑之美服。——《公羊传·桓公八年》
晋人御师必于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4) 又如:御凶(抗拒凶邪之气);御战(为抵御敌人的侵犯而作战)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i5 [海陆丰腔] ngi6 [梅县腔] ngi5 ham2 [宝安腔] ngi3 [客语拼音字汇] ngi4 yi4 [台湾四县腔] ngi5 [陆丰腔] gni6 [东莞腔] ngi5
◎ 潮州话:ghe6(gŭr) ghe7(gūr)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御 | 牛倨 | 疑 | 魚 | 去聲 | 御 | 開口三等 | 遇 | 魚 | ŋĭo | ngioh/ngiv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