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其不备

chū qí bù bèi [chu qi bu bei]
繁体 出其不備
注音 ㄔㄨ ㄑ一ˊ ㄅㄨˋ ㄅㄟ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犹言出其不意。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3回:“这倒不是道家法术,倒是用兵最精的所谓‘守如处女,出如脱兔’,‘出其不备’的妙策。”

成语用法

出其不备作谓语;指乘人不备。

引证解释

⒈ 犹言出其不意。

《红楼梦》第七三回:“黛玉笑道:这倒不是道家法术,倒是用兵最精的所谓‘守如处女,出如脱兎’,‘出其不备’的妙策。”

出其不备的国语词典

趁人没有准备时出击。

出其不备的网络释义

出其不备

  • 出其不备是一个成语,读音是chū qí bù bèi,意思是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 出其不备造句

    韦索看在眼里,却依旧按兵不动,其实他不想要打草惊蛇,自有打算,只是下了一枚暗棋,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出其不备,将军,直捣黄龙。
    今天连夜行动,固然可以出其不备,但就怕找不准目标,再说如果打完连夜回去,弟兄们肯定吃不消。
    老者说动了其余人,趁着夜色,出其不备救出方信,取了邓盛的首级星夜来投。
    李雪妍知道,刚才之所以能让潘宏志那般狼狈,主要是因为出其不备。
    我这招叫先礼后兵,在说话的同时我已经掂了掂手上的镇鬼铜玺,等到出其不备,我就狠狠的拍上去。
    这速度也太快了吧,虽然是出其不备,可也比盗贼玩家快多了,而且后面竟然有一道残影,难道这就是云翔星辰的绝技吗?
    因此,暗灭魔法只适合正大光明的去捣乱,不适合出其不备,一击必杀!这片树墙,刚才已经被夜白的暗灭吞噬干净,只剩下一片空壳,自然是一触即碎了。

    汉字详情

    chū [chu]
    部首: 219
    笔画: 5
    五笔: BMK
    五行:
    仓颉: UU
    四角: 22772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2) 同本义

    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

    句者毕出,萌者尽达。——《礼记·月令·季春》

    万物出乎震。——《易·说卦》

    (3) 引申为出入的“出”。出去,出来,与“入”相对

    诸侯出庙门俟。——《书·顾命》

    出自北门。——《诗·邶风·北门》

    我出我车。——《诗·小雅·出车》

    出车彭彭。

    群众既皆承命,相揖趋出。——《书·康王之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列子·汤问》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4) 又如:出关;出塞;出城;出东门

    (5) 出现;显露

    出自东方。——《诗·邶风·日月》

    月出之光。——《诗·齐风·鸡鸣》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欧阳修《醉翁亭记》

    (6) 又如:出化(显现);出落(透露,显示;弄得,只落得);出日(日出之处);出出(连续出现的样子)

    (7) 生产;产生

    殚其地之出。——柳宗元《捕蛇者说》

    (8) 又如:出产(生产)

    (9) 高出;超出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韩愈《师说》

    (10) 又如:出人(超越别人);出服(出了五服。指出了规定的服丧范围);出尖(拔尖;强出头);出景(突出);出月(出了本月;下个月)

    (11) 使出;拿出;取出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陶渊明《桃花源记》

    贫者出力

    (12) 又如:出费(拿出费用);出分子(拿出若干钱来送礼);出捐(拿出)

    (13) 发出,发布

    出言有章。——《诗·小雅·都人士》

    (14) 又如:出案(张榜);出布告

    (15) 出版;张贴出 。如:出书;出期刊

    (16) 出仕 。如:出充(出任);出佐(出任地方辅佐之官)

    (17) 逃亡

    不能改而出圜土者。——《周礼·大司寇》。注:“谓逃亡也。”

    (18) 又如:出彀(逃出樊笼);出甲(指逃兵)

    (19) 出嫁 。如:出入(女子嫁人为出,未嫁为入);出门子(出嫁);出室(出嫁);出女(已嫁之女)

    (20) 发泄;发散 。如: 出火(发泄欲火);出宝(赌博的一种)

    (21) 出生;生育 。如:出胎(降生);出腹(出生);出幼(发育长大成人)

    (22) 驱逐 。如:出夫(被逐出的赘婿)

    (23) 遗弃;休弃 。如:出母(被父休弃的生母);出妻(休弃妻子);出妇(被丈夫休弃的妇女)

    (24) 清除;清扫 。如:出粪(清除粪秽以肥田)

    (25) 舍弃;除去;去掉 。如:出命(献出生命);出洁(清除)

    (26) 脱离;释放;开脱 。如:出山(指经 过深山修行后重返人世;比喻出来干事);出籍(脱离所属的名籍)

    (27) 卖出 。如:出笏(卖掉,出手);出著(出着。出手)

    (28) 指军队出动 。如:出卒(出兵,派出军队);出陈(出阵。出兵列阵应战);出旅(出兵,出军)

    (29) 杀,处决 。如:出人(杀人;处决犯人);出公事(处决犯人)

    (30) 开脱罪名 。如:出脱(从轻发落或免予处理);出活(开脱)

    (31) 经过,穿过 。 如:出边(渡越边境)

    (32) 发生 。如:出事(发生事故);出岔(发生意外,出差错)

    (33) 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如:想出;看出;打出;跑出;走出;冒出

    量词

    一个独立的剧目或节目 。如:一出《白蛇传》

    英文翻译

    go out, send out; stand; produce

    方言集汇

    ◎ 粤语:ceot1
    ◎ 客家话:[梅县腔] chut7 [宝安腔] cut7 [客英字典] chut7 [东莞腔] cut7 [沙头角腔] cut7 [客语拼音字汇] cud5 [海陆丰腔] chut7 [台湾四县腔] cut7 [陆丰腔] chut7
    ◎ 潮州话:cug4 (tshu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尺類脂A合去聲合口三等脂Achjyih/tcvihtɕʰwi
    [qi]
    部首: 201
    笔画: 8
    五笔: ADW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TMMC
    四角: 44801

    详细解释

    名词

    通“期”。期限

    既辱且危,死其将至。——《易·系辞下》

    代词

    (1)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 ),变成“其”。( )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2) 彼、他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 孔子。——《师说》

    (3) 又如:独善其身

    (4) 她 。如:萨奇打他的妻子,将其打倒在地

    (5) 它

    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鲁迅《祝福》

    (6) 他们;她们;它们 。如: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7) 他的

    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孟子·滕文公下》

    (8) 又如:其妻

    (9) 她的 。如:其夫

    (10) 它的 。如: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11) 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 。如:他们思想保守,固守其老一套做法

    (12) 根据情况所指的、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 的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孔雀东南飞》

    (13) 又如:正当其时

    (14) 这样,如此 。如:不乏其人;其然(如此)

    (15) 姓

    副词

    (1) 也许;大概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左传·隐公六年》

    其自桓叔以下。——《国语·晋语》

    齐国其庶几乎。—— 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齐其庶几乎。

    其一旦将以不敬之民而驱之战。——《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 表示祈使。当,可

    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君其详之。——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汝其善抚之。——清· 林觉民《与妻书》

    弟其宽心勿畏可也。——太平天国· 洪仁玕《英杰归真》

    (3) 将,将要

    今殷其沦丧。——《书·微子》

    (4) 表示诘问。通“岂”,难道

    其为死君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其敢自谓几于成乎。——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其可怪也欤。——唐· 韩愈《师说》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中国其果老矣乎。—— 清·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5) 极,甚

    开地数千里,此其大功也。——《韩非子·初见秦》

    连词

    (1) 如果,假设

    其或未能处置,即且给公验。——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

    (2) 或许;大概

    我中国前途,其有望乎?——《负曝闲谈》

    (3) 又如:其诸(或者);其者(或者)

    (4) 还是。表选择

    其真无马耶。——唐· 韩愈《杂说》

    (5) 又

    其真不知马耶。

    其亦足乐乎。——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助词

    (1) 用作语助。

    (2) 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

    北风其凉,雨雪其雰。——《诗·邶风》

    (3) 又如:他们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这类好辞书,尤其需要;说得何其好哇!

    (4) 句中助词,无义,只增加一个音节

    虽僻远其何伤。——《楚辞·屈原·涉江》

    (5) 又

    云霏霏其承宇。

    其敢自谓几于成乎。——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英文翻译

    his, her, its, their; that

    方言集汇

    ◎ 粤语:gei1 kei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i2 [台湾四县腔] ki2 [海陆丰腔] ki2 [宝安腔] ki2 [梅县腔] ki2 [东莞腔] ki2 [客英字典] ki2 [客语拼音字汇] gia1 ki2 [陆丰腔] ki3
    ◎ 潮州话:ki5 (khî)[潮阳]ki2 (khí)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渠之平聲開口三等gi/gio
    [bu]
    部首: 105
    笔画: 4
    五笔: GII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MF
    四角: 10900

    详细解释

    副词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事(不好的事情)(4)两者中既非这个也非那个 。如:不男不女;不明不白;不知不觉

    (5) 无须前面的先决条件而出现后面的行为和状态 。如:不问而知;不寒而栗;不翼而飞

    (6) 作为虚词,表示缺乏或忽视某种行动 。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7) 用在叠用的相同的词之间,前面常加“什么”,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 。如:道理不道理,他一点都不往心里去

    (8)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不以累臣衅鼓。——《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9) 又如:不客气,不客气;不谢,不谢

    (10) 用在动词后,表示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的 。如:我呆不下去了;吃不了;办不到

    (11) 单用,表示否定对方的话或提问 。如:他知道吧?不,他不知道;别提那件事。不,我要提

    (12) 用在句末,构成问句 。如:不知小何在家不?;奶奶说的对不?

    古词

    同“否”(fǒu)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唐·韩愈《师说》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助词

    (1) 用来加强语气。如:好不吓人;不几(岂不是)(2) 用来调整音节

    徒御不惊,大庖不盈。——《诗·小雅》。毛传:“不惊,惊也;不盈,盈也。”

    形容词

    (1) 通“丕”()。大

    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诗·周颂·清庙》

    不有而丑天地,非天子之事也。——《管子·侈靡》

    道其本,至也。至不至无。——《管子·心术》

    (2) 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英文翻译

    no, not; un-; negative prefix

    方言集汇

    ◎ 粤语:bat1 fau2
    ◎ 客家话:[宝安腔] but7 [梅县腔] but7 [东莞腔] but7 [客英字典] but7 [陆丰腔] but7 [沙头角腔] but7 [台湾四县腔] but7 [海陆丰腔] but7 [客语拼音字汇] bud5
    ◎ 潮州话:bug4 (puk 旧时:put) houn2(hóu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甫鳩平聲開口三等pĭəupiu/piou
    bèi [bei]
    部首: 343
    笔画: 8
    五笔: TL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EW
    四角: 2760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人,備( bèi)声。本义:谨慎、警惕)

    (2) 同本义

    事戒不虞曰知备。——《大戴礼记·小辨》

    备者,国之重也。——《墨子·七患》

    且夫备有未至而设之。——《国语·周语》

    貌若傥荡不备,然心甚谨密。——《汉书·史丹传》

    (3) 又如:傥荡不备(行为无拘无束,不谨慎)

    (4) 完备;齐备

    备,具也。——《广雅·释诂三》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易·系辞》

    前人之述备矣。——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请备述之。——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5) 又如:德才兼备;完备(齐备)

    (6) 通“惫”。疲乏;困顿

    修容而以言,耻食以上交,以避农战,外交以备,国之危也。——《商君书·靳令》

    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尝食,藜羹不糁,宰予备矣。——《吕氏春秋·慎人》

    动词

    (1) 准备;预备

    宗人举兽尾告备。——《仪礼·特牲馈食礼》

    备物以将形。——《庄子·庚桑楚》

    犹得备晨炊。——唐· 杜甫《石壕吏》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又备经年裹物之用。——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又如:备马;备他充饥;备办;备课

    (3) 防备;戒备

    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孙子·虚实》

    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史记·项羽本记》

    (4) 又如:守备(防守戒备);备水(防备水患);备灾;备患(防备祸患)

    (5) 储备

    而设法备贮弹药。——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备料;备藏(收藏)

    (7) 提供或装备

    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蠹》

    (8) 又如:所需各种农业机械无一不备;备榜(张榜;出榜)

    (9) 凑数;充数

    吾尝备位将相。——《汉书·萧望之传》

    (10) 又如:备位(居官的自谦之词);备员(凑数,充数)

    (11) 守备 。如:备伍;备守(守备之器用);备边;备卫

    名词

    (1) 设备;设施

    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韩非子·五蠹》

    (2) 又

    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3) 又如:军备;装备

    副词

    全部;完全;尽

    农事备收。——《礼记·月令》

    诸侯备闻此言。——《左传·成公十三年》

    备极欢洽。——《广东军务记》

    备极护爱。——《聊斋志异·促织》

    英文翻译

    prepare, ready, perfect

    方言集汇

    ◎ 粤语:bei6
    ◎ 潮州话:bi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