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凹透镜
(1) 凹面(中央比边缘薄)的透镜,有发散光线之功效
词语解释
透镜的一种,中央比四周薄。近视眼镜的镜片就属于这一类。也叫发散透镜。
引证解释
⒈ 透镜的一种,中央比四周薄。近视眼镜的镜片就属于这一类。也叫发散透镜。
凹透镜的国语词典
中央较薄、周围较厚的透镜。常用于望远镜及近视眼镜。
凹透镜的网络释义
凹透镜
反义词
凹透镜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āo
形容词
(1) 周围高,中间低
其湖无凹凸,平湖无高下。——《神异经·北方荒经》
(2) 又如:凹岸;凹面;凹洼(凹陷);凹地;凹处
wā
(1)同“洼”(用于地名):碾子凹(在陕西)。茹凹(在河南)。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au5 [海陆丰腔] rap7 ngiap7 au5 au1 [梅县腔] au1 au5 [台湾四县腔] jap7 ngiap7 au5 au1 [客语拼音字汇] au4 ngiab5 [陆丰腔] au5 [宝安腔] au5
◎ 潮州话:au1 旧读:tap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
详细解释动词 (1) (形声。从辵,秀声。本义:跳,跳跃) (2) 同本义 透,跳也。——《说文新附》 妃知不免,乃透井死。——《南史·后妃传下》 或群跳而电透。——《文选·王廷寿王孙赋》 事穷奔透,自然沈溺。——《南齐书·垣崇祖传》 (3) 又如:透索(跳索的游戏);透掷(跳跃);透水(跳水);透井(跳井) (4) 穿过,透过 渐渐透出。——《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5) 又如:透渡(乘渡船过河);透眼儿(小洞);透映(渗透并反映) (6) 暗地里告诉,透露 。如:透风(比喻透露消息、风声);透泄(走漏,漏泄);透示(透露显示) (7) 逃走;奔逃 。如:透阳气(挣扎出来);透税(逃税);透越(越界逃走);透走(逃走;奔走) (8) 显露出来 。如:白里透红;透现(显露,呈现) (9) 超过 。如:透支 形容词 (1) 达到充分的程度 。如:透雨;透亮;这衣服太透了;凉透;熟透;烦透了 (2) 彻底,完全 。如:透商(全面认真地讨论);对问题了解得很透;透体(比喻透彻;彻底);透头(对头;合适);透晰(透彻清晰);透情(尽情);透悟(透彻领悟);透心(形容程度极深);透晓(彻底晓悟) (3) 极端,极其 。如:透灵儿(喻性极精明、伶俐乖巧之人) (4) 更加 他贩来的便宜,就透便宜的卖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英文翻译penetrate, pass through
方言集汇◎ 粤语:tau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eu5 teu6 [梅县腔] teu5 teu3 [沙头角腔] teu5 [东莞腔] teu5 [客语拼音字汇] teu3 teu4 [宝安腔] tiu5 [客英字典] teu5 [陆丰腔] teu5 [台湾四县腔] teu5 teu5 ◎ 潮州话:tau3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去五十候
详细解释名词 (1) (形声。从金,竟声。本义:照形取影的器具) (2) 同本义 古镜以铜或铁铸,也有用玉的,盘状,正面磨光发亮,背面有纹饰 镜,鉴也。——《玉篇》 镜,景也。——《说文》 明镜者可以察形也。——《大戴礼记·保傅》 以镜考己行。——《汉书·谷永传》 窥镜而自视。——《战国策·齐策》 对镜帖花黄。——《乐府诗集·木兰诗》 不知明镜里。——唐· 李白《秋浦歌》 如镜之新开。——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3) 又如:镜袱(盖住镜面的布帛帘子);镜心(镜子的中心);镜月(镜中之花,水中之月);镜花(镜中的花影) (4) 其他光学用器具(如器械) 。如:显微镜;分光镜;聚光镜;望远镜;放大境;透镜;物镜;凸透镜;三棱镜 (5) 眼镜 。如:目镜;风镜;花镜;茶镜;墨镜;太阳镜 形容词 明净 。如:镜天(澄澈的天空);镜目(明亮敏锐的影光) 动词 (1) 照 镜于水,见面之容。——《墨子》 不自镜见。——《汉书·杜邺传》 (2) 明察 。如:镜见(明察事理的见解);镜机(洞烛机微) (3) 借鉴 。如:镜考(借鉴前事以考校本身的所作所为);镜戒(借鉴他事作为警惕。也作“镜诫”) 英文翻译mirror; lens; glass; glasses
方言集汇◎ 粤语:geng3
宋本广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