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版印刷

āo bǎn yìn shuā [ ao ban yin shua]
注音 ㄠ ㄅㄢˇ 一ㄣˋ ㄕㄨㄚ

词语释义

简称“凹印”。印版的图文部分低于印刷版面的印刷方法。印刷时,全版面涂油墨,除去其平面上 空白部分 的油墨后,经覆纸、加压,使低凹部分 图文部分 的油墨印到纸面上。现代凹印多为轮转印刷。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用图文凹入的印版进行印刷。印版主要有照相腐蚀凹版和雕刻凹版。多用于印制画报、插图、邮票和有价证券等。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在中国和日本,凹版印刷占据著重要的位置。
2、凹版印刷作为一种常用的塑料印刷技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从我国凹版印刷机行业自主创新开发能力相对缺乏的现状出发,建立凹版印刷机行业数字化设计平台。
4、本公司累积二十多年凹版印刷轮制版实务经验,秉持以客为尊,忠于所讬。
5、其余部分的问题,以及一个没有客制化封面的报摊版本,将会用《国家地理》通常使用的凹版印刷和卷筒纸胶印服务。
6、本文以凹版印刷机为对象,对印刷机械中纸料的张力控制技术进行了深入与系统的研究。
7、它具麻醉性和有毒。是软煤在无空气下加热生成。用作凹版印刷油墨的介质。
8、公司目前拥有五台多色凹版印刷机和一条热转移印布生产线,印刷色数最大可至七色。
9、中义以车床或特殊工具将设计图案刻在凹版印刷辊筒上的工作。
10、以纯熟制版技术和专业美工电脑绘图制作群提供凹版印刷轮承制。
11、在柔版及凹版印刷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油墨中会含有如纤维、纸屑钢刮刀磨损铁屑等其它杂质。
12、工艺技术部着重于目前的凹版印刷制版技术,并对公司的各项技术进行技术更新。
13、还可用来在凹版印刷机上作涂布思及在装订生产线上作施胶器。
14、无轴传动技术在凹版印刷上得到的广泛的应用。
15、本课题研究以太网技术在凹版印刷自动套色系统中的应用。
16、模型压印:是凹版印刷的一种。用钢模上墨施印,使纸面具浮雕形。
17、使用无毒环保型凹印油墨是凹版印刷的发展趋势,有利于环境保护、操作及使用人员的身体健康。
18、工厂引进全套凹版印刷、复合、分条、制袋、涂布、啤切等软包装和不干胶生产设备。
19、印刷工业一般区分为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平版印刷、孔版印刷与今日之电脑数位化印刷。
20、采用凹版印刷。对铝箔凹版印刷工艺作了详细阐述;论述了各种因素对印刷质量的影响以及提高印刷质量的方法。
21、丙烯酸成膜乳液,专为柔版及凹版印刷铝箔和金属膜油墨配方设计。
22、静电辅助移墨装置在现代凹版印刷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3、凹版印刷:通指用印纹低于非印纹表面的印版施印的印刷方法。
24、最后,研究了所提出方法在凹版印刷机张力调节中的应用。
25、本文以凹版印刷机自动套印系统为背景,对智能变结构套印控制方法作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数字仿真实验。
26、加压辘:在照相凹版印刷机上,给予压力圆筒额外压力的辊辘。
27、凹版印刷术用蚀刻后的板或圆筒印刷的方法;
28、采用轮转式的卷筒纸凹版印刷。
29、应用于四色网印,橡胶版和凹版印刷。
30、一凹版印刷的原理、流程及其特点。

凹版印刷的国语词典

印版上著墨的印纹部分凹入版面,印刷时,版面涂布油墨后,再将平面上的油墨去除,仅留凹陷部分的油墨,然后覆纸、加压,使版面低凹部分的油墨移印到纸面上,此种印刷方法称为「凹版印刷」。

凹版印刷的网络释义

凹版印刷

  • 凹版印刷:印刷工艺
  • 凹版印刷: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出版图书
  • 凹版印刷: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出版图书
  • 凹版印刷造句

    该机是本公司新款的豪华型凹版印刷机,设计新颖、造型美观、经济实惠。
    本文以凹版印刷机为对象,对印刷机械中纸料的张力控制技术进行了深入与系统的研究。
    刮墨角:在轮转式照相凹版印刷机上,括墨刀与凹版圆筒所成的角度。
    采用凹版印刷。对铝箔凹版印刷工艺作了详细阐述;论述了各种因素对印刷质量的影响以及提高印刷质量的方法。
    最后,研究了所提出方法在凹版印刷机张力调节中的应用。
    公司目前拥有五台多色凹版印刷机和一条热转移印布生产线,印刷色数最大可至七色。
    凹版印刷作为一种常用的塑料印刷技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以凹版印刷机自动套印系统为背景,对智能变结构套印控制方法作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数字仿真实验。
    中义以车床或特殊工具将设计图案刻在凹版印刷辊筒上的工作。
    在中国和日本,凹版印刷占据著重要的位置。
    一凹版印刷的原理、流程及其特点。
    从印机物理结构以及印刷工艺出发,给出了部分推导无主轴凹版印刷机模型步骤以及完整思路。
    从我国凹版印刷机行业自主创新开发能力相对缺乏的现状出发,建立凹版印刷机行业数字化设计平台。
    其他的印刷方法,在该地区使用的类型包括凸版和凹版印刷占百分之七的响应分别。
    用于铅字印刷的铅字、铅条及有关工具,有用于丝网印刷的丝网印版、也有凹版印刷用的印辊、目前大量使用的胶印工艺中使用的硫酸纸、菲林、印版等。
    因为大量印刷活件,尤其烟包印刷都是采用凹版印刷的。
    因此找到一种适合凹版印刷机干燥参数确定的模型是必要的。
    在印刷包装业对各种印刷设备的需求中,量大面广的印刷设备是单张纸平版印刷机、卷筒纸平版印刷机、卷筒纸凹版印刷机和柔性版印刷机。
    单色套印,在中国首创唯一一家用影写凹版印刷,用过铅印、铜印、凸版印刷,手动续纸。
    本公司累积二十多年凹版印刷轮制版实务经验,秉持以客为尊,忠于所讬。

    汉字详情

    āo,wā [ao,wa]
    部首: 219
    笔画: 5
    五笔: MMGD
    仓颉: SSU
    四角: 77770

    详细解释

    āo

    形容词

    (1) 周围高,中间低

    其湖无凹凸,平湖无高下。——《神异经·北方荒经》

    (2) 又如:凹岸;凹面;凹洼(凹陷);凹地;凹处

    (1)同“洼”(用于地名):碾子凹(在陕西)。茹凹(在河南)。

    英文翻译

    concave, hollow, depressed; a pass, valley

    方言集汇

    ◎ 粤语:aau1 aau3 lap1 nap1 waa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au5 [海陆丰腔] rap7 ngiap7 au5 au1 [梅县腔] au1 au5 [台湾四县腔] jap7 ngiap7 au5 au1 [客语拼音字汇] au4 ngiab5 [陆丰腔] au5 [宝安腔] au5
    ◎ 潮州话:au1 旧读:tap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十一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bǎn [ban]
    部首: 423
    笔画: 8
    五笔: THGC
    五行:
    吉凶:
    仓颉: LLHE
    四角: 220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片,反声。“片”( piàn),意思是破开的木片或草片。从“片”的字大都与木板有关。本义:筑墙的夹板)

    (2) 同本义

    版,判也。——《说文》。按,判木也。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孟子·告子下》

    五板(版)而堵。——《公羊传·定公十二年》

    缩版以载。——《诗·大雅·绵》

    (3) 又指版筑的土墙

    朝济而夕设版焉。——《左传·僖公三十年》

    (4) 又如:版筑

    (5) 供建筑或其他使用的木板。后作“板” 。如:版障(木板制的屏风);版屋(用木板建造的房屋)

    (6) 牍。古时书写用的木简,后也指书籍

    修业不息版。——《管子·宙合》。注:“牍也。”

    送版使王书之。——《世说新语》

    (7) 又如:版牍(古代书写用的薄木片)

    (8) 名册;户籍

    听闾里以版图。——《周礼·小宰》。注:户籍也。”

    掌群臣之版。——《周礼司士》。注:“名籍也。”

    嗟哉生计一如此,廖入王民版籍论。——梅尧臣《小村》

    (9) 又如:版曹(户部的别称。以掌管版籍得名)

    (10) 国家的图籍

    式负版者。——《论语》。郑注:“谓邦国籍也。”

    凡五部,咸入版籍。——《辽史》

    (11) 朝笏,即手板。古代官吏上朝用的笏

    投版弃官而去。——《后汉书·范滂传》

    (12) 又如:版谒(持名帖进见)

    (13) 上面有文字或图形,用木板、石板或金属等制成供印刷用的东西 。如:制版;版子(用以印刷书刊的底板)

    (14) 印刷物印行的次数 。如:初版;重版书

    (15) 报纸的一面 。如:头版新闻;社论版;娱乐版

    动词

    (1) 授职;任命

    华版为 秦州刺史。—— 房玄龄《晋书》

    (2) 又如:版檄(任命官员的文书);版职(以白版形式授予的职务或封号)

    量词

    (1) 古代墙计量单位

    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史记·赵世家》

    (2) 又如:一版长一丈,或八尺,或六尺,高二尺

    英文翻译

    printing blocks; edi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baan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an3 [东莞腔] ban3 [沙头角腔] ban3 [宝安腔] ban3 [海陆丰腔] ban3 [梅县腔] ban3 [陆丰腔] ban3 [客语拼音字汇] ban3 [客英字典] ban3
    ◎ 潮州话:bang2 旧读:ban2 ,boiⁿ2 [揭阳、潮阳]baiⁿ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五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布綰刪開上聲開口二等pranx/peaanpan
    yìn [yin]
    部首: 215
    笔画: 5
    五笔: QGBH
    五行:
    仓颉: HPSL
    四角: 777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是手爪,右象跪着的人,合起来表示用手按人使之跪拜。本义:官印)

    (2) 同本义

    印,执政所持信也。——《说文》

    玺者,印也。印者,信也。——蔡邕《独断》

    印,验也。——《苍颉篇》

    玺谓之印。——《小尔雅》。按,古上下通曰玺。秦以来,天子诸侯王称玺,独以玉;列侯至二千石曰章,千石至四百石曰印。

    每字为一印。——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密布字印。

    每一字皆有数印。

    其印自落。

    (3) 又如:印务(有关印章管理和收发文书的工作;也指官印和职务);印券(盖有官印的凭证);印佩(官印);印牌(将印或令牌);印囊(古代装印信的口袋);印曹(掌刻印的官)

    (4) 泛指图章

    凡写诗文,名印当在上,字印当在下,道号又次之…试看宋元诸儒真迹中,用印皆然。—— 明· 徐官《古今印史》

    (5) 又如:打印(盖图章);印匣(印章盒);印篆(印章);印合(印盒,模子)

    (6) 痕迹,标记

    原来宋时,但是犯人,徒流迁徙的,都脸上刺字,怕人恨怪,只唤做“打金印”。——《水浒传》

    (7) 又如:手印;印痕;印识(犹印记)

    (8) 用尖头工具划的线 。如:活塞在汽缸壁上划的一道印

    (9) 姓

    动词

    (1) 盖章

    县啬夫若丞及仓、乡相杂以印之。——《睡虎地秦墓竹简》

    (2) 又如:印子债(一种高利贷,即印子钱);印结(清制外省人在京考试或捐官,皆须在京的同乡京官为具保结,上盖六部印,这文书叫“结”。盖印的“结”叫“印结”);印马(验收马匹时诸监按马之优劣,在不同部位加不同印记);印子铺(房)(放印子钱的处所);印封(盖印的封泥);印署(盖印签押)

    (3) 印刷

    板印书籍。——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若止印二三本。

    若印数十本。

    此印者才毕。

    (4) 又如:印板(指用木或金属雕成的印刷底板);印板儿(刻着字的板。喻印象深刻);印造(印刷制作)

    (5) 印证 。证明与事实相符

    虽时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证印:印证)。——清· 袁枚《祭妹文》

    (6) 又如:印正(证明;验证)

    (7) 铭刻 。如:深深印在脑子里

    (8) 直接将 印在 上 。如:印有两分的邮票

    (9) 使物上留下痕迹

    脚上印着黄泥。——郭沫若《女神》

    (10) 又如:印合(模子)

    英文翻译

    print, seal, stamp, chop, mark

    方言集汇

    ◎ 粤语:jan3 ngan3
    ◎ 客家话:[梅县腔] jin5 [海陆丰腔] rin5 rang5 [客英字典] jin5 [陆丰腔] jin5 [客语拼音字汇] yin4 [宝安腔] jin5 [沙头角腔] jin5 [东莞腔] jin5 [台湾四县腔] jin5 jang5
    ◎ 潮州话:ing3 「揭阳」ê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一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刃眞A去聲開口三等眞Aqjinh/innʔĭĕn
    shuā,shuà [shua]
    部首: 208
    笔画: 8
    五笔: NMHJ
    五行:
    仓颉: SBLN
    四角: 72200

    详细解释

    shuā

    动词

    (1) (形声。本义:清扫;揩拭;冲洗)

    (2) 同本义

    刷,刮也。礼有刷巾。——《说文》

    刷羽汎清源。——《文选·沈约和谢宣城诗》

    旦刷幽燕,昼秼荆越。——颜延之《赫白马赋》

    秋刷。——《周礼·凌人》

    洗兵海岛,刷马江州。—— 晋· 左思《魏都赋》

    (3) 又如:刷刮(擦拭);刷涤(洗刷;洗除);刷刨(刮擦;刷拭);刷剃(擦眼泪)

    (4) 清除;洗雪

    王虽东取地于越,不足以刷耻。——《史记·楚世家》

    欲刷耻改行。——《汉书·武帝纪》

    刷会稽之耻。—— 班固《汉书》

    (5) 又如:刷淤(清除淤泥);刷剔(删汰)

    (6) 刷抹;涂抹

    淡天刷墨晓来阴。——宋· 杨万里《发银树林》

    (7) 又如:刷墨(涂墨);刷字(谦词。犹涂抹成字);刷色(着色,涂上的颜色);刷腻(擦抹油脂)

    (8) 选取

    新刷来的头巾。——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

    (9) 又如:刷选(搜寻;挑选);刷充(选取充当)

    (10) 查,查核;查究

    加老夫两淮提刑廉访使之职,随处审囚刷卷。——元· 关汉卿《窦娥冤》

    (11) 又如:刷照(清查,查阅);刷卷(元代由肃政廉访使清查所属各衙门处理狱讼案件有无拖延枉曲,称刷卷);刷问(追究;查问);刷磨(清理;查究);刷目(经过审查清理的帐册项目)

    (12) 搜括 。如:刷刮(搜刮);刷洗(洗劫;尽数搜刮)

    (13) ∶开除;淘汰 。如:他经常破坏劳动纪律,让厂里给刷了;今年高考他被刷了

    (14) 〈方〉∶犹打扮 。如:刷饰(打扮修饰);刷扮(装备;打扮)

    名词

    (1) 刷子

    劲刷理鬓。——嵇康《养生论》

    (2) 又如:地板刷;钢丝刷;板刷;鞋刷;刷帚(扫帚。扫除的用具);刷抿(一种抿理头发的梳子)

    (1) 忽,形容迅速擦过去的声音 。如:刷的(形容快速);刷刷(象声词);刷剌剌(象声词)

    (2) 另见 shuà

    shuà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brush; clean with brush, scrub

    方言集汇

    ◎ 粤语:caat3 saat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at7 sot7 [宝安腔] cat7 [客英字典] sot7 [海陆丰腔] sot7 so5 [梅县腔] sot7 [陆丰腔] sot7 [客语拼音字汇] sod5 [东莞腔] cat7 [台湾四县腔] sot7 so5
    ◎ 潮州话:suêh4 (sueh)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五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數刮黠合入聲合口二等ʃwatsruat/sho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