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记

píng jì [ ping ji]
繁体 憑記
注音 ㄆ一ㄥˊ ㄐ一ˋ

词语释义

1.文凭,证书。

词语解释

  1. 文凭,证书。

    梁启超 《论湖南应办之事》:“择其学成者,授以凭记,可以为各州县小学堂教习。”

引证解释

⒈ 文凭,证书。

梁启超《论湖南应办之事》:“择其学成者,授以凭记,可以为各州县小学堂教习。”

凭记的网络释义

凭记

  • 文凭,证书
  • 梁启超 《论湖南应办之事》:“择其学成者,授以凭记,可以为各州县小学堂教习。”
  • 汉字详情

    píng [ping]
    部首: 214
    笔画: 8
    五笔: WTF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GHN
    四角: 222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几,从任。几,矮而小的桌子。任,凭借。本义:倚靠)

    (2) 同本义

    恁,依也。——《小尔雅》

    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三国演义》

    或凭几学书。——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李煜《浪淘沙》

    (3) 又如:凭几(凭靠几案);凭肩(以手靠在别人肩上);凭脉(搭脉)

    (4) 依托;仰仗

    不凭其子,灵公夺而里之。——《庄子·则阳》

    凭恃其众。——《左传·哀公七年》

    (5) 又如:凭附(依附;依靠);凭妖(依托妖言);凭狐(喻依仗他人权势的人);凭城(据城以守);凭系(依托维系);凭负(依恃);凭托(依仗,依托);凭高(登临高处);凭虚(凌空)

    (6) 根据 。如:凭按(据以查验);凭限(官员赴任文凭上规定的期限);凭说(辩白的证据);凭臆(凭主观推测立说);凭应(依据瑞应);凭断(据以判断);凭龟(以龟卜为据)

    名词

    证书 。如:凭票(凭据);凭验(凭证,凭据);凭文(用作凭证的官方文书);凭引(证明身分的凭据);凭由(官府发给的凭证);凭限(写明有效期限的证书)

    (1) 不论;不管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又如:凭你跑得多快,我也赶得上

    (3) 如此

    原来凭地可恶,把我轻薄也罢,如何触伤我父亲。——《石点头》

    英文翻译

    lean on, depend on, rely on

    方言集汇

    ◎ 粤语:pang4
    ◎ 潮州话:bêng5(pêng) [澄海、饶平]pêng5(phê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六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扶冰平聲開口三等bʰĭəŋbing/biong
    [ji]
    部首: 226
    笔画: 5
    五笔: YN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IVSU
    四角: 377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己声。本义:记住)

    (2) 同本义

    记,疏也。——《说文》

    记,识也。——《广雅》

    记有成。——《礼记·内则》

    记间之学。——《礼记·学记》

    凡所经履,莫不暗记。——《后汉书·应奉传》

    常记溪亭日暮。——宋· 李清照《如梦令》

    吾记天圣中。——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望中犹记。——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又如:记混了;记错了;切记;牢记;铭记;记不清;记省(回忆,记忆);记心(记在心上,常用于叮嘱);记念(挂心;惦念);记忆(记在心里)

    (4) 记载,记录

    记,书也。——《广雅》

    宫之奇果谏,记曰。——《公羊传·僖公二年》。注:“史记也。”

    受记考事。——《汉书·张敞传》

    属予作文以记之。——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记之而去。——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文天祥《 后序》

    览则省记。——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姚鼐记之。—— 清· 姚鼐《登泰山记》

    (5) 又如:摘记(摘要记录);笔记(用笔记录);手记(亲手记录);记言(记录言论)

    名词

    (1)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章 。如:记书(传记及诸家之书);游记;日记;杂记;摘记

    (2) 按时间顺序记述历史史实或事件 。如:大事记;史记;记传(历史传记);记牒(史册;文字记录);记府(古代国家收藏文书史策的府署)

    (3) 标志,记号

    仓廒内自有官司封记。——《水浒传》

    (4) 又如:标记;以红色为记;记色(凭据;证据)

    (5) 胎记

    生那儿时,脊背下有一搭红记。——《警世通言》

    (6) 又如:他身上有块记

    (7) 古时的一种公文 。如:奏记;残记。又指记述或解释典章制度的文字。如:十三经中的《周礼·考工记》和《礼记》

    (8) 印章

    正其名,请铸铜记给之。——《宋史·职官志》

    (9) 又如:戳记;图记;钤记;记室(官名。掌管章表书记文檄)

    (10) 记叙文,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 。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

    量词

    张开手掌迅速厉害地一击,掴 。如:一记耳光

    英文翻译

    record; keep in mind, remember

    方言集汇

    ◎ 粤语:gei3
    ◎ 潮州话:gi3

    宋本广韵